李文科
- 作品数:17 被引量:18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火山岩风化壳储层发育模式——以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为例被引量:38
- 2010年
- 中国的火山岩油气勘探近年来进展非常快,并不断在许多盆地发现了优质火山岩储层,其中风化壳型储层作为非常重要的火山岩储集体类型而倍受重视。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风化壳型储层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缝为主,储层物性非常好。通过火山岩油气勘探中的野外露头观察、钻井取心、镜下薄片鉴定,及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等分析化验资料,并结合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和物性特点,初步建立了该区的风化壳储层的发育模式,将火山岩风化壳储层在垂向上自上而下划分为五个带:①最终分解产物带;②水解带;③淋滤带;④崩解带;⑤未风化带(母岩)。淋滤带储集物性最好,该区风化淋滤是改善储层的关键。
- 王君朱如凯郭宏莉李文科毛治国王志勇
- 关键词:马朗凹陷垂向分带成岩作用
- 贝尔凹陷断裂系统与油气分布关系被引量:11
- 2010年
- 利用全区地震和钻井资料,对贝尔凹陷断裂形成及演化历史进行分析.认为贝尔凹陷发育2期断裂系统,即早期断裂系统和中晚期断裂系统,并形成4种断裂类型,即早期伸展断裂、中晚期张扭断裂、早期伸展中晚张扭长期继承性发育断裂和早期伸展中期张扭晚期反转长期发育断裂,其中后2种断裂类型控制着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及油气藏的分布范围,与油气关系最为密切.综合研究各期断裂与油气分布关系,发现贝尔凹陷油气受断裂分割在平面上呈带分布,主要发育5个断裂聚油带,即贝西北斜坡断裂聚油带、霍多莫尔断裂聚油带、苏德尔特断裂聚油带、呼和诺仁断裂聚油带和巴彦塔拉断裂聚油带,围绕断裂聚油带勘探是贝尔凹陷下一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 李文科张研方杰王君
- 关键词:贝尔凹陷油气分布
- 南堡1号构造带新生代断层与火成岩发育特征及其联合控藏作用被引量:4
- 2022年
- 断层分期、分段特征的精细研究是渤海湾断陷盆地精细勘探的关键。然而,地震资料品质差和解释模型的固化极大地制约了对不同类型断层成因、构造样式及其控藏作用的系统认识以及潜力区的挖掘。基于地震资料、钻井取心及测试数据,系统研究了南堡1号构造带断层与火成岩的发育特征及其联合控藏作用。研究认为,南堡1号构造带的控区带断层在新生代经历3期构造运动、具有3段差异生长特征,形成了渐新世中、晚期—中新世早期与岩浆通道系统相伴生的构造和上新世—更新世由新构造运动产生的复式塌陷背斜构造,控制了馆陶组大面积广覆式喷发岩的分布、中—深层碟形侵入岩沿大型断层的侵入以及中—浅层复杂断块圈闭的形成。不同类型的断层与火成岩联合控制了南堡1号构造带的油气成藏和富集,上新世—更新世断层与厚层火山岩盖层的时空配置控制了东营组断块圈闭的形成,渐新世中、晚期的通道断层控制了岩浆通道系统相关圈闭的形成,晚期继承性活动的断层控制了油气运移而由断层分段连接点所形成的调节带则控制了油气富集。中—浅层复杂断块圈闭形成时间的厘定、岩浆通道系统相关圈闭以及调节带的发现拓宽了南堡凹陷中—浅层精细勘探的研究思路,对渤海湾盆地富油气凹陷的精细勘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李文科吴小洲王君陈胜刘哲
- 关键词:火成岩
-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储层特征与勘探方向
- 基于野外露头、岩心、钻井及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四川盆地茅口组发育颗粒滩岩溶储层,并指出了近期的勘探方向。川中-川西地区为浅缓坡相沉积,受微古地貌及相对海平面升降影响,台内滩体发育,东吴运动的构造抬升,使该区处于古岩溶斜...
- 江青春胡素云汪泽成曹宏谢占安姜华戴晓峰冯庆付张明李文科苏旺
- 关键词:四川盆地茅口组储层特征勘探方向
- 地震叠前预测技术及应用
- 随着勘探领域不断延伸,勘探对象日趋复杂,储层及流体精细描述的技术需求越来越迫切,叠前预测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十五”以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注重强化基础研究,以地震叠前预测技术为主攻方向开展新技术研发,在碎屑岩、...
- 于豪张研李文科
- 关键词:石油勘探储层描述流体识别
- 文献传递
-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储层特征与勘探方向
- 基于野外露头、岩心、钻井及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四川盆地茅口组发育颗粒滩岩溶储层,并指出了近期的勘探方向。川中-川西地区为浅缓坡相沉积,受微古地貌及相对海平面升降影响,台内滩体发育,东吴运动的构造抬升,使该区处于古岩溶斜...
- 江青春胡素云汪泽成曹宏谢占安姜华戴晓峰冯庆付张明李文科苏旺
- 关键词:四川盆地茅口组储层特征勘探方向
- 文献传递
- 高石梯—磨溪地区寒武系储层主控因素的地震地层学解释被引量:5
- 2019年
-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寒武系发育颗粒滩白云岩储层,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为了确定优质储层分布范围,通过地震地层学解释,利用钻井和地震资料将龙王庙组—洗象池群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标定了4个海平面升降变化旋回;结合最大波峰振幅属性和地层厚度,认为颗粒滩白云岩储层受海平面变化和古地貌的双重控制。其中,颗粒滩白云岩储集层发育受四级海平面下降期的控制,呈带状展布,优质储集层发育在层序上超位置附近,近岸古地貌微幅度变化进一步影响储集层物性,局部古地貌高部位储层物性更为优越。地震地层学解释可以确定颗粒滩白云岩优质储集层发育区,并将对下一步该区具备相似成藏条件的奥陶系储层研究提供参考。
- 李劲松于豪李文科马晓宇
- 关键词:地震地层学四川盆地
- 渤海湾盆地火成岩侵入接触变质系统及其储层特征--以南堡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例
- 2024年
- 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例,综合利用地震、录井、测井、物性分析和岩心薄片等资料,开展火成岩侵入接触变质岩储层研究。①提出火成岩侵入接触变质系统地质模式,该系统纵向上可划分为侵入体、上变质带、下变质带、顶板和底板正常沉积层5层结构;②侵入体特征主要表现为:顶部发育有指相意义的捕虏体,微观上岩石结构与矿物结晶由中心向边缘有规律变化,宏观上侵入体多以低角度斜穿沉积地层等;变质带特征主要为:原岩为沉积岩,发育典型的变余结构,出现多种中低温热变质矿物及岩性为中低级热变质岩等;③接触变质带储层发育基质孔隙和裂缝两种储集空间类型,基质孔隙为变质砂岩烘烤变质改造后围绕变质矿物分布的次生“粒间孔隙”,裂缝主要为变质泥岩中的构造缝和侵入挤压缝,具有层状、斑状和沿裂缝浸染状3种分布方式;④变质带储层分布主要受热烘烤强度的控制,优质储层分布是有利岩相与热接触变质、侵入挤压和热液溶蚀等作用互相耦合共同控制的结果。侵入接触变质系统地质模式的提出和应用,有望推动南堡凹陷接触变质岩勘探目标的发现,为渤海湾盆地深层接触变质岩储层研究和勘探提供参考依据。
- 李文科吴小洲李艳东张研张昕王海
- 关键词:接触变质带储层特征古近系沙河街组南堡凹陷渤海湾盆地
- 颗粒滩储集层地质特征及主控因素——以伊拉克哈法亚油田白垩系Mishrif组为例被引量:55
- 2016年
- 以哈法亚油田白垩系Mishrif组为例,结合岩心、302块薄片及2 507个实验分析数据等资料,对颗粒滩储集层的地质特征、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进行分析。Mishrif组发育多种类型、多期次的颗粒滩储集层,以颗粒灰岩为主,其次为粒泥灰岩和泥粒灰岩,其形成和分布主要受相对海平面升降、古地貌以及同生—准同生期溶蚀作用控制。相对海平面的升降控制颗粒滩的类型及发育期次,在海平面下降旋回有利于厚壳蛤碎屑、介屑、砂屑和似球粒等滩体沉积,其中以厚壳蛤碎屑滩和介屑滩沉积期海平面最低,储集物性最好,最大孔隙度为33.94%,最大渗透率达764.571×10-3μm2,平均渗透率为45.81×10-3μm2;古地貌控制了高能相带与大气淡水溶蚀程度,沉积期海底古地貌高地控制了高能相带的形成与展布,而隆升剥蚀期古地貌高地溶蚀强度大、储集层物性好,平均孔隙度为14.78%,平均渗透率为7.849×10-3μm2;同生—准同生期溶蚀作用形成了绝大多数的有效孔隙,是研究区颗粒滩储集层形成的关键。
- 王君郭睿赵丽敏李文科周文段天向
- 关键词:主控因素相对海平面变化溶蚀作用
- 地震叠前预测技术及应用
- 随着勘探领域不断延伸,勘探对象日趋复杂,储层及流体精细描述的技术需求越来越迫切,叠前预测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十五"以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注重强化基础研究,以地震叠前预测技术为主攻方向开展新技术研发,在碎屑岩、...
- 于豪张研李文科
- 关键词:储层描述流体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