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君

作品数:13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慢性
  • 4篇阻塞性
  • 4篇阻塞性肺疾病
  • 4篇慢性阻塞性
  • 4篇慢性阻塞性肺...
  • 4篇肺疾病
  • 3篇肺癌
  • 2篇支气管
  • 2篇气管
  • 2篇纵隔
  • 2篇晚期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急性加重

机构

  • 13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3篇李文君
  • 10篇万毅新
  • 8篇陶红艳
  • 5篇王虹
  • 3篇黄晖蓉
  • 2篇田佳
  • 2篇魏海东
  • 2篇王淑妮
  • 1篇李芳伟
  • 1篇王晓平
  • 1篇武凡祺
  • 1篇周心怡
  • 1篇魏丰贤
  • 1篇石磊
  • 1篇刘蓓莉
  • 1篇陈利军
  • 1篇刘钊

传媒

  • 3篇临床肺科杂志
  • 2篇甘肃医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亚洲急诊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3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被引量:4
2014年
COPD是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程进行性发展,预计在2020年将成为引起死亡的第三位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对COPD的认识,COPD所引起的肺外并发症越来越受到重视。认知障碍是COPD患者的并发症之一,可影响患者的健康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文章结合相关文献,对COPD患者的认知受损作如下综述。
李文君万毅新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包虫病合并曲霉菌感染一例并文献复习
2021年
包虫病(echinococc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流行性寄生虫疾病,人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致病,也称棘球蚴病(hydatid disease),肝脏和肺脏是最易被侵犯的器官。曲霉菌是一种腐生性真菌,曲霉菌感染常见于免疫缺陷的患者,肺包虫病合并曲霉菌感染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中非常罕见,在中外文献中均为个案报道。现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免疫功能正常、无其他伴随疾病的双侧孤立性肺包虫病合并曲霉菌感染病例报道如下,并结合中外文献进行文献复习,为这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陶红艳刘正玲周婷婷李文君王虹
关键词:肺包虫病包虫囊肿曲霉菌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及相关药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肺癌是一种分子异质性疾病,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约占85%。本文分析了晚期NSCLC癌的致癌驱动因子EGFR突变、ALK重排、ROS1融合、BRAF基因突变等机制及相关靶向药物治疗,总结了免疫治疗及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及相关药物治疗,以期提高NSCLC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改善预后,让更多的NSCLC患者获益。
李文君刘正玲万毅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
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以EGFR-TKIs为基础的治疗进展被引量:8
2021年
肺癌是指原发于气管、支气管和肺的恶性肿瘤,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两种类型。早期NSCLC患者通常无症状,确诊时多为Ⅲ/Ⅳ期,错过最佳手术治疗时期。晚期NSCLC传统治疗方案是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近年来,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分子靶向治疗已广泛应用于癌症领域,一线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逐渐代替化疗成为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尽管EGFR-TKIs可有效改善晚期N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客观缓解率,但仍不可避免地产生耐药,因此探索以EGFR-TKIs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刘正玲李文君陶红艳万毅新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靶向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贫血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4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呈进行性发展,其病因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据WHO统计,在全球死亡病因中COPD居第四位[1],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COPD所致的全身效应在临床方面的重要性及其它慢性疾病与COPD的相关性.COPD相关肺外疾病研究最多的为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骨骼肌萎缩、抑郁及肺癌等.贫血是公认的许多慢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尽管传统观念认为COPD与红细胞增多症关系密切,目前有研究认为贫血在COPD患者中的发病率远远超出预想.本文就COPD合并贫血的发病率、发病机理、临床重要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王淑妮李文君田佳万毅新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贫血COPD患者独立危险因素红细胞增多症死亡病因
纵隔未分化肉瘤1例报告
2024年
未分化多形性肉瘤(undifferentiated pleomorphic sarcoma,UP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的软组织肉瘤,常发生在四肢、腹膜后和腹部,很少发生在纵隔,主要通过手术切除治疗。对晚期UPS的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本文报道1例晚期纵隔软组织肉瘤,排除禁忌证后予以纵隔淋巴结切除术联合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随访时间6月,患者因疾病进展死亡。
李文君黄维陶红艳
关键词:软组织肉瘤手术切除治疗恶性程度禁忌证
可弯曲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的教与学探讨
2024年
呼吸介入诊疗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之中,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范围和诊疗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呼吸病学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急需建立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以提高呼吸内科专科医师的气管镜操作水平,本文根据我院30多年的支气管镜教学经验,就呼吸内科医师的支气管镜教与学进行探讨。
李文君陶红艳
关键词:支气管镜教学
调节性T细胞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4
2014年
根据2011年GOLD[1]新定义: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常见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在COPD的发病中,对吸烟和其他有害颗粒(例如生物燃料)的吸入所致的炎症反应的不适当调节,被认为是一个关键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主要炎症细胞及调节细胞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通过分泌弹性纤维、基质金属蛋白酶、细胞因子等起作用.老年人COPD已发生免疫功能紊乱,细胞免疫在COPD的发生、发展、恢复及预后的整个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调节性T细胞是T细胞中可以抑制免疫应答的细胞群[2],其与COPD的发生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李文君王淑妮田佳万毅新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COPD发病机制慢性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紊乱气流受限
应用血常规鉴别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回顾性分析——血常规鉴别COVID-19
2019年
目的:探讨血常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2月10日兰州大学第一、第二医院确诊的15例COVID-19患者、11例疑似病例及同期住院的12例其他肺炎患者的血常规的差异,运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对COVID-19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与疑似病例和其他肺炎患者相比,COVID-19患者早期白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分布宽度升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ROC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对应AUC为0.87 (95% CI = 0.76~0.99),血小板分布宽度对应的AUC为0.84 (95% CI = 0.70~0.99)。结论:基于有限的临床病例,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下降、血小板分布宽度升高均对COVID-19患者的鉴别诊断具有参考价值,但此结论仍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周婷婷武凡祺魏丰贤刘钊第伍丹琲李文君刘蓓莉周心怡张天明王虹陶红艳黄晖蓉魏海东万毅新
关键词:血常规
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Meta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评价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增多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临床特征及再入院率、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1年10月31日。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采用Rev Man v.5.4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6篇观察性研究,其中15篇英文文献,61篇中文文献。EOS增多组(EOS≥2%)8240例(34.2%),EOS正常组(EOS<2%)15854例(65.8%)。Meta分析结果示:(1)炎性指标:EOS增多组患者C反应蛋白[MD=-8.44,95%CI(-10.59,-6.29),P<0.05]、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D=-2.47,95%CI(-3.13,-1.81),P<0.05]均低。(2)住院情况:EOS患者住院时间短[MD=-2.23,95%CI(-2.64,-1.81),P<0.05],院内病死率[OR=0.41,95%CI(0.31,0.53),P<0.05]、机械通气率[OR=0.59,95%CI(0.47,0.75),P<0.05]与糖皮质激素使用比例[OR=0.91,95%CI(0.85,0.96),P<0.05]均低。(3)随访结果:EOS增多组患者随访1年再入院比例[OR=0.78,95%CI(0.66,0.92),P<0.05]与病死率[OR=0.78,95%CI(0.62,0.97),P<0.05]较低。结论EOS增多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具有C反应蛋白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低、住院时间短、院内病死率及机械通气率低、糖皮质激素使用比例低、急性加重再入院比例低及病死率低等特点。该类患者病情较轻,治疗效果较好,急性加重风险较低。
刘正玲陶红艳李文君万毅新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嗜酸性粒细胞META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