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君
- 作品数:14 被引量:113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贫困人口能力建设的影响因素与结构性困境——以豫西4县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例
- 贫困人口的能力建设是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十八大后,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战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由于剩下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必须加强贫困人口的能力建设,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
- 李文君
- 关键词:贫困人口结构性困境碎片化农业产业化
- 文献传递
-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相关问题的探讨被引量:1
- 2007年
- 中共中央要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本文就社会工作者的内涵以及与社会工作者相关的概念进行探讨,分析了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
- 李文君樊洁
-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
- 城市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及养老机构的调查研究——以洛阳市为例的实证分析
- 2010年
- 本文通过对洛阳市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和养老机构的调查研究,发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受到老年人的青睐且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必须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建立社区居家养老保障体系,构建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 李文君
- 关键词:老年人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
- “有用无效”:贫困人口能力建设的结构性困境——以豫西Y县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例被引量:14
- 2017年
- 基于豫西Y县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个案材料,以政府、培训机构和贫困人口的相互关系为线索,探讨贫困人口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结果发现,针对贫困人口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存在"有用"但"无效"的结构性困境。这种局面与培训方式、贫困人口构成等因素有关,但根本原因则是小规模、多样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小规模与多样化叠加而成的碎片化农业生产方式,使得实用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属于投入多而琐碎、收益受到明显抑制的行为选择。由此出发,在精准扶贫实践中,把实用技术培训嵌入到产业化扶贫项目,与适度规模经营和延伸产业链条结合在一起,是提升培训效果、突破结构性困境的基本方向。
- 陆汉文李文君
- 关键词:结构性困境农业生产方式
- 简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被引量:6
- 2008年
- 社会工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迅速发展,但是社会工作专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阻碍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所以要加快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专业建设,就要做到从专业目标、专业市场、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模式全方位的人才建设体系研究。
- 李文君
-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 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研究-以洛阳市为例
- 李文君
-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城市养老模式
- 突发事件中媒体介入的作用与治理
- 2010年
- 媒体介入在突发事件的解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必须重视和引导治理媒体介入对突发事件的影响。论文阐述了突发事件和媒体介入的涵义,论述了媒体介入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认为必须加强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积极引导网络舆论,加强政府与媒体的联动,形成舆论合力。
- 李文君
- 关键词:突发事件媒体介入传统媒体网络媒体
-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贫困户识别偏离的过程与逻辑——以豫西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为例被引量:43
- 2016年
- 本文以豫西Y县W村为例,探讨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贫困户识别偏离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不同层级行为主体的利益分殊是导致贫困户识别偏离的根本原因,信息不对称是导致贫困户识别偏离的技术条件。基层政府、村"两委"倾向于有效利用相对于上级的信息优势,识别并报告符合本级利益诉求、不一定贫困的"贫困户",成功实现贫困户识别工作的目标置换。基于此,可将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措施视为推进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的有效技术途径,将有助于减少不同层级之间利益分殊的措施视为推进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的有效制度途径。
- 陆汉文李文君
-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立足于我国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现状,分析了该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特色定位。建议该专业必须打破传统,开拓创新,从理论教学体系到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全面加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建立全新的专业教学模式。
- 李文君
- 关键词:社区管理与服务教学改革
- 在人口计生领域引进社会工作
- 2012年
- 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凸显:自上而下、生硬刻板的管理方式;基层群众参与人口计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偏重技术手段、措施单一的服务方式,缺乏个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忽视人口计生工作中的“男性参与”,强化了计划生育工作中的性别不平等…一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人口计生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转变,阻碍了工作机制的创新,也不能满足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 李文君
- 关键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社会工作人口计生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个性化服务性别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