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报厚

作品数:23 被引量:14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冶金工程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4篇冶金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电气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陶瓷
  • 5篇化学镀
  • 4篇镀镍
  • 4篇化学镀镍
  • 3篇氮化
  • 3篇氮化硼
  • 3篇电池
  • 3篇氧化锆
  • 3篇喷雾造粒
  • 3篇微颗粒
  • 3篇二氧化锆
  • 3篇粉末
  • 3篇复合陶瓷
  • 2篇电镀
  • 2篇电镀污泥
  • 2篇蓄电池
  • 2篇悬浮液
  • 2篇氧化硅
  • 2篇三氧化二铝
  • 2篇烧结助剂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化...
  • 10篇中国科学院过...
  • 1篇田纳西大学

作者

  • 23篇李报厚
  • 19篇张登君
  • 6篇张冠东
  • 5篇李钒
  • 5篇杜令忠
  • 5篇罗世民
  • 5篇唐清
  • 5篇张伟刚
  • 3篇李钒
  • 3篇罗世民
  • 2篇董倩
  • 2篇赵晓峰
  • 2篇李文超
  • 1篇于仲权
  • 1篇颜贻本
  • 1篇韩铠
  • 1篇黄鑫泉

传媒

  • 5篇化工冶金
  • 3篇过程工程学报
  • 2篇电源技术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金属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稀有金属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中国粉体技术
  • 1篇无机硅化合物...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氧化硅喷雾造粒粉体的热处理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研制了一种以SiO2为基体的高温可磨耗封严涂层,为了改善二氧化硅喷雾造粒粉体的性能,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粉体松装密度、流动速度及粒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过程中伴随着SiO2颗粒的烧结,热处理温度对粉体性能的影响较热处理时间更为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喷雾造粒SiO2球逐渐烧结,粉体粒度减小,松装密度增加,流动性提高,采用1000~1050℃、30~60min的工艺对粉体进行热处理能够获得最优的粉体性能。
杜令忠张伟刚张登君李报厚
关键词:喷雾造粒松装密度
共沉淀—─煅烧法制备CeO_2-Y_2O_3-ZrO_2陶瓷粉末被引量:8
1997年
采用共沉淀--煅烧法制备了CeO2-Y2O3-ZrO2(CYZ)三元复合氧化物陶瓷粉末.所制备的CYZ粉末为稳定的四方相结构,在高于1400℃的温度下煅烧,其流动性大为改善,可用于等离子喷涂.
李报厚张登君张冠东
关键词:二氧化锆复合陶瓷共沉淀煅烧法粉末
水热法制备Y_2O_3-CeO_2-ZrO_2超细陶瓷粉末被引量:15
1997年
采用共沉淀-水热法制备了Y2O3-ZrO2(YZ)和Y2O3-CeO2-ZrO2(YCZ)超细陶瓷粉末(10nm左右).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二元钇和锆及三元钇、铈和锆的共沉淀氢氧化物,经水热处理后均可获得四方相复合氧化物.在170~250℃温度下进行水热处理,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其氢氧化物的脱水速率加快,脱水更加完全,粉末粒度增大.有机添加剂如聚乙烯醇对水热产物可起到一定的分散作用.
李报厚张登君张冠东唐清
关键词:二氧化锆复合粉末共沉淀陶瓷粉末水热法
六方BN微颗粒表面化学镀镍被引量:12
2002年
研究了以肼为还原剂、氨为配合剂的六方BN微颗粒表面化学镀纯镍反应新体系. 热力学计算表明,此镀镍体系是可行的. 实验发现,新的镀液体系比传统酒石酸盐镀液体系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镀层的XRD分析表明,不同体系镀层相结构相同. SEM观测和EDS分析显示,新体系镀层更为致密.
李钒张登君李报厚罗世民
关键词:微颗粒化学镀镍六方氮化硼
影响六方BN颗粒表面化学镀镍过程的因素及其ANN优化被引量:2
2002年
在分析氨络合体系六方BN表面化学镀镍的热力学基础上 ,分别研究了影响镀覆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对小型试验和放大试验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与预测 ,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基本吻合 ,表明对本研究体系的ANN方法优化与预测可用于指导实践 ,并克服了多因素复杂体系及交互影响带来研究的困难。
李钒张登君李报厚罗世民
关键词:化学镀镍人工神经网络热喷涂
电镀污泥氨浸渣中铬的资源化利用探讨被引量:12
1993年
本文用湿法对电镀污泥氨浸渣中铬的资源化利用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采用酸溶氨浸渣,分离铁和铬,制备铬鞣剂,是可行的技术路线.
黄鑫泉颜贻本李报厚
关键词:电镀污泥
六方BN微颗粒表面化学镀Ni及动力学模型被引量:6
2004年
以肼为还原剂在平均粒径为104μm的BN颗粒表面进行了化学镀Ni,提出了近球形颗粒表面“扩展-缩小自催化沉积”模型,较好地解释沉积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依此模型推导了化学镀Ni沉积过程的动力学表达式,观测了不同沉积时间表面沉积Ni颗粒的SEM形貌变化规律,证实了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李钒张登君李报厚罗世民
关键词:动力学模型化学镀镍表面形貌氮化硼
从氨浸电镀污泥产物中氢还原分离铜、镍、锌的研究被引量:41
1996年
本研究采用湿法氢还原对电镀污泥氨浸产物中的铜、镍、锌等有价金属进行了分离回收.对氨浸产物进行焙烧、酸溶处理后,在硫酸铵体系弱酸性溶液中氢还原分离出铜粉,然后在氨性溶液中氢还原提取镍粉,最后沉淀回收氢还原尾液中的锌.有价金属的回收率达到98~99%.本文提出的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少,在工业生产及环境保护方面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张冠东张登君李报厚
关键词:氢还原电镀污泥
二氧化硅喷雾造粒粉体的热处理被引量:1
2008年
研制了一种以SiO2为基体的高温可磨耗封严涂层,为了改善二氧化硅喷雾造粒粉体的性能,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粉体松装密度、流动速度及粒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过程中伴随着SiO2颗粒的烧结,热处理温度对粉体性能的影响较热处理时间更为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喷雾造粒SiO2球逐渐烧结,粉体粒度减小,松装密度增加,流动性提高,采用1000~1050℃、30~60min的工艺对粉体进行热处理能够获得最优的粉体性能。
杜令忠张伟刚张登君李报厚
关键词:喷雾造粒松装密度
微波溶样的机理、设备和应用被引量:4
1992年
本文简要阐述了微波溶样的机理,介绍了MDS-81D型微波炉的性能特点,对微波溶样的应用作了概述。
李报厚
关键词:微波溶样微波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