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广雪

作品数:4 被引量:78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部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黄河三角洲
  • 1篇入海
  • 1篇入海泥沙
  • 1篇泥沙
  • 1篇泥沙扩散
  • 1篇浅层
  • 1篇埕岛海域
  • 1篇黄河
  • 1篇黄河三角洲地...
  • 1篇构造沉降
  • 1篇海底
  • 1篇海底沉积
  • 1篇海底冲淤
  • 1篇海域
  • 1篇冲淤
  • 1篇冲淤规律

机构

  • 4篇国土资源部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4篇李广雪
  • 2篇鹿洪友
  • 1篇庄克琳
  • 1篇刘池阳
  • 1篇王冠民
  • 1篇庄振业
  • 1篇陈清华

传媒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西安工程学院...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黄河三角洲地区浅层沉积序列及构造沉降特征被引量:13
2002年
在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和莱洲湾南岸晚更新世以来经历了海陆相沉积的频繁交替,本文通过古地磁和14C测年资料对不同钻孔的晚更新世地层进行了精确的年代对比,揭示了不同时期的沉积序列。并通过27口钻井的联合对比剖面,揭示出本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新构造运动表现为二凹夹一隆的构造特征,对黄河三角洲发育位置和沉降特征有强烈的控制作用。
陈清华刘池阳鹿洪友王冠民李广雪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浅层构造沉降
黄河入海泥沙扩散与河海相互作用被引量:32
1999年
根据黄河口卫星遥感数据和河口滨海区水文、泥沙实测资料,对河口区洪水的平面扩散和含沙水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洪水期,河口高高潮到低低潮线之间主河道两侧存在大范围漫流区,片状水流汇入网状汊沟入海,主河槽过流仍很明显,随着流量减小,漫流现象减弱乃至消失,推测口门区主河道的造床流量约1000m3/s;TM1~3合成与TM6温度制图发现,在河口浅水区存在河海相互作用的混合带,混合带宽度与河流流量成正比,混合带中富集了大量悬浮泥沙,造成河口区快速沉积,黄河口滨海区切变锋常在此带中形成,实测锋带的总密度高于围域水体,表明切变锋具有二次发射异重流的能力。将实测获得的水体含沙量C、盐度S、流速V、水体剩余密度σt(与温度、盐度有关)、水体总剩余密度σ及水层厚度h进行聚类分析,对黄河口滨海区不同河流来水来沙条件下的水层进行分类,并对各种水层特征及水层垂向组合特征进行了分析,即洪水期滨海区属不均匀流体,成层性明显,河口来水来沙对其分层起重要作用,共区分出6种典型水层,三种异重羽状流层(高、中、低)在大水期经常发生,频率达42.5%。中水期区分出5种水层类型,明显反映出盐水的作用加强,河流作用表现在异轻羽状流层的存在;枯水期?
李广雪
关键词:黄河入海泥沙泥沙扩散
埕岛海域海底冲淤的初步数值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从沉积动力学的角度 ,在分析实测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 ,首先总结出埕岛海域的海底冲淤变化规律 ,尔后通过潮流场的模拟 ,数值求解输沙方程 ,以研究埕岛海域的海底冲淤。
庄克琳李广雪庄振业
关键词:海底冲淤埕岛海域海底沉积
黄河三角洲埕岛地区近年海底冲淤规律及水深预测被引量:38
2003年
 通过对1976~1995年黄河三角洲地区埕岛海域的水深资料以及近年来实测的水深数据的分析,确定了黄河三角洲埕岛地区在1976年黄河改道清水沟后,从三角洲推进淤积期进入了海岸冲刷改造期。按冲刷速率、剖面坡度及其与季节变化的关系可分为快速冲刷阶段(1976~1980)、缓慢冲刷阶段(1981~1992)、以冲刷为主的冲淤调整阶段(1992年至今),海岸边带的后期冲刷改造受季节性影响也比较明显。在深度上基本以15m等深线为界,深水区淤积、浅水区冲刷。通过250m×250m网格化节点的实测水深变化的时间序列,采用二维平面的趋势面拟合方法,可以较好地对本海区的水深进行拟合并做出时间序列值的预测。
鹿洪友李广雪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冲淤规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