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平

作品数:28 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麻醉
  • 8篇术后
  • 7篇镇痛
  • 5篇手术
  • 4篇异丙酚
  • 4篇丙酚
  • 3篇代谢
  • 3篇镇痛效果
  • 3篇术后镇痛
  • 3篇帕瑞昔布
  • 3篇全麻
  • 3篇全身麻醉
  • 3篇静脉
  • 3篇芬太尼
  • 3篇
  • 3篇丙泊酚
  • 2篇休克
  • 2篇腰-硬联合麻...
  • 2篇药代
  • 2篇药代动力学

机构

  • 28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武警北京总队...

作者

  • 28篇李平
  • 24篇郝建华
  • 10篇李萌萌
  • 7篇赵京禹
  • 5篇郭徽
  • 5篇孙雪峰
  • 5篇苏小军
  • 5篇薛国剑
  • 4篇侯轶楠
  • 4篇李琳
  • 3篇胡清刚
  • 3篇张锦荣
  • 3篇费翔
  • 2篇杨宇光
  • 2篇刘苏
  • 2篇李蕾
  • 2篇仇萌
  • 2篇郭正刚
  • 2篇张云杰
  • 2篇刘甦

传媒

  • 6篇感染、炎症、...
  • 3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北京医学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肠缺血灌流时异丙酚对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流时异丙酚对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96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流+生理盐水组(I/R+NS)和I/R+异丙酚组(I/R+Pr).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的方法制作肠缺血再灌流模型.以上各组分别在再灌流后0,30,60,120和240 min(每时间点8只)处死动物取肠袋组织.采用病理学方法观察肠上皮细胞损伤指数;原位DNA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肠上皮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肠上皮细胞Caspase-3,bcl-2表达的变化.结果:I/R+Pr组与I/R+NS组相比,肠上皮细胞病理变化较轻,肠上皮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再灌流后0,30,60,120和240 min肠上皮细胞中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104.4±5.3 vs 146.4±7.6;97.4±6.2 vs 130.4±7.4;134.4±5.1 vs 170.4±8.1;125.4±6.2 vs 160.4±9.5:101±5.8 vs 120.4±8.2,均P<0.01),而bcl-2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13.34±4.12 vs 6.72±2.59;14.96±4.85 vs 8.24±3.13;15.29±5.28 vs 9.63±2.89;10.39±3.61 vs 9.63±2.89;10.39±3.61 vs 5.96±1.93;11.08±4.83 vs 6.87±2.43,均P<0.01).结论:异丙酚能抑制缺血再灌流时肠上皮细胞Caspase-3表达,而增加bcl-2表达,减少肠上皮细胞的凋亡.
赵京禹郝建华李平郭徽
关键词:缺血-再灌流异丙酚肠上皮细胞
“狮面人”畸形矫治术麻醉处理1例被引量:1
2007年
患者,男性,28岁,身高172cm,体重54kg。缘于20年前无诱因左额部出现一包块,逐渐增大,波及左眼睑、额顶、面部、腮部,巨大肿物范围后至顶枕,右至顶右眶鼻,左至颢顶左耳腮到下颌,左眼球突出,睁眼受限,左鼻孔明显扩大,左上唇口角受累,左上颌骨变形,颅面部呈“狮面状”。8年前行增生组织部分切除术,近2年增长加快收入院,初步诊断:颅面部巨大肿物,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伴胶原纤维增生。
李萌萌郝建华李平费翔闫润民
关键词:畸形矫治术麻醉处理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胶原纤维增生左眼球突出颅面部
右美托咪定用于普外科全麻手术中对非去极化肌松药罗库溴铵作用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改善普外科全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中的作用,并研究其对非去极化肌松药罗库溴铵起效及维持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在全身麻醉下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2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3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尺神经刺激器对肌松情况进行监测,并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定标。在麻醉诱导前,观察组予以1.0μg/kg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15 min,对照组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右美托咪定用药前(T1)、用药后(T2)、气管插管前(T3)、气管插管时(T4)、气管插管后10min(T5)、气管插管后30 min(T6)的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的监测结果,及两组患者罗库溴铵的起效和维持时间。结果在T2时间点上,观察组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3时间点上,观察组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DBP及SB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4~T6时间点上,观察组HR、DBP及S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且无反应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普外科全麻手术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况,并能迅速缩短非去极化肌松药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和延长维持时间,从而增强了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
薛国剑郝建华李平赵京禹张锦荣李萌萌
关键词:罗库溴铵起效时间
手术室外麻醉11878例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对我院开展手术室外麻醉5年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院内进一步开展手术室外麻醉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应用全凭静脉麻醉在门诊内窥镜室开展无痛苦胃肠镜检查,以及与产科联合开展的无痛宫腔内诊疗;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镇痛(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algesia,CSEA)与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技术为产妇实施无痛分娩。【结果】5年来,共实施手术室外麻醉11878例。在手术室外实施全凭静脉麻醉共11 381例,并发症或意外的发生率仅为1.58‰(18例);在妇产科实施无痛分娩497例,其中自然分娩成功率为94.80%(471/497)。另外,无痛苦胃肠镜及宫腔内诊疗量占年总就诊量的比值逐年上升;总诊疗量5年来也呈现递增现象。【结论】我院开展的四项手术室外麻醉安全、可行,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展手术室外麻醉提供了有利的临床依据。
李萌萌郝建华李平靳恒李怀平
关键词:麻醉手术室外全凭静脉麻醉腰-硬联合麻醉
儿童尖锐湿疣的光动力治疗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评价外用盐酸氨酮戊酸散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儿童肛周生殖器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例肛周生殖器疣患儿接受1~3次全麻下光动力疗法治疗,经过4~18个月的随访评估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疣体清除率100%,没有复发。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的糜烂、疼痛和渗出。结论 ALA-PDT疗法具有清除率高,耐受性好的特点,是治疗儿童肛周生殖器疣的好疗法。
邹先彪张云杰刘少卿杨宇光苏小军李平李蕾仇萌
关键词:尖锐湿疣光动力疗法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肛管内尖锐湿疣56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LA-PDT)治疗肛管内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56例肛管内尖锐湿疣患者。用5-ALA患处局部湿敷或封包方法给药,4小时后用635nm半导体激光照射,照射功率260~300mw,能量密度100~120J/cm2,照射时间20~30分钟每个光斑。结果 56例肛管内尖锐湿疣患者经过2~6次治疗,疣体清除率87.5%(49/56),随访6个月,6例病人复发,复发率为12.2%(6/49),复发病人发生于治疗后1~3个月内。治疗后有轻度渗出、微痒或微痛。无系统不良反应。结论 5-ALA-PDT治疗肛管内尖锐湿疣是一种有效且耐受性好的一种新疗法。
邹先彪张云杰杨宇光刘少卿苏小军李平李蕾仇萌
关键词:尖锐湿疣肛管
严重烧伤家兔不同病理期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差异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严重烧伤家兔在休克期与高代谢期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差异。方法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烧伤组和假伤组,每组10只。将烧伤组家兔造成30%TBSA的Ⅲ度烫伤(以下称烧伤),伤后即刻复苏;6h后静脉注射5.1mg/kg丙泊酚,分别于注药后1、3、5、10、15、20、30、45、60、90min于左侧颈外静脉取血1,5mL;1周后重复上述注药及标本采集过程。假伤组家兔除致假伤外,其他处理同烧伤组。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集中检测2组家兔血浆丙泊酚浓度,采用3P97实用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处理血浆药物浓度一时间数据,拟合药代动力学模型并求算参数。结果烧伤组家兔药物浓度一时间数据符合二房室模型,假伤组符合三房室模型。休克期,与假伤组家兔中央室分布容积[Vc,(3.1±1.5)L/kg]、曲线下面积[AUC,(25±7)mg·min·L^-1]、消除相半衰期[t1/2β,(113±93)min]、总清除率[CLs,(110±50)mL·kg^-1·min^-1]比较,烧伤组Vc[(8.8±4.2)L/kg]与AUC[(44±10)mg·min·L^-1]增大(t值分别为3.191与3.668,P值均小于0.01),t1/2β[(339±258)min]延长(t=2.932,P〈0.05),CLs[(40±30)mL·kg^-1·min^-1]降低(t=-3.013,P〈0.05)。高代谢期,烧伤组家兔CLs[(180±40)mL·kg^-1·min^-1]显著高于假伤组[(90±30)mL·kg^-1·min^-1,t=-3.013,P〈0.05]。与本组休克期比较,烧伤组家兔高代谢期Vc[(4.1±1.3)L/kg]与AUC[(24±5)mg·min·L^-1]显著减小(t值分别为2.979与3.766,P值均小于0.01),分布相半衰期[t1/2α,休克期为(16.1±13.1)min、高代谢期为(8.3±2.5)min]、t1/2β[(55±19)min]明显缩短(t值分别为9.065与8.795,P值均小于0.01),而CLs则显著增加(t=4.238,P〈0.01)。结论严重烧伤家兔休克期与高代谢期丙泊酚药代动力学差异较大,休�
胡清刚郝建华柴家科杨红明孙雪峰李平李萌萌刘甦
关键词:烧伤二异丙酚药代动力学休克期
肥胖患者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毕突发急性肺水肿1例分析
2009年
费翔李萌萌李平郝建华
关键词:急性病
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代谢影响及脑保护作用被引量:32
2016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行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年患者脑代谢中的影响及脑保护作用中的机制。方法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年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各29例,右美托咪定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6μg/kg,15min内注射完毕,之后以0.2μg/(kg·h)速率静脉泵注至术毕;对照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以相同速率静脉泵注生理盐水至术毕。记录2组体外循环前(T1)、升主动脉开放(T2)、体外循环结束后10min(T3)、术后6h(T4)时颈静脉血氧饱和度(jugularn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jvO2)、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arterial venous oxygen content difference,Da-jvO2)及脑氧摄取率(cerebral extraction of oxygen,CERO2),并分别于T1、T2、T3、T4时间点及术后24h(T5)测定2组血浆S-100β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结果右美托咪定组T2时间点SjvO2[(70.0±5.0)%]高于T1[(64.0±8.0)%],Da-jvO2[(23.0±9.0)mmol/L]和CERO2[(18.0±6.0)%]低于T1[(50.0±10.0)mmol/L、(36.0±10.0)%](P<0.05);对照组T2时间点SjvO2[(83.0±9.0)%]高于T1[(64.0±10.0)%],Da-jvO2[(35.0±8.0)mmol/L]和CERO2[(28.0±5.0)%]低于T1[(53.0±9.0)mmol/L、(37.0±9.0)%](P<0.05);2组T2、T3、T4时间点S-100β蛋白、NSE水平高于T1(P<0.05);右美托咪定组T2、T3时间点SjvO2高于对照组,Da-jvO2、CERO2低于对照组(P<0.05),T2、T3、T4时间点S-100β蛋白及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心脏瓣膜置换中年患者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改善脑氧代谢,减少术中可能出现的脑缺血缺氧状态,一定程度上具有脑保护作用。
薛国剑郝建华李平赵京禹张锦荣李萌萌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脑代谢脑保护
亚硝酸钠联合异丙酚全身麻醉对失血性休克复苏的肺组织保护作用
2017年
目的探讨亚硝酸钠联合异丙酚全身麻醉对失血性休克复苏患者的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93例。试验组在异丙酚麻醉期间,静脉输入亚硝酸钠溶液,对照组用等量0.9%氯化钠溶液取代亚硝酸钠溶液。监测动脉血气PaO_2、PaCO_2、SpO_2,肺泡灌洗液(BALF)的炎性因子TNF-α、IL-6、C3a、C5a水平,白蛋白含量,中性粒细胞数量和血清中NO含量。结果试验组PaCO_2、TNF-α、IL-6、C3a、C5a水平,白蛋白含量,中性粒细胞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PaO_2、SpO_2和血清中NO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硝酸钠联合异丙酚全身麻醉在失血性休克复苏期可以减轻酸中毒,对肺组织有保护作用。
李琳李平孙雪峰郝建华
关键词:亚硝酸钠休克复苏一氧化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