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宝清县宝清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大豆高产与良好的土壤耕作被引量:2
- 2007年
- 大豆根系较发达,根深为100厘米,半径50厘米,呈钟罩状分布,大豆根上寄生根瘤菌,根瘤菌要求疏松的中性土壤,这些特点都决定了大豆要有耕作良好的土壤。土壤疏松,通气良好,有机质含量高,是大豆高产的基础,良好的土壤耕作可为大豆创造水、肥、气、热的良好生育条件,是获得大豆高产、稳产的主要措施。
- 李军
- 关键词:大豆根系土壤耕作土壤疏松中性土壤生育条件
- 大豆生长期间的生产技术
- 2007年
- 大豆根是直根系,能从土壤中吸收较深层次的养分和水分,因此,有些农户错误认为,大豆比较耐旱,遇到干旱时不能及时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比如,及时进行铲地、耥地,来缓解干旱对大豆生长的负面影响。也有些农户认为,大豆的种肥可以进行一次性深施,提高肥效。其实不然,最佳的施肥方法是进行垄体分层施肥,使大豆的根系所到之处,均能及时足量地吸收到各种养分,以满足高产大豆的营养需要。
- 李军
- 关键词:大豆生长生产技术分层施肥施肥方法营养需要直根系
- 黑龙江省马铃薯甲虫发生规律调查
- 2019年
- 为开展黑龙江省马铃薯甲虫的监测与防控,在两个疫情发生县市的网室内开展了越冬成虫发育、卵孵化、幼虫生长发育、老熟幼虫入土羽化、一代羽化成虫生理发育过程调查。结果表明:通过调查,得到了马铃薯甲虫在黑龙江省的发生规律,确定马铃薯甲虫在黑龙江省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寄主田越冬,越冬成虫一般在第二年6月中旬出土,4~7 d后交尾产卵,卵孵化期5~6 d,后卵孵化为一代幼虫取食为害,13~15 d后老熟幼虫入土羽化,土层深度5~10 cm。蛹期10~12 d羽化为一代成虫。一代成虫发育10~12 d后,交尾产卵,孵化为二代幼虫,为害7~10 d后入土化蛹,蛹期10~12 d,羽化为二代成虫,二代成虫入土越冬。
- 焦晓丹李军
- 关键词:马铃薯甲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