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军

作品数:9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莪术
  • 5篇广西莪术
  • 4篇学成
  • 4篇化学成分
  • 2篇抑菌
  • 2篇抑菌作用
  • 2篇体外
  • 2篇体外抑制
  • 2篇酮类
  • 2篇酮类化合物
  • 2篇细胞
  • 2篇巨噬细胞
  • 2篇类化
  • 2篇类化合物
  • 2篇化合物
  • 2篇化学方法
  • 2篇黄酮
  • 2篇黄酮类
  • 2篇黄酮类化合物
  • 2篇庚烷

机构

  • 9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烟台大学
  • 1篇深圳市药品检...
  • 1篇沈阳医学院沈...

作者

  • 9篇李军
  • 6篇邱峰
  • 3篇陈丽霞
  • 2篇汤海峰
  • 2篇康宁
  • 2篇田冶
  • 2篇薛改进
  • 2篇李建强
  • 1篇刘越
  • 1篇王庆和
  • 1篇赵锋
  • 1篇金艺淑
  • 1篇朱凯
  • 1篇李玉兰
  • 1篇李玉山
  • 1篇罗桓
  • 1篇于建婷
  • 1篇韩颖

传媒

  • 3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辽宁药物与临...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假奓包叶的抗菌活性成分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假奓包叶的抗菌活性成分。方法在抗菌药理活性跟踪下,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分离,运用波谱分析法和化学手段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具有明显抗菌活性的部位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洋芹素(1)、木樨草素(2)、穗花杉双黄酮(3)、丹皮酚(4)、脱镁叶绿素a(5)、132S-羟基脱镁叶绿素a(6)、β-谷甾醇(7)、豆甾醇(8)。结论化合物4-6为首次从假奓包叶属植物中得到。药理实验表明,化合物1-6有一定的抑制大肠杆菌的活性;化合物4-6为首次从假奓包叶属植物中得到。药理实验表明,化合物1-6有一定的抑制大肠杆菌的活性;其中化合物3-6还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化合物4活性最显著。
田冶汤海峰邱峰王晓娟薛改进李军
关键词:抑菌作用化学成分
莪术中的二苯庚烷类化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从广西莪术提取分离的新二苯庚烷类化合物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采用高分辨质谱和一维、二维核磁共振光谱等波谱技术,以及化学方法确定了二苯庚烷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二苯庚烷类化合物可以和药学上可接受...
邱峰李军康宁陈丽霞
文献传递
泮托拉唑有关物质及对映体的分离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建立泮托拉唑有关物质及对映体分离的方法。 方法  采用InertsilC1 8色谱柱 ,磷酸盐缓冲液 乙腈 (6 7∶33)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88nm ,分离泮托拉唑的有关物质。采用KromasilCHI TBB色谱柱 ,异丙醇 正己烷 三乙胺 醋酸 (10∶90∶0 15∶0 0 5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88nm ,以联二萘酚作为拆分剂 ,运用包结拆分法获得光学纯的泮托拉唑。 结果  采用所选色谱系统 ,泮托拉唑有关物质能得到良好的分离 ;能获得光学纯的泮托拉唑。 结论  所选方法分离度大 。
李玉兰李军王庆和
关键词:泮托拉唑对映体高效液相色谱法
广西莪术化学成分及天然姜黄色素大鼠体内代谢研究
中药广西莪术为姜科姜黄属(Curcuma)多年生草本植物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ng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广西、云南、四川等地。广西莪术与蓬莪术Curcuma ph...
李军
关键词:广西莪术姜黄色素代谢巨噬细胞
文献传递
广西莪术的化学成分研究(英文)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对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的根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根据其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广西莪术中分离得到 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1′-hydroxy-1′-methylethyl) benzoate-1′-O-β-D-glucopyranoside](1),[4-(1′-hydroxy-1′-methylethyl) ben-zoic acid-1′-O-β-D-glucopyranoside](2),2, 3,5-trihydroxy-1-(3-methoxy-4-hydroxyphenyl)-7-(3,5-dimethoxy-4-hydroxyphenyl) hep-tane(3) and 2,3, 5-trihydroxy-1-(4-hydroxyphenyl)-7-(3,5-dimethoxy-4-hydroxyphenyl)heptane(4),以及 1,5-epoxy-3α-hydroxy- 1-(3,4-dihydroxy-5-methoxyphenyl)-7-(3,4-dihydroxy)heptane(5),(3R′,5S′)-3,5-dihydroxy-1-(4-hydroxy-3-methoxyphenyl)-7-(3,4-dihydroxyphenyl) heptane(6),2,4,6-trihydroxyacetophenone-2,4-di-O-β-D-glucopyranoside(7)。结论:化合物1-4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7对脂多糖所致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表现出强的抑制活性。
李军刘越李建强陈丽霞赵锋邱峰
关键词:广西莪术化学成分一氧化氮巨噬细胞
广西莪术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对姜科植物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etC.F.Ling)的根茎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以及HPLC进行分离和纯化,并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广西莪术根茎的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蓬莪术环二烯(furanodiene,1)、吉马酮(germa-crone,2)、蓬莪术环二烯酮(furanodienone,3)、蓬莪术环氧酮(zederone,4)、对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acid,5)、对羟基桂皮酸(p-hydroxycirmamicacid,6)。结论化合物1、3~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朱凯李军罗桓李建强邱峰
关键词:广西莪术化学成分
假奓包叶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2)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研究假奓包叶的抗菌活性成分。方法:在抗菌药理活性跟踪下,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分离,运用波谱分析法和化学手段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乙醚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1)、槲皮素(2)、洋芹素-7—O-β-D-葡萄糖苷(3)、洋芹素-7-O-新橙皮苷(4)、木犀草素-7-O-新橙皮苷(5)、没食子酸(6)和β-胡萝卜苷(7)。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假奓包叶属植物中得到,并有一定的抑制大肠杆菌的活性;化合物6还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
田冶汤海峰王晓娟邱峰薛改进李军
关键词:抑菌作用化学成分黄酮类化合物
高山红景天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对高山红景天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微量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根据ESI-MS、1H-NMR和13C-NMR等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高山红景天根和根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黄酮类化合物herbacetin 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7-O-α-L-rhamnopyranoside(1)、三叶豆苷(trifolin,2)、草质素苷(rhodionin,3)、山奈酚(kaempferol,4)、山奈酚7-O-α-L-鼠李糖苷(kaempferol7-O-α-L-rhamnopyranoside,5)、小麦黄素(tricin,6)和大花红景天素(rhodiolinin,7);另外还得到2(3H)-苯并噻唑硫酮(2(3H)-benzothiazolethione,8)。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和8为首次从景天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韩颖金艺淑于建婷李军李玉山
关键词:高山红景天黄酮
莪术中的二苯庚烷类化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从广西莪术提取分离的新二苯庚烷类化合物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采用高分辨质谱和一维、二维核磁共振光谱等波谱技术,以及化学方法确定了二苯庚烷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二苯庚烷类化合物可以和药学上可接受...
邱峰李军康宁陈丽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