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军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绿色反应工程与工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理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篇脱硝
  • 3篇脱硝技术
  • 3篇裂化
  • 3篇催化裂化
  • 2篇再生器
  • 2篇分子
  • 2篇分子聚集
  • 1篇低压
  • 1篇一氧化碳
  • 1篇热力学分析
  • 1篇流化催化裂化
  • 1篇△H
  • 1篇PVT
  • 1篇纯物质
  • 1篇催化
  • 1篇催化剂
  • 1篇催化裂化再生...
  • 1篇V

机构

  • 6篇清华大学

作者

  • 6篇李军
  • 3篇童景山
  • 3篇魏飞
  • 3篇罗国华
  • 1篇高光华
  • 1篇于养信

传媒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天然气化工—...
  • 1篇第六届全国化...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0
  • 2篇1994
  • 1篇199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型催化裂化再生器脱硝技术基础研究
李军罗国华魏飞
关键词:催化裂化再生器脱硝
基于热力学分析的新型再生器脱硝技术
本文基于流化催化裂化(FCC)再生工艺及FCC 再生过程NOx 产生和转化的热力学分析,提出了新型具有氧化区和还原区多层多区的再生器脱硝技术.新型再生工艺应具有再生剂含碳量低、再生时间短、烧碳强度高、催化剂与空气逆流接触...
李军罗国华魏飞
关键词:再生器脱硝热力学分析流化催化裂化
文献传递
催化裂化再生过程脱硝技术被引量:7
2014年
系统论述了当前主要的脱硝技术、流化催化裂化(FCC)再生工艺及FCC再生过程NOx产生和转化规律。O2是影响催化剂脱硝活性的主要因素,从反应器尺度精确控制烧焦再生反应,严格控制过剩氧含量,是提高脱硝效率的一条可行途径。提出了通过再生器内部结构和工艺设计创造出具有氧化区和还原区多层多区的新型再生工艺脱硝思路。从降低NOx角度考虑,再生温度应不高于700℃,再生烟气中CO浓度不低于4%,O2浓度至少低于1%。这种新的再生器脱硝是一种经济、高效的脱硝技术,已在中石油大港石化FCC工业装置得到了初步验证,为FCC再生装置和其他化工过程脱硝提供了新思路。
李军罗国华魏飞
关键词:催化裂化催化剂脱硝一氧化碳
分子聚集溶液理论及其应用被引量:3
1994年
本文应用经典热力学和分子热力学方法建立了分子聚集溶液理论。该理论具有通用性;它不仅适用于非电解质溶液,而且也可应用于电解质溶液。另外,溶液的分子聚集度参数与组分浓度的相关性规律还可用来描述电解质溶液的传递性质。
童景山李军何峻于养信
关键词:分子聚集
应用低压下饱和液体PVT数据推算临界参数被引量:17
1994年
应用低压下饱和液体PVT数据推算临界参数童景山,高光华,李军,何峻(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北京100084)关键词:临界参数推算法,饱和液体PVT数据,低压一、前言纯物质的临界参数(Pc,Vc;Ti)在关联和予测物质的一系列热物性数据中得到广泛应用。临界...
童景山高光华李军何峻
应用分子聚集理论计算纯物质的气化潜热(△H^V)被引量:3
1993年
提出一个应用分子热力学方法导出的纯物质气化潜热的计算公式。通过对100种物质的计算,结果表明,本方程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总绝对平均偏差为1.5%。本方程的最大优点是计算简便。
童景山李军何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