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侠
-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扬子地块北缘滑脱系统结构单位的组成与特征被引量:1
- 1993年
- 扬子地块北缘滑脱系统由一些发生于不同深度层次的滑脱面(带)及其之间的变形或未变形的岩石地层单位组成。鄂西北南化塘一带已确定出滑脱构造由三个主滑脱面(带)与下部强变形带、中部褶皱层及上部层滑岩片构成。这些结构单位各自都具有一定的岩石地层组成和变形构造形迹组合,并且自下而上虽然变形机制均以顺层剪切为主,但变形的性质与变形强度都有明显的变化。
- 胡健民郭力宇宋子新李侠刘护军
- 关键词:扬子地块北缘滑脱构造
- 南化塘地区灯影组的暴露标志及其意义被引量:5
- 1993年
- 本文通过对鄂西北南化塘地区灯影组发育的暴露标志:渗滤豆石、虫蚀状构造、洞穴充填沉积、干裂及帐篷构造的研究,认为灯影中晚期为本区主要的暴露时期。
- 刘护军樊双虎胡健民李侠郭力宇宋子新
- 关键词:灯影组
- 鄂北南化塘地区蓝闪石类矿物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1
- 1993年
- 南化塘地区蓝闪片岩带,位于耀岭河群强变形层的顶底部位置,是扬子地块北缘高压变质带的组成部分。形成温度为500℃左右,压力为1.5MPa左右,特征矿物为青铝闪石。蓝闪片岩是板内碰撞的产物,与扬子地块向北东仰冲推覆所形成的构造超压密切相关。
- 郭力宇胡健民李荣西刘护军李侠宋子新
- 南化塘区晚震旦世碳酸盐砾岩层序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 1993年
- 作者认为鄂西南化塘区晚震旦世发育的一套碳酸盐砾岩层序,是碳酸盐台地上台隆边缘形成的一种特殊沉积岩相,是古海洋面强烈波动的一种标志。文章从构造学和沉积学方面初步探讨了其建造过程和形成机制。
- 李侠胡健民宋子新刘护军
- 关键词:层序
- 扬子地块北缘武当山岩群与耀岭河岩群不整合接触关系的地质意义被引量:18
- 1995年
- 鄂西北南化塘地区中元古界武当山岩群由三个岩段组成,其原岩分别以火山角砾岩、岩屑凝灰岩及晶屑凝灰岩为主。它们的空间展布与上覆上元古界耀岭河岩群高角度相交,三岩段所显示出早期褶皱也只限于武当山岩群内部,与上覆岩群的构造轮廓极不谐调,耀岭河岩群没有经历过这一期变形。因此,武当山岩群与耀岭河岩群之间最初存在着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该区域不整合面的厘定和早晋宁运动的确认将改变以往关于扬子地块北缘构造层的划分及构造演化历史的认识,对研究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 胡健民郭力宇宋子新李侠刘护军
- 关键词:地质意义
- 扬子地块北缘滑脱构造的结构模式及意义被引量:6
- 1993年
- 扬子地块北缘的滑脱构造近年来逐渐被确认(许志琴,1988),但关于滑脱构造的结构、组成却没有详细的研究论述。从1991年开始,我们在鄂西北南化塘一带进行1:5万区调填图,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工作,基本上建立起了扬子地块北缘滑脱构造的垂向结构模式,从而在该区提出了一套新的地层划分方案,确定了适于本区1:5万区调填图的工作方法,并对该区构造格局与演化有了新的认识。
- 胡健民宋子新郭力宇李侠解建民刘护军
- 关键词:扬子地块滑脱构造
- 临汾地震的构造背景及其活动规律探讨被引量:6
- 1995年
- 运用波浪镶嵌构造观点,对临汾盆地的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临汾盆地正好位于环太平洋波系和特提斯波系壳下次级构造隆起的叠加部位,其地震活动明显受这2大波系的控制,即;临汾大地震是在2大波系构造同时强烈活动时发生的,单方向构造活动,不足以引发临汾大地震。认为临汾盆地大震活动的周期约400年,其活跃期约100年,平静期约300年。
- 李侠
- 关键词:临汾盆地地震构造地震活动性
- 渭北翘起带镶嵌构造格局及其控水作用
- 1993年
- 本文划分了渭北翘起带的镶嵌构造格局,分析了构造控水作用,揭示了渭北地下水的网状流及其“偏流效应”规律,指出了“贫水带”与“富水带”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为深入研究该区地下水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 李侠解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