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交

作品数:17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建设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透析患者
  • 6篇腹膜透析
  • 5篇肾病
  • 5篇肾功能
  • 5篇腹膜透析患者
  • 4篇穴位
  • 4篇维持性
  • 4篇残肾
  • 4篇残余肾
  • 4篇残余肾功能
  • 3篇益肾活血方
  • 3篇中医
  • 3篇膜性
  • 3篇膜性肾病
  • 3篇健脾益肾
  • 3篇健脾益肾活血...
  • 3篇腹膜
  • 2篇穴位敷贴
  • 2篇药组
  • 2篇制大黄

机构

  • 17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数...

作者

  • 17篇李交
  • 14篇邓跃毅
  • 6篇罗健华
  • 6篇陈万佳
  • 5篇张璐芸
  • 5篇张先闻
  • 4篇沈莲莉
  • 3篇陈以平
  • 3篇高洪志
  • 2篇钟逸斐
  • 2篇王琳
  • 1篇李诗卉
  • 1篇胡聃
  • 1篇陈芬荣
  • 1篇郑蓉
  • 1篇田建辉
  • 1篇赵思宇
  • 1篇孙秋子
  • 1篇张春崧
  • 1篇张春菘

传媒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临床肾脏病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家庭用药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8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方法探索参芪膜肾方治疗特发膜性肾病基因水平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索特发膜性肾病患者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与参芪膜肾方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经参芪膜肾方或经典的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方案治疗后完全缓解和无效的IMN病例,分为中药有效组(36例)、中药无效组(11例)、西药有效组(18例)和西药无效组(15例)。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并应用Affymetrix Genome-Wide Human SNP Array 6.0芯片检测全基因组基因拷贝数,应用CNVhac软件进行拷贝数变异(CNV)分析。结果:中药有效组与中药无效组在第5、第6及第8染色体上检测到的CNV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HLA族基因在中药有效组多数病例中表现为拷贝数扩增,而中药无效组的多数病例则表现为拷贝数缺失。西药有效组与西药无效组之间未检测到具有统计学差异的CNVs。结论:基因背景差异可能是导致参芪膜肾方取得不同疗效的基因水平机制,HLA的同族基因拷贝数变异影响参芪膜肾方疗效的发挥,前者有望成为该方治疗IMN的疗效预测因子,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王琳李诗卉张先闻张春崧李交赵思宇邓跃毅田建辉钱敏平万林陈以平
中医药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慢性肾脏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增高,我国有超过1亿人患有慢性肾脏疾病,其中有相当部分的患者已进入终末期阶段。腹膜透析具有操作简便、不受场地限制等特点,且与血液透析比对保护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更具优势,这使得腹膜透析成为未来终末期肾病患者重要的替代治疗方式。随着腹膜透析患者的日益增多,其生活质量及生存率越来越受到关注。
李交邓跃毅陈万佳
关键词:透析患者腹膜透析中医药慢性肾脏疾病疾病发病率残余肾功能
健脾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膜性肾病长期预后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比较单纯使用健脾益气活血解毒方案以及联合激素或(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膜性肾病的长期预后情况及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接受健脾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的膜性肾病患者,根据是否使用过激素或(和)免疫抑制剂,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按照1:1分为中药组及中西医结合组,各147例。观察两组患者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未缓解、复发以及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影响肾脏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肾脏累计存活率。结果:中药组的CR显著高于中西医结合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中西医结合组(P<0.05),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显著低于中西医结合组(P<0.01)。单因素COX回归显示是否缓解、治疗前的白蛋白、血红蛋白、肌酐、尿素氮、eGFR以及是否使用激素或(和)免疫抑制治疗是影响复合终点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是否缓解、尿素氮是影响复合终点的独立危险因素。将复合终点作为结局事件,中药组的肾脏累计存活率显著高于中西医结合组(P<0.05)。结论:单纯使用健脾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膜性肾病比联合激素或(和)免疫抑制剂在提高临床缓解率,减少复发率、终点事件发生率以及肾脏长期预后方面都更具优势。
鲁珍珍邓跃毅刘旺意李交沈莲莉
关键词:膜性肾病健脾益气活血解毒长期预后
肾9方治疗膜性肾病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研究发现,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低下[1]。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理类型之一,在膜性肾病伴大量蛋白尿期间可见T3、T4、FT3、FT4降低,TSH升高的现象[2]。为此,笔者对膜性肾病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做了随访观察,通过益气活血化湿方案对膜性肾病的治疗,观察其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水平的变化。
沈莲莉李交邓跃毅陈以平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低下膜性肾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病理类型
补肾健脾方保护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我科自拟补肾健脾方是否可保护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后开始接受PD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中药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保护RRF,中药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健脾方。记录2组患者基线、24周及48周时的尿量、透析液用量及腹膜透析超滤量,检测血清、24h腹膜透析液及尿液肌酐、尿素;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尿素清除率(urea clearance,UCL)及残肾肾小球滤过率(residual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rGFR),rGFR以残肾Ccr及UCL的算数平均数(Ccr+UCL)/2计算。结果24周时中药组及对照组的尿量、残肾Kt/V、残肾Ccr及rGFR均较基线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中药组相比,对照组残肾Ccr以及rGFR的降低更显著(P〈0.05),尿量、残肾Kt/V的降低数值更大,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48周时2组的尿量、残肾Kt/V、残肾Ccr及rGFR均较基线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中药组相比,对照组尿量、残肾Kt/V、残肾Ccr以及残肾rGFR的降低更显著(P〈0.05或P〈0.01)。组间比较,24周及48周时中药组及对照组的总Kt/V、总Ccr均无显著性差异,但24周及48周时中药组的每日腹透液用量均少于对照组,且在48周达到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补肾健脾方对于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RRF具有保护作用,并且可能会减少达到充分透析所需的每日腹透液用量。
罗健华邓跃毅钟逸斐张先闻张春菘李交
关键词:腹膜透析残余肾功能补肾健脾方
邓跃毅教授治疗家族性膜性肾病临床经验
<正>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理表现之一,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上皮侧出现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膜性肾病按照病因可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SMN)。随着基因在IMN发病机制研究的...
李交邓跃毅
文献传递
健脾益肾活血方外用穴位敷贴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正>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活血方外用穴位敷贴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残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腹透中心行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试验组采用健脾益肾活血方外用穴...
张璐芸陈万佳李交邓跃毅
文献传递
一种腹透患者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腹透患者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黄芪20‑40、附子6‑12、当归9‑15、丹参20‑40、葛根10‑20、川芎9‑15、夏枯草9‑15、白蒺藜9‑15、白芥子10‑20、制大...
陈万佳张璐芸邓跃毅李交张先闻高洪志罗健华
文献传递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改联合透析治疗一例
患者女性,69岁,维持性血液透析19年。1996年因慢性肾功能不全行血液透析治疗,当时未行肾穿刺,原发病不详。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27年,心律失常房颤病史10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平时规律性血液透析,每周三次。20...
李交罗健华
文献传递
合并2型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转归及影响因素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开展腹膜透析的结局和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内科开展腹膜透析时已确诊2型糖尿病的患者,收集病例资料和结局信息,分析筛选出现终点事件即退出腹膜透析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共筛选纳入研究对象113例,其中男性70例(61.95%),女性43例(38.05%),中位年龄60(54,68)岁,中位透析随访时长27(15,48)月。共47例(41.59%)发生了定义的终点事件,其中死亡17例(15.04%),转血液透析30例(26.55%)。经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COX分析显示,肥胖(HR=2.131,95%CI:1.123~4.045,P=0.021)是影响PD病人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113例患者中位腹膜透析时间为50(25,123)月;肥胖患者中位透析时间42(20,71)月,相较于非肥胖病例的中位透析时间85(34,123)月显著减少(X^(2)=5.750,P=0.016);晚透析患者中位透析时间73(33,120)月,相较于非晚透析患者中位透析时间41(20,58)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1,P=0.034)。结论肥胖的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腹膜透析的退出风险相对较高。
高洪志罗健华陈万佳张璐芸李交胡聃邓跃毅
关键词:转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