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晓梅

作品数:57 被引量:173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江苏省体育局体育科研局管课题江苏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会议论文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文化科学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1篇心率
  • 21篇心率变异
  • 21篇心率变异性
  • 12篇运动员
  • 11篇代谢
  • 10篇自主神经
  • 8篇柔道
  • 6篇能量代谢
  • 6篇健身
  • 5篇柔道运动
  • 5篇柔道运动员
  • 5篇体育
  • 5篇迷走
  • 5篇迷走神经
  • 5篇老年男性
  • 5篇基础代谢
  • 4篇有氧运动
  • 4篇中老年
  • 4篇中老年男性
  • 4篇实验室

机构

  • 57篇江苏省体育科...
  • 3篇南京体育学院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57篇朱晓梅
  • 28篇刘凌
  • 24篇鹿琦
  • 21篇艾磊
  • 20篇顾庆
  • 18篇陈俊飞
  • 13篇严政
  • 12篇曹佩江
  • 8篇缪爱琴
  • 5篇邵慧秋
  • 3篇袁鹏
  • 3篇徐岩
  • 3篇戴秀霞
  • 3篇李森
  • 3篇张旭
  • 3篇罗维
  • 2篇吴翠娥
  • 1篇刘兆斌
  • 1篇姜文凯
  • 1篇周越

传媒

  • 16篇体育与科学
  • 5篇2014年中...
  • 3篇第三届全民健...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第六届全国体...
  • 2篇江苏省第四届...
  • 1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体育科研
  • 1篇吉林体育学院...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2010年中...
  • 1篇2013年全...
  • 1篇2015第十...
  • 1篇第五届全国体...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第九届全国体...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5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 5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7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省摔跤队膳食营养状况的调查与评价被引量:2
2006年
研究目的:膳食营养是保证运动员营养素的需要和维持体能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对训练起重要的保证作用,与膳食营养在竞技体育中重要位置不相适应的是运动员膳食的不平衡现象普遍存在,它长期影响训练的效果和训练后的恢复。本研究通过调查备战十运会的江苏省摔跤队的膳食状况,对其做出评估,为平衡膳食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食物称重法,称量并记录每个运动员所吃主副食的熟重、剩余重量,计算出所吃食物生重。记录运动员饮水量及营养品服用量,用软件计算出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及食物构成。将计算结果与运动员每日膳食营养供给标准,食物摄入供给标准进行比较做出合理评价。研究结果:江苏省摔跤运动员三大营养素的摄入比例多不合理,碳水化合物78%不足,56%的运动员脂肪和蛋白质超过推荐标准。中餐、晚餐的能量摄入比例超标比例较高,早餐不足。运动员各种矿物质摄入都超过推荐值,运动员的维生素摄入相对不足,VA、VC、VB1、VPP不同程度地缺乏。运动员每日的摄入量变化很大,最大幅度可达到83%。运动员进食的多少与运动量、运动强度、饭菜的内容以及个人的喜好有很大的关系。
朱晓梅曹佩江陆鹏
关键词:摔跤
能量代谢实验室的构建与特色被引量:5
2012年
背景:由于问卷调查法等测定人体能量消耗的方法存在局限性以及易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所以目前国际上又将能量代谢实验室作为测定人体能耗的"金标准"。目的:主要介绍国外能量代谢实验室的构建,定标方法以及使用能量代谢实验室进行研究的情况与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00至2010年PubMed数据有关能量代谢实验室方面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metabolic chamber,energy consumption"。排除重复性研究。计算机初检得到70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保留41篇进一步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目前国际上使用的测定人体能量消耗的方法主要有能量代谢实验室,双标水,加速度计以及便携式气体分析仪等。能量代谢实验室作为测定人体能耗的"金标准",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价体力活动。文章主要从能量代谢实验室的构建,应用能量代谢实验室进行的研究(包括饮食、运动、人种的能量代谢、女性能量代谢、非体力活动和低温时能耗)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叙述。
鹿琦朱晓梅
关键词:能量消耗间接测热法静息能量消耗基础代谢
等速测力评价柔道运动员伤后力量特征及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1研究目的 柔道属创伤发生率较高的接触性运动项目,本研究从肌力平衡角度探索柔道运动员伤后的力量特征,分析关联运动损伤的敏感评价指标,将有助于降低柔道运动员的损伤发生率,并为开展相应的康复性体能训练提供指导依据。
袁鹏吴翠娥朱晓梅
关键词:柔道等速测力
优秀自行车女选手周玲美训练过程的主要生理指标的评定与监控研究
<正>通过对优秀女自行车运动员周玲美体内血液激素、血乳酸,人体最大摄氧量和无氧功率等指标的测试,对运动员的生理机能进行综合评定;通过长期跟踪测试这些指标对运动训练进行有效监控,为提高运动成绩服务。研究对象为周玲美(国际级...
严政朱晓梅邵慧秋黄康林
文献传递
高蛋白食品的研制及其功效
1991年
蛋白质是一种复杂的生物物质,它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它由20种以上的氨基酸组成,肌肉,激素,酶和细胞等都是由蛋白质参与构成的。有关部门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膳食中摄入蛋白质不足或蛋白质质量不好。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我省运动员根据所参加运动项目。
严政邵慧秋朱晓梅阎一川
关键词:蛋白质质量摄入量运动员氨基酸组成氮平衡
南京市40~60岁人群能量消耗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了解南京市40~60岁成年人不同活动状态下能量消耗的相关因素。方法:招募南京市40~60岁男女性成年人110名,测量其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通过双能X线体成分扫描仪获得体成分信息。观察其在能量代谢舱内生活11 h期间,处于平躺、运动、上网、睡眠、静息代谢状态的能量消耗。分析年龄、性别、体重、身高、BMI、体成分等指标对不同活动状态能耗的影响。结果:(1)男性受试者基础代谢为(2 036.25±226.45)kcal/d,女性受试者基础代谢为(1 673.21±173.37)kca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段受试者基础代谢相近,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除去脂体重(fat-free mass,FFM)的影响后发现,不同活动状态下女性的能耗高于男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不同年龄段受试者能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男女受试者不同活动状态的能耗与FFM、体重、BSA、BMI和体脂含量等指标存在显著相关(P<0.01)。对各相关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后发现,性别、FFM、体脂含量对能耗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京市40~60岁成年人不同活动状态下的能量消耗主要受到FFM和体脂含量的影响。
鹿琦朱晓梅
关键词:成年人去脂体重能量消耗
优秀柔道运动员力量素质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对我国优秀男女柔道运动员采用一般身体素质测试及Cybex6000型等速测力系统选择膝关节进行肌肉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在优秀柔道运动员人群中一般身体素质的地位逐渐下降,而在能体现柔道项目特点的膝关节力量素质测试中,优秀组运动员在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及大腿前后肌群屈伸比上都显著优于一般组。
曹佩江朱晓梅刘俊林
关键词:柔道膝关节
长期进行耐力或力量训练、体育锻炼对健康青年男性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运动可以提高心率变异性(HRV)的活性,改善机体自主神经的功能,对慢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目前,多数研究认为长期进行有氧耐力训练或锻炼可以提高HRV的活性,而力量训练对HRV活性的影响尚不一致。本研究将长期进行专项耐力...
陈俊飞刘凌艾磊朱晓梅鹿琦顾庆
成年人体成分与基础代谢率关系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能量代谢室测定成年人的基础代谢率,与体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体成分与基础代谢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间接测热法,让受试者处于一个已知体积的密闭空间中正常活动,通过测量进出密闭空间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的变化,计...
朱晓梅鹿琦
关键词:基础代谢率间接测热法体成分
心率变异性和应激激素基础水平在评价运动致应激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和应激激素在运动致应激中的价值和应用方法。方法:在大运动量训练阶段(共5周),跟踪监测30例摔跤运动员催乳素、皮质醇等激素血清基础水平及HRV变化。结果:通过聚类分析,受试者的激素血清基础水平变化特点被划分为催乳素变化敏感类(12例)和皮质醇变化敏感类(18例),且两类受试者的HRV均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结论:在评价运动致应激时,应激激素血清基础水平变化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HRV具有反应灵敏、个体差异影响小、与运动要素关联度高等应用价值,应作为运动训练监控的常规指标。
刘凌李森朱晓梅曹佩江顾庆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激素应激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