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德丰

作品数:69 被引量:1,173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9篇天文地球
  • 2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8篇盆地
  • 22篇凹陷
  • 19篇松辽盆地
  • 16篇海拉尔盆地
  • 15篇油气
  • 11篇乌尔逊
  • 10篇地质
  • 10篇勘探
  • 10篇贝尔凹陷
  • 9篇成藏
  • 8篇断层
  • 8篇火山
  • 7篇乌尔逊凹陷
  • 6篇地层
  • 6篇地质特征
  • 6篇油气勘探
  • 6篇松辽盆地北部
  • 6篇下白垩统
  • 6篇白垩统
  • 5篇山岩

机构

  • 6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1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吉林大学
  • 6篇成都理工大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大庆油田有限...
  • 4篇东北石油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69篇朱德丰
  • 18篇吴根耀
  • 12篇蒙启安
  • 10篇陈均亮
  • 9篇任延广
  • 8篇李春柏
  • 7篇李强
  • 7篇刘赫
  • 6篇张革
  • 6篇曹瑞成
  • 6篇李忠权
  • 6篇杨建国
  • 6篇吴相梅
  • 5篇刘立
  • 5篇梁江平
  • 5篇孙效东
  • 5篇万传彪
  • 4篇王璞珺
  • 4篇刘和甫
  • 4篇刘志宏

传媒

  • 10篇大庆石油地质...
  • 6篇地质科学
  • 5篇石油实验地质
  • 5篇地球科学前沿...
  • 4篇地学前缘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大地构造与成...
  • 3篇岩石学报
  • 2篇石油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地球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震火山地层学及其在我国火山岩盆地中的应用被引量:52
2011年
火山地层,物源来自于地下,搬运和分散方式有岩浆流、碎屑流、空落堆积及它们的再搬运,是不同于所有沉积地层的"异化地层".与层序地层学研究沉积地层类似,火山地层学着重研究火山岩系的层序界面和内部充填样式,通过地震层序分析刻画成因地层单元和地层对比关系.应用地震火山地层学在南海北部陆缘带识别出向海倾斜反射(SDR)、向陆流、外高和供给岩墙等表征火山裂谷陆缘的地震-地质单元;在松辽盆地识别出组-段-旋回三级层序界面,和垂向加积、侧向前积、披盖沉积、造丘和穿切五种充填样式.目前,火山地层学研究分为陆内和陆缘两个方向.陆内盆地的中小尺度地震相-火山岩相的研究精度高;而陆缘盆地大尺度地震-地质单元的成果更具普适性.二者取长补短、互为借鉴,将成为今后地震火山地层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王璞珺张功成蒙启安鲁宝亮朱德丰孙晓猛
关键词:南海盆地松辽盆地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火山碎屑岩自生碳酸盐矿物分布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为了查明火山碎屑岩中自生碳酸盐矿物的分布特征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火山碎屑岩为研究对象,调查火山碎屑岩中自生碳酸盐矿物的类型,并通过统计50余口探井的碳酸盐含量及储层物性数据,探讨其分布特征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火山碎屑岩中自生碳酸盐矿物主要为方解石和白云石,其次为菱铁矿、片钠铝石和铁白云石;纵向上随着埋藏深度增加出现两个碳酸盐含量高值带,分别出现在1 500~1 900m和2 200~2 700m深度,前者主要为以胶结作用为主的连生方解石和显晶方解石及菱铁矿,后者主要为以交代作用为主的晚期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石和片钠铝石;湖底扇等分选较差的沉积相为碳酸盐矿物发育的有利相带,扇-辫状河三角洲相为次有利相带;靠近德尔布干深大断裂的井碳酸盐含量要高于远离该断裂的井,且在该断裂附近的德2、德6和德8等井中见片钠铝石自生矿物,这主要因为断层是CO2逸散的通道,断层处的富CO2流体能够与围岩反应生成碳酸盐矿物;熔结凝灰岩和凝灰岩中的碳酸盐矿物含量要高于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及普通砂岩,这主要因为火山岩及火山碎屑物质中金属离子含量高,易于释放,从而结合CO23-形成碳酸盐矿物;贝尔凹陷内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参数与碳酸盐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碳酸盐含量对储层物性主要起破坏作用。
董林森刘立朱德丰桂丽黎于淼
关键词:火山碎屑岩深大断裂储层物性贝尔凹陷海拉尔盆地
松辽盆地北部存在前寒武纪基底的证据被引量:45
2008年
目前对松辽盆地是否存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认识存在分歧。笔者对松辽盆地北部早白垩世火山岩中锆石SHRIMP定年研究过程中,在多个样品中发现了古老锆石,其年龄表明这些锆石主要形成于前寒武纪,并且认为它们可能来源于盆地北部深层的基底岩石,是火山喷发过程中捕获的。锆石年龄大致可分为3组:(1848±34)Ma、(1600±29)Ma和(1293±41)Ma,指示了盆地基底在古元古代和中元古代期间经历的多次构造-岩浆作用事件,由此认为松辽盆地北部存在前寒武纪基底。
章凤奇陈汉林董传万余星肖骏庞彦明曹瑞成朱德丰
关键词:松辽盆地SHRIMPU-PB定年前寒武纪基底
海拉尔-塔木查格盆地中部断陷带CO_2气藏中CO_2成因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以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部断陷带CO2气藏中的CO2为研究对象,通过组分分析、碳同位素及氦、氩同位素分析,结合研究区CO2含量和同位素数据及他人研究成果,利用排除法探讨研究区CO2的成因及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CO2平均含量大于85%,CO2稳定碳同位素偏轻,δ13CCO2为-13.1‰~-8.8‰,为目前已发现的具有较为特殊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的CO2气藏;尽管CO2稳定碳同位素偏轻,但通过排除法可以证明该区CO2为无机成因气的结论最为合理,且CO2应来源于上地幔岩浆脱气。
张铜磊陈践发朱德丰赵兴齐
关键词: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二氧化碳
松辽盆地伸展和反转构造样式被引量:43
1996年
松辽盆地晚中生代经历了裂谷期、后裂谷期和反转期演化阶段。裂谷期盆地在单剪伸展作用下形成,主要断裂大多向东倾,基本结构单元为半地堑和半地垒,下地壳存在向东缓倾的拆离带。后裂谷期热沉降起主导作用,伴以弱伸展,形成同沉积型正断裂。反转期在北西向压扭力作用下,前期正断裂反倾向运动,形成正反转构造带。裂谷期的深断陷和反转期的背斜带是油气生成、聚集的有利部位。
张功成朱德丰周章保
关键词:正断层背斜圈闭松辽盆地
海拉尔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勘探前景被引量:173
2007年
海拉尔盆地为海西褶皱基底上发育的晚中生代—古近纪断-坳陷盆地,控盆的边界断裂主要为北东向和北北东向,形成于早白垩世,之后经受了多期反转。海拉尔盆地的沉积可划分为3大构造层:兴安岭群上段、铜钵庙组和南屯组为断陷构造层,大磨拐河组和伊敏组为断-坳转换构造层,上白垩统青元岗组和古近系为坳陷构造层。该盆地在古近纪发生萎缩并闭合,在近东西向的挤压力作用下形成北东向的反转构造带,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圈闭。新近纪开始新一阶段的拉张和沉陷。该地的新构造运动相当活跃,本文论述了其主要表现为断陷湖盆的形成、地表径流的分布和断阶构造的发育,指出其特征为继承性和加强性,使盆地发育阶段的坳(凹)陷在新近纪内进一步沉陷。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海拉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前景。
陈均亮吴河勇朱德丰林春华于德顺
关键词:盆地演化新构造运动油气远景中-新生代海拉尔盆地
白垩纪北东向构造与松辽盆地演化和油气成藏被引量:18
2009年
北东向断裂是早白垩世中国东部出现的新生构造,白垩纪经历了剪切拉张—剪切挤压的里丁旋回。它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把共轭的北西向断裂、伴生的近南北(北北西)向断裂和派生的北北东向构造纳入自己的运动学体系。受其控制,松辽盆地演化可分为剪切—拉张期、断—坳转换期、初次沉陷期、局部挤压期、再次沉陷期、盆地萎缩期和反转闭合期,反映了盆地与西部的大兴安岭造山带和东部的东亚大陆边缘斜向汇聚—剪切造山带之间的耦合关系。白垩纪变形可分为三大阶段,控盆断层发育阶段、密集的低级别断层发育阶段和形成一系列背斜的盆地反转阶段,分别控制了火山岩气藏,断层—岩性(或岩性—断层)油气藏和构造圈闭油气藏的发育。松辽盆地成为富油气盆地的构造条件,是北东向新生构造在白垩纪的继承性发育。
吴根耀梁江平杨建国朱德丰陈均亮赵波
关键词:北东向构造油气成藏松辽盆地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原型特征与控油作用被引量:8
2014年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经历了多期建造与改造.基于新2D和3D地震、钻井与实验分析资料,采用原型识别、断裂构造变形解析技术,对盆地原型、演化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盆地经历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期泛火山盆地、早期伸展断陷盆地、中晚期走滑盆地、抬升扭压变形转入晚白垩世坳陷盆地,末期构造反转变形及新生代构造运动的复杂构造演化历程,对油气成藏过程产生重要控制作用:南屯期低角度伸展断裂系统沿北东东向以相对分隔的箕状断陷型式广泛分布,控制着早期断陷沉积充填和烃源岩的赋存;伊敏期高角度走滑断裂系统沿北北东、北东向呈“S”形局部分布,决定了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和成熟范围;伊敏末期主成藏期也是早期构造定型和晚期构造形成期;伊敏期末及白垩世末构造反转,控油断层再活动调整形成次生油藏;先存南屯期主洼槽区及边缘的断裂隆起带和缓坡断阶带有利油气富集,稳定洼槽区易形成岩性油藏聚集带。
李春柏蒙启安朱德丰王凤来金镇龙陈均亮
关键词:原型盆地
乌尔逊—贝尔凹陷构造沉积充填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乌尔逊—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两个主要的二级构造单元,是海拉尔盆地勘探主要领域.从构造演化各个阶段的沉积充填特征分析乌尔逊—贝尔凹陷油气生储盖的配置关系,探讨了构造沉积充填演化对不同构造带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分析了油气成藏模式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表明:乌尔逊—贝尔凹陷构造演化控制着沉积充填特征,进而控制着生储盖的配置关系;乌尔逊—贝尔凹陷构造沉积充填特征决定了不同构造带具有不同的油藏类型及油气成藏模式,构建了构造沉积耦合控制油气成藏的3种模式,即复式箕状断陷凹中隆起带成藏模式、大型缓坡断阶带成藏模式和深小稳定洼槽型成藏模式。
朱德丰刘赫高春文李军辉龚永杰侯艳平
关键词:海拉尔盆地油气成藏
海拉尔盆地基底晚古生代adakite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2
2010年
海拉尔盆地的前中生代基底隶属中亚造山带东段的兴蒙造山带。在盆地基底地层中发现了具有adakite成分特征的粗面安山岩、英安岩和闪长玢岩。这些火成岩与晚古生代沉积地层交互或伴生,共同构成晚中生代裂陷盆地的基底。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些火成岩基本上属于高钾钙碱性和准铝质岩石系列,具有高SiO_2和Al_2O_3含量,高Sr、Sr/Y和La/Yb值,富集轻稀土(LREE),亏损重稀土(HREE)、Y和高场强元素(HFSE),Eu表现弱的负异常或轻微的正异常,相容元素Mg、Cr和Ni含量低,这些特征与增厚下地壳部分熔融成因的adakite非常相似,而明显不同于典型的由俯冲洋壳熔融形成的adakite。样品的(^(87)Sr/^(86)Sr)_i值基本一致,为0.7041,(^(143)Nd/^(144)Nd)_i值为0.51243~0.51247,ε_(Nd)(t)为正值(+3.7~+4.5),显示其岩浆源区可能源于弱亏损地幔,或亏损地幔受到地壳物质混染。本文认为海拉尔地区晚古生代adakite型岩浆很可能是由当时新底侵的玄武质下地壳在角闪岩相向榴辉岩相过度或榴辉岩相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这些adakite岩石的出现反映了兴蒙造山带晚古生代受到了古亚洲洋的俯中消减引起的强烈的地幔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并由此导致地壳垂向上显著的增生加厚过程。
章凤奇陈汉林曹瑞成蒙启安朱德丰王志国
关键词:晚古生代埃达克岩地球化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