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寿桐

作品数:234 被引量:595H指数:12
供职机构:澳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1篇文学
  • 18篇文化科学
  • 10篇艺术
  • 6篇社会学
  • 5篇语言文字
  • 5篇历史地理
  • 4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33篇文学
  • 44篇文化
  • 43篇新文学
  • 32篇代文
  • 31篇学术
  • 25篇现代文
  • 25篇汉语新文学
  • 22篇现代文学
  • 18篇小说
  • 17篇中国现代文学
  • 15篇文学研究
  • 14篇学史
  • 14篇人文主义
  • 14篇文学史
  • 13篇汉语文
  • 12篇新人文主义
  • 11篇新文化
  • 11篇艺术
  • 10篇语文
  • 10篇语文学

机构

  • 126篇澳门大学
  • 60篇南京大学
  • 44篇暨南大学
  • 5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广东技术师范...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上海戏剧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华文文学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229篇朱寿桐
  • 2篇许燕转
  • 2篇罗执廷
  • 1篇杨青泉
  • 1篇林广志
  • 1篇张福贵
  • 1篇白先勇
  • 1篇陈平原
  • 1篇文贵良
  • 1篇刘永丽
  • 1篇董健
  • 1篇吴俊
  • 1篇郝雨凡
  • 1篇陈南先
  • 1篇孟金蓉
  • 1篇彭青龙
  • 1篇徐志啸
  • 1篇杨义
  • 1篇汤开建
  • 1篇丁亚芳

传媒

  • 26篇文艺争鸣
  • 12篇学术研究
  • 9篇华文文学
  • 8篇天津社会科学
  • 7篇文学评论
  • 7篇南京大学学报...
  • 7篇福建论坛(人...
  • 6篇小说评论
  • 6篇广东社会科学
  • 6篇鲁迅研究月刊
  • 6篇湖南社会科学
  • 5篇世界华文文学...
  • 5篇南方文坛
  • 5篇河北学刊
  • 5篇探索与争鸣
  • 5篇学术月刊
  • 3篇理论学刊
  • 3篇东南学术
  • 3篇江汉论坛
  • 3篇文艺研究

年份

  • 3篇2023
  • 8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14篇2016
  • 9篇2015
  • 8篇2014
  • 10篇2013
  • 9篇2012
  • 6篇2011
  • 10篇2010
  • 16篇2009
  • 11篇2008
  • 9篇2007
  • 10篇2006
  • 15篇2005
  • 6篇2004
2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亡文学》与勃兰兑斯巨大世界性影响的形成被引量:12
2009年
伟大的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通过他不朽的批评论著,形成了非常难得的世界性文学影响。《流亡文学》——六卷本巨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的第一卷,是这种巨大影响的最重要因素。"流亡文学"及流亡主题,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欧洲到全世界的时代热点,引起了不同背景的读者的阅读、谈论和介绍的兴趣。从日文文本,到德文文本,以及在美国的英文文本的介绍,都突出了第一卷《流亡文学》的地位。勃兰兑斯在写作此卷时充溢着燃烧的激情,感召着人们阅读和介绍的兴趣。在中国,鲁迅和其他著名文学家也对第一卷投诸更大的研究热忱。
朱寿桐
关键词:勃兰兑斯流亡文学
林语堂之于白璧德主义的意念沼泽现象被引量:1
2008年
一如果人们能够像布洛克所希望的那样,将人文主义"当作一种宽泛的倾向,一个思想和信仰的维度,一场持续不断的辩论",并容许"有非常不同的、有时是相互对立的观点"出现在这场想象中的各方都分别标举人文主义的辩论之中,那就不会对下面的这种学术推论有太多的质疑:林语堂是一个人文主义者。
朱寿桐
关键词:白璧德学衡派《语丝》
在新传统的考察中寻找学术生长新基点被引量:1
2002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经历了上世纪 80年代的壮丽与辉煌后 ,此后显出相对沉稳的发展态势。在新世纪里 ,这一学科的前景和格局将会怎样 ,如何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 ,推动研究的深入 ,这为学界同仁所关切。去年九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同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在浙江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生长点研讨会”,来自全国二十多所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五十多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 ,展开了充分热烈的讨论 ,贡献了许多宝贵意见。本刊征得专家同意 ,将部分发言 (包括书面发言 )整理成文发表 ,以飨读者。
朱寿桐
关键词:文学传统学术规范文学规律
世纪末小说批评的活祭现象被引量:5
2001年
朱寿桐
关键词:小说批评小说评论当代小说别林斯基胆识默契
“他者”的想象:现代小说最初的澳门面影
2014年
郁达夫的小说名篇《过去》表明,作者应有未经确证的澳门之行,尽管在小说中所叙写的于澳门巧遇旧相识便产生罗曼蒂克之想的情节显系虚构。作者在文章和日记中讳言澳门之行,或许有个人的考虑,但真确细致的澳门地理、景象、环境和情调描写,乃为非亲身游历者所难为。郁达夫将澳门想象为一个衰微的文化栖息地,一个寄寓之所,这是对澳门的非常深刻的文化想象和文化把握。
朱寿桐
关键词:《过去》文化想象
主持人语:鲁迅文学与汉语文化
2023年
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精神资源,鲁迅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必然构成部分。作为以中国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并存交流的特别行政区,鲁迅文化同样也渗入了澳门地区当代文化的建设。中国澳门大学作为澳门地区唯一的公立综合性大学,其中国文学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一直将鲁迅文化与澳门文化的关系研究列为重要课题。
朱寿桐
关键词:鲁迅文学文学学科汉语文化鲁迅文化
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心的上海被引量:5
2004年
中国现代文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分别拥有过不同的中心点,而上海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心地点的历史地位是十分稳固的,因而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都不应该忽略上海的地缘因素。上海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形态和地位,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气息、风貌和特质。上海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心的基本意义,在于它体现着一定时段中国现代文学的主体生态,代表着一定时段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路向,反映着一定时段中国现代文学的生命基质,这些特定的因素使得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新文学呈现出了它所特有的自然质地、基础形态和发展模式。
朱寿桐
关键词:现代文学文学中心文化形态政治环境经济发展
鲁迅文学与戏剧文化资源
2021年
鲁迅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文化素养中,中国传统戏剧的影响力非常明显。鲁迅后来又接受了包括易卜生在内的西方戏剧家的影响。丰富的戏剧资源养成了鲁迅小说构思"戏剧化"的习惯,包括场景变换的慎重,"剧场气氛"的精心安排,以及人物语言的插科打诨艺术等。鲁迅真正的戏剧创作成果当然是《过客》,这部作品为中国现代文坛贡献了风格独特的哲理剧,同时,也贡献了多重观照的戏剧语言技巧。
朱寿桐
关键词:戏剧文化
略论我国企业文化的特证
1989年
中国的企业文化尚属于一种假定性的文化形态,至少目前是如此。当欧美和日本的企业巨头及环绕着他们的文士阶层,笃信企业文化可以作为“企业无形资产”,而千方百计寻证各企业间相对独立自成一体的企业文化系统的时候,我们却只能在基本思路和理论构架上仿拟着这样的“系统”,从而对中国的企业素质进行文化性考察。由于我国现行的企业体制(除极少数合资型和私营企业外)都是在国家主体或社会主体的直接导性管理。
朱寿桐
关键词:企业文化社会文化假定性补偿性情感模式文化形态
汉语新文学的文化伦理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一、问题的提出 汉语新文学作为学术概念提出以后,得到了学术界朋友的肯定和鼓励,也受到了一一些怀疑与商椎。
朱寿桐
关键词:汉语新文学伦理意义文化学术概念学术界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