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友墨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腺癌
  • 3篇手术
  • 2篇血管
  • 2篇乳腺癌改良根...
  • 2篇乳腺癌改良根...
  • 2篇曲张
  • 2篇下肢
  • 2篇下肢静脉
  • 2篇下肢静脉曲张
  • 2篇静脉
  • 2篇静脉曲张
  • 2篇改良根治术
  • 1篇单纯性
  • 1篇单纯性下肢静...
  • 1篇电刀
  • 1篇定位切除
  • 1篇胸壁
  • 1篇血管外科

机构

  • 8篇兰州市妇幼保...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兰州市第二人...

作者

  • 8篇朱友墨
  • 6篇杨勇
  • 6篇杨沁惠
  • 6篇赵鹏
  • 5篇李永生
  • 1篇贾明峰
  • 1篇张东生
  • 1篇武彪
  • 1篇韩宝三

传媒

  • 3篇甘肃科技
  • 1篇双足与保健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甘肃医药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采用点式剥脱加点状缝扎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究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采用点式剥脱加点状缝扎术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接收的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点式剥脱加点状缝扎术予以治疗,记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8.7±3.26)min,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无皮下淤血状况,创口较小,术后恢复良好。术后2个月,患者肢体酸胀不适消失47例,仅有3例患者存在肢体酸胀症状。且患者术后无显著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采用点式剥脱加点状缝扎术治疗,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术后恢复效果良好,而且切口瘢痕较小,术中出血量好,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刘占华朱友墨张卓张喜庆
关键词: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8年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性疾病,以大隐静脉的发生最为常见,研究报道,其发病率大致在5%~30%左右[1],在男性患者中发病率更高[2]。这可能与先天性家族遗传或后天性静脉炎、长时间站立以及肥胖、便秘或怀孕等各种原因引起的静脉内压力升高有关。下肢静脉曲张随着疾病的进展,常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沉重以及小腿和足靴区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如皮炎、色素沉着和反复溃疡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经典术式,由于该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创口恢复较慢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存在以及微创技术的发展等,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完善。现结合近几年的文献,就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式及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杨沁惠朱友墨刘占华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血管外科
侧胸壁血管带蒂复合组织瓣在乳腺癌保乳术乳房重塑中的应用
2018年
目的应用侧胸壁血管带蒂复合组织瓣重塑乳腺癌保乳术乳房外形,并观察其术后效果。方法兰州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对10例乳腺癌患者接受该手术方式,利用侧胸壁动静脉血管作为血管蒂转移该组血管支配的远端复合组织瓣来修复填充乳腺癌保乳手术后所形成的乳房大体积缺损残腔,以期达到乳腺癌保乳手术后乳房良好的外形。结果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约20~30ml,手术时间2~3h,无输血病例,平均住院天数11.5(10~15)d,手术后切口无感染,愈合良好。10例均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2~20)个月,无患肢水肿、失对称性及局部复发等并发症,乳房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结论该手术方式针对肿物较大但保乳意愿强烈的患者而言是有效、安全、经济的手术方式。
赵鹏杨沁惠杨勇李永生车继丽朱友墨武彪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
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诊治体会
2013年
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是非常少见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结外侵犯。临床上常以乳腺肿物为首发症状,因其缺乏特异性,故较难与乳腺原发肿瘤鉴别,常造成误诊误治。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检查及特殊的免疫组化结果来判断,由于组织量要求较大,故推荐粗针穿刺)或切除病检。若术中冰冻病检提示为恶性肿瘤,但组织类型比较特殊,需待石蜡切片病检确诊的患者,宁可等待最终病检结果回报,暂时不要行进一步手术,以免患者承受不必要的治疗。乳腺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应遵从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原则:以全身化疗为主,辅以局部放疗及手术治疗。
赵鹏朱友墨张东生贾明峰杨勇
关键词: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路径结合CT轴位横断面的临床体会被引量:1
2017年
探讨保留胸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Auchincloss术式)的手术路径。收集兰州市妇幼保健院自2012年8月至2016年6月共187例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手术记录、手术照片及手术录像,全部病例均采用多种变异Stewart横梭形切口的保留胸肌的改良根治术(Auchincloss术式),手术过程全程应用普通电刀解剖,通过对手术记录、手术照片及手术录像的回顾,结合CT轴位横断面提出手术全程解剖路径呈原始及镜像"S"型手术路径(右侧为原始,左侧为镜像)。保留胸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Auchincloss术式)手术路径有如下优点:(1)路径清晰;(2)术式逆淋巴引流方向,符合肿瘤切除原则;(3)淋巴结分组清晰;(4)腋窝淋巴结清扫彻底;(5)手术易掌握。保留胸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Auchincloss术式)的解剖路径在CT轴位横断面呈原始及镜像"S"型手术路径(右侧为原始,左侧为镜像)。
杨沁惠赵鹏韩宝三朱友墨杨勇李永生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超声引导下用示踪剂定位切除乳腺微小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示踪剂定位对乳腺微小肿块切除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引导下对乳腺微小病灶行美蓝注射定位结合乳腺表面体表精确定位后行乳晕边缘隐蔽切口手术切除术患者117例。结果:117例中低回声结节大小0.5~1.2 cm,手术切除率100%。病理结果:良性病变111例,包括乳腺增生56例(50.5%)、乳腺纤维瘤28例(25.2%)、导管内乳头状瘤27例(24.3%)。恶性病变2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1例(0.9%)、原位癌1例(0.9%)。结论:超声引导下美蓝结合体表定位方法简便,能够精准定位、损伤小,有效提高了对乳腺微小病灶行乳晕边缘隐蔽切口切除的精确性以及早期癌的诊断率,并发症少。
杨勇赵鹏李永生朱友墨杨沁惠车继丽
关键词:乳腺结节B超引导手术切除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2013年
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并发症,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对2007年11月至2012年11月12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总结,126例中发生各种并发症19例。采取正确的切口设计、规范的手术操作、有效的负压引流及创面适当加压包扎、术后正确护理及早期功能锻炼等措施,是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赵鹏朱友墨杨沁惠李永生杨勇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肿瘤
全程高频电刀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应用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全程采用高频电刀的临床效果。选取兰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6例乳腺癌患者,纳入时间为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患者均行乳腺癌根治术,其中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手术刀,试验组28例全程采用高频电刀,评定术后效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不大(P>0.05)。试验组淋巴结清扫时间、手术时间、置管时间短;术中出血量、VAS评分低;且术后皮下积液、皮缘坏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根治术全程应用高频电刀效果突出,能缩短手术时间、缓解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李永生赵鹏杨勇车继丽杨沁惠朱友墨
关键词:乳腺癌高频电刀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