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乃新

作品数:7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铁杉
  • 3篇CWD
  • 3篇长苞铁杉
  • 2篇杉林
  • 2篇枯落物
  • 2篇长苞铁杉林
  • 1篇典型森林类型
  • 1篇蓄水
  • 1篇蓄水能力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森林病虫
  • 1篇森林病虫害
  • 1篇森林火灾
  • 1篇森林灾害
  • 1篇生态功能
  • 1篇水文
  • 1篇水文生态
  • 1篇水文生态功能

机构

  • 7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朱乃新
  • 6篇何东进
  • 5篇游巍斌
  • 5篇游惠明
  • 2篇洪伟
  • 2篇肖石红
  • 1篇林巧香
  • 1篇游秀花
  • 1篇覃德华
  • 1篇何小娟
  • 1篇胡哲森
  • 1篇朱学平
  • 1篇卞莉莉
  • 1篇叶贤双
  • 1篇廖小娟
  • 1篇王磊
  • 1篇詹仕华
  • 1篇林立

传媒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天宝岩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混交林粗木质残体蓄水能力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选择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4种不同长苞铁杉混交林(A^D)粗木质残体(CWD)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然风干法与室内浸泡法对不同类型(倒木、枯立木、树桩)和不同腐烂程度(Ⅰ~Ⅴ级,腐烂由轻到重)CWD的蓄水能力进行测定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CWD有效拦蓄量在不同长苞铁杉混交林下表现为:长苞铁杉+石栎+马尾松混交林(B,14.21t/hm2)>长苞铁杉+甜槠+青冈混交林(C,7.78t/hm2)>长苞铁杉+青冈+深山含笑混交林(D,6.99t/hm2)>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A,4.74t/hm2),而在各CWD类型下表现为:倒木(19.579t/hm2)>枯立木(8.494t/hm2)>树桩(5.661t/hm2)。(2)各长苞铁杉混交林CWD的蓄水量和蓄水速率在蓄水过程中都表现为B>D>C>A,而在脱水过程中都表现为B>C>A>D。(3)不同腐烂等级的CWD按其蓄水量、蓄水速率和脱水速率大小排列皆为:Ⅱ级>Ⅵ级>Ⅲ级>Ⅴ级>Ⅰ级。研究表明:CWD蓄水量的大小差异与群落类型、腐烂等级、CWD本身持水性等因素有关,其蓄水和脱水的速率与其持水量、蓄积量以及腐烂等级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CWD的自然持水率随腐烂等级增加呈增加趋势,而且腐烂等级越高CWD蓄水速率变化也越明显,CWD腐烂等级对其蓄水能力影响较大;倒木具有较好的持水能力,并在蓄积量上远大于树桩和枯立木,对降雨有较强的实际拦截能力。
李苏闽何东进朱乃新肖石红游巍斌刘进山蔡昌棠
关键词:长苞铁杉混交林蓄水能力
天宝岩3种典型森林类型CWD持水能力的比较被引量:17
2010年
对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典型森林类型内粗死木质残体(CWD)的持水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柳杉(Crytomeria fortunei)林内CWD的持水量最低;不同森林类型各类CWD的水分蓄持能力不同,猴头杜鹃(Rhododendron simiarum)林内以倒木>枯立木>树桩,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林和柳杉林内为枯立木>倒木>树桩;CWD有效持水量和自然含水率随CWD腐烂程度增加呈上升趋势。
游惠明何东进刘进山蔡昌棠何小娟游巍斌朱乃新叶贤双王磊
关键词:粗死木质残体
福建主要森林灾害统计特征及其对林业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利用1987-2007年福建省森林灾害统计资料,对森林病害、森林虫害和森林火灾等3种福建省主要森林灾害的统计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这3种森林灾害对林业生产的影响.统计资料显示,福建省主要森林灾害灾情严重,森林虫害的发生面积最为突出,森林火灾的防治率最低.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影响福建省林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是森林病害,其次是森林火灾,最小的是森林虫害.4阶段动态分析结果显示,森林火灾对林业生产影响有明显上升趋势,森林病害有下降趋势,森林虫害呈波动性且有下降的趋势.
朱学平何东进洪伟游巍斌游惠明朱乃新林立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林业生产统计特征灰色关联分析
天宝岩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与环境关系的尺度效应分析被引量:16
2011年
为揭示景观格局内演机制,在3S技术平台支撑下,借助TM遥感像图、植被分类图和二类调查数据,并引入CCA(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排序方法,对天宝岩森林景观格局与环境的关系及其尺度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取样尺度的递减,排序轴各特征值之和呈增大趋势,依次为:3.137、3.349、3.484、4.660及4.848;而累积景观–环境解释量和景观–环境相关系数皆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分别在scale3和scale2达到最大;景观类型分布呈现较为明显的纬度梯度变化规律(纬度与第一轴的相关系数:-0.2019^-0.3789)和垂直分布规律(海拔与第一轴的相关系数:-0.3218^-0.4760),其中沿纬度梯度上分布的景观类型依次为:竹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农田、常绿阔叶林、山顶矮曲林、常绿针叶林、泥潭藓沼泽、灌草丛;在较低海拔上分布的景观类型主要有竹林和农田,在较高海拔上分布着泥潭藓沼泽、灌草丛和山顶矮曲林;景观格局与环境关系具有尺度效应,环境因子对景观格局分布的影响程度随着尺度的变化而变化.
游巍斌林巧香何东进游惠明洪伟覃德华朱乃新刘进山蔡昌棠
关键词:环境因子CCA
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不同长苞铁杉林的CWD、枯落物及土壤层水文生态功能比较研究
本文对永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长苞铁杉林的林分特征、生物多样性、CWD层、枯落物层以及土壤层的蓄水能力进行定量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不同长苞铁杉林水源涵养能力进行评价。为揭示长苞铁杉林的水文生态功能,保...
朱乃新
关键词:长苞铁杉林CWD枯落物土壤水文效应
文献传递
天宝岩不同类型长苞铁杉林枯落物持水特性被引量:6
2016年
为了解长苞铁杉林枯落物的持水特性以及水文变化过程,进一步揭示长苞铁杉林幼苗天然更新困难的内在机制,以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类型长苞铁杉林为对象,对其枯落物层持水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种类型长苞铁杉林枯落物层平均厚度在19~34 mm,枯落物蓄积量为10.22~24.98 t·hm^(-2),枯落物蓄积量以长苞铁杉和猴头杜鹃为建群种的类型Ⅰ最大;(2)枯落物最大持水率为149.94%~223.47%,最大持水量为11.91~34.42 t·hm^(-2),最大拦蓄量为15.32~48.84 t·hm^(-2),有效拦蓄量为8.38~18.43 t·hm^(-2);(3)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以及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枯落物浸泡6 h后,其持水量基本达到最大值,吸水速率明显减缓;(4)枯落物的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的对数关系(R2>0.96),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R2>0.99).
肖石红何东进朱乃新简立燕吴建勤刘进山詹仕华胡哲森游秀花游惠明
关键词:长苞铁杉枯落物持水特性物种多样性
旅游干扰对太姥山风景名胜区植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通过对太姥山风景名胜区不同距离带上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分析,揭示旅游干扰对研究区植物群落的影响规律。【方法】用敏感水平、群落景观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和旅游影响系数等综合指标,分析旅游干扰对研究区植物落景观的影响特征。【结果】不同距离带上各植被层的敏感水平基本上是近景区>中景区>远景区,说明近景区游览频率高;群落景观重要值差异显著,基本上呈现出中>远>近的变化趋势,说明中景区植被群落的旅游价值大,生态环境质量好于近景区。水平距离与信息指数存在密切联系,距游径的水平距离愈近,信息指数愈小,随着距离的增加,信息指数增大。根据旅游影响系数评价分级可知,整个风景区管理水平呈良级。【结论】结果阐明了旅游干扰对太姥山风景名胜区植物群落的影响,进而为景区的优化管理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廖小娟卞莉莉何东进张典铨王韧游巍斌游惠明朱乃新
关键词:旅游影响群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