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嵘
- 作品数:17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四环素、顺铂随机对照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探讨四环素、顺铂2种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0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NSCLC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引流后,随机分为2组,胸腔内分别注入四环素500mg、顺铂100mg,2周后复查胸片评价疗效。结果70例患者胸腔注药后的总有效率为70.1%;四环素组有效率为73.5%,中住缓解期为7.3个月;顺铂组有效率为66.7%,中位缓解期为5.7个月;2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有不同程度发热是胸痛及胃肠道反应,无骨髓抑制及肝肾损害。结论四环素、顺铂治疗NSCLC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药物,有效率相近,不良反应各异。
- 曾嵘罗伟文边瓯
-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非小细胞肺癌四环素顺铂
- 非直属教学医院加强教学环节质量控制的经验被引量:3
- 2009年
- 非直属附属医院与高校直属教学医院教学氛围存在较大差距。通过加强与高校直属医院的学习交流,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骨干培训和教学质量监督,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 曾嵘陈国强马玮
- 关键词:教学环节教学质量
- 结外淋巴瘤79例误诊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79例结外淋巴瘤的发病情况、误诊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79例结外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9例(包括胃肠道、鼻咽、中枢神经系统、腮腺等部位)患者常误诊为相应部位的炎症或其他肿瘤。本病误诊率为87.3%,误诊原因为①临床少见,临床医生注意不够。②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③专科医师知识面窄,满足于本专业疾病的诊断。④病理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不够,未进行必要的免疫组化检查。⑤内镜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⑥取材不佳。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对于低分化或未分化癌以及鼻咽部肿物常规行免疫组化检查、加强临床与病理科医师的沟通、正确的取材等有助于减少误诊的发生。
- 黎佳全曾嵘杨权烈
- 关键词:结外淋巴瘤误诊
- 5-FU持续48h静脉滴注联合大剂量醛氢叶酸加VP1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评价 5 FU持续 48h静脉滴注联合大剂量醛氢叶酸加VP16(足叶乙甙 ) (ELF方案 )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对入选的 2 5例晚期胃癌采用 5 FU持续 48h静脉滴注联合大剂量醛氢叶酸加VP16方案进行治疗。结果 :CR 2例 ,PR 11例 ,NC 5例 ,PD 7例 ,有效率 (CR +PR)为 5 2 % (13 /2 5 ) ,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口腔黏膜反应以及外周静脉炎 ,除外周静脉炎较严重外 ,多数为Ⅰ~Ⅱ度 ,病人耐受良好。结论 :5 FU持续 48h静脉滴注联合大剂量醛氢叶酸加VP16(ELF方案 )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较好 ,中心静脉置管或外周静脉插管可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 曾嵘杨权烈黎佳全
- 关键词:5-FU大剂量醛氢叶酸氟尿嘧啶足叶乙甙
-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治疗方法、疗效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率为88. 9% (16 /18)。1年生存率为77. 8%, 3年生存率为58. 3%, 5年生存率为55. 6%。1年内死亡4例,包括ⅣE2例,ⅢE2例,其中未治2例,有B症状者均在3年内死亡,存活3年以上的病例均为根治术或全胃切除术及术后化疗的病例。结论 胃恶性淋巴瘤占同期恶性淋巴瘤的5. 14% (18 /350),占结外淋巴瘤的19. 4% (18 /93),临床易误诊,根治术或全胃切除及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预后好,分期较晚、有B症状者及未治疗者预后差。
- 曾嵘黎佳全杨权烈
- 关键词:疗效预后
-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对入选的3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行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化疗。结果:部分缓解(PR)19例,稳定(NC)11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为52.8%。其中初治病例有效率为62.5%,复治病例有效率为33.3%,(P<0.05);病理类型为腺癌及鳞癌的有效率分别为54.5%、50.0%(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注射部位静脉反应及恶心、呕吐等。结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高,对复治病例也可取得较好效果,对治疗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效果无差异。毒副作用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曾嵘黎佳全杨权烈
- 关键词:去甲长春花碱顺铂非小细胞癌化学疗法
-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内分泌治疗的影响。方法用DakoEnvisionsystem免疫组化法测定、比较58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新辅助化疗由于改变部分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肿瘤完全缓解造成ER、PR无法测定及肿瘤重度化疗反应致病理医师判断ER、PR表达困难影响内分泌治疗决策。结论提倡通过空心穿刺针活检,在化疗前明确乳腺癌患者的ER、PR状态。
- 李洪胜方驰华王远东曾嵘吴坚梅谭小军高蔚英王悦冬何伟星
-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
- 22例鼻咽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分析鼻咽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治疗方法、疗效及预后。方法:对22例鼻咽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率为90.9%,治疗后CR12例,PR8例,PD2例,有效率(CR+PR)为90.9%。第1年死亡5例,其中高度恶性占62.5%、T细胞占40.0%、有B症状占50.0%、Ⅲ期4例、Ⅱ期1例;3年生存率为72.7%(16/22),5年生存率为63.6%(14/22)。存活5年以上的病例均为无B症状,低、中度恶性及Ⅰ、Ⅱ期病例,B细胞占78.6%。化疗加局部放射治疗占85.7%。结论:鼻咽非霍奇金淋巴瘤占同期恶性淋巴瘤的4.68%,占结外淋巴瘤的16.67%,临床极易误诊,高度恶性、T细胞、有B症状者预后较差,分期越早预后越好,化疗加局部放射治疗预后较好。
- 黎佳全曾嵘杨权烈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鼻咽部预后
-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HPA、VEGF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乙酰肝素酶(HPA)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62例BTCC组织中HPAmRNA及VEGF mRNA表达,并以12例正常膀胱组织作对照,分析HPAmRNA表达与肿瘤部分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并分析HPA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2例正常膀胱组织未发现HPAmRNA阳性表达,BTCC组织中HPAmRNA阳性表达率为58.06%(36/62)。其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复发明显相关。而且,HPA与VEGF二者的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r=0.501,P〈0.01)。【结论]HPAmRNA阳性表达与BTC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HPA在BTCC组织中过度表达可能通过释放VEGF促进肿瘤血管生成。
- 黄江波黄健刘思平曾嵘罗志刚魏建华林立国
-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42例分析
- 2007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治疗方法、疗效及预后。方法对42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率83.3%。1年生存率88.1%,包括ⅠE20例,ⅡE10例,ⅢE5例,ⅣE2例,第1年死亡5例,均为ⅣE,包括肿物活检术后化疗2例,未化疗3例,其中T细胞型3例,有B症状4例;3年生存率为76.2%,包括ⅠE20例,ⅡE10例,ⅢE2例,均无B症状的病例;5年生存率为59.5%,包括ⅠE19例,ⅡE6例。存活5年以上的病例均为根治性切除术加足程化疗,均为B细胞肿瘤。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占恶性淋巴瘤的8.94%,占结外淋巴瘤的31.82%,临床极易误诊,根治性手术加足程化疗的病例预后好,分期越早,预后越好,有B症状者预后差,病理类型属T细胞者预后差。
- 黎佳全曾嵘杨权烈
-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胃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