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乌查

作品数:15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肿瘤
  • 5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腺癌
  • 5篇化疗
  • 3篇预后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 3篇腺肿瘤
  • 2篇预后分析
  • 2篇乳腺癌组织
  • 2篇受体
  • 2篇腺癌组织
  • 2篇化疗患者
  • 2篇恶性
  • 2篇癌组织
  • 2篇鼻咽
  • 2篇鼻咽癌
  • 2篇HER-2
  • 1篇导水管

机构

  • 13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妇幼保...

作者

  • 13篇曾乌查
  • 11篇施烯
  • 5篇黄沂
  • 4篇张志锋
  • 3篇林小燕
  • 3篇郑敏
  • 3篇林学德
  • 3篇邓玉洁
  • 3篇王日雄
  • 3篇黄铃铃
  • 2篇刘晨
  • 2篇邹喜
  • 1篇林小燕
  • 1篇翁秀华
  • 1篇孙艳
  • 1篇郑翠仙
  • 1篇黄赟
  • 1篇陈晓辉
  • 1篇曾凡湘
  • 1篇游昕

传媒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海峡药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8
  • 3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导水管周围灰质内注射黑皮质素受体4型拮抗剂HS014抑制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大鼠骨癌痛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观察导水管周围灰质内注射黑皮质素受体4型(MC4R)拮抗剂对骨癌痛模型大鼠疼痛行为学及腰段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癌痛的机制.方法 选择雌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n=6):A组(对照组):左侧胫骨上段骨髓腔注入3μl生理盐水(NS);B组(模型组):左侧胫骨上段骨髓腔注入3μl MRMT-1大鼠乳腺癌细胞(1×10^3/μl),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注射NS 0.5μl;C组(HS014组):造模同B组,PAG内注射MC4R拮抗剂HS0140.5μl.术后每24 h在PAG内注射HS014(0.5 μg/0.5μl)或NS 1次,连续注射至术后13 d.大鼠与术前及术后1、3、7、14 d给药后60 min内,采用热板测痛仪测试大鼠的热痛阈值.第14天取大鼠脊髓L4~L6节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骨癌痛大鼠腰段脊髓星形胶质细胞阳性产物分布及变化.结果 A组大鼠对热痛阈值在术后各时间点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大鼠对热痛阈值在术后的前6d与A组比较升高(P<0.05);术后7~14d,与B组大鼠对热痛阈值比较,C组明显降低(P<0.05).大鼠腰脊髓背角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反应吸光度值C组(50.15 ±1.98)比B组(59.46 ±2.55)降低(P<0.05).结论 导水管周围灰质内注射MC4R拮抗剂HS014抑制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大鼠骨癌痛,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激活.
施烯郑敏曾乌查邓玉洁黄理明刘晨游昕
关键词:骨癌痛导水管周围灰质
多学科协作在化疗患者卵巢功能管理中的作用
2021年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在化疗患者卵巢功能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多学科协作团队综合管理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卵巢生殖内分泌功能。由专病医师、药师共同组成多学科治疗团队,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制定药物卵巢去势治疗方案遴选有效避孕方法、制定用药教育计划,监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观察多学科团队协作对患者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多学科协作团队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保护年轻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卵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郑翠仙翁秀华孙艳曾乌查曾晓萍曾凡湘
关键词:肿瘤化疗卵巢功能
双环醇片防治肿瘤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评价双环醇片对肿瘤化疗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和预防作用。方法:随机选取62例初次肿瘤化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开始口服双环醇片50mg每日3次。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再次按照原方案化疗时,继续口服双环醇片50mg每日3次,持续14d,前后进行自身对照。观察口服双环醇片对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所致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的影响。同时,观察口服双环醇片治疗肿瘤化疗药物所致肝损害恢复正常后,化疗同时联合双环醇片预防性保肝治疗,比较该次与单纯化疗前后的ALT、AST、TBiL差值。结果:口服双环醇片治疗化疗后肝损害,肝功能ALT、AST等指标明显降低,在中位时间8.5d恢复正常。在预防化疗所致肝损害上,化疗与双环醇片联合治疗前后的ALT、AST差值明显减小,与单纯化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环醇片可以有效治疗和预防化疗药物对肝脏的损害。
曾乌查林学德张志锋黄沂施烯
关键词:双环醇片化疗药物性肝损害
胃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胃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胃神经内分泌癌(gastric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G-NECs)与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gastric 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G-MANEC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化疗科2009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胃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44例G-NECs、6例G-MANEC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依照2010年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对其组织学及突触素、嗜铬素A及CD56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观察和分析,结合生存时间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50例患者的突触素、嗜铬素A及CD56的总表达率分别为98%、48%和38%。总中位生存时间为29月,1、2、3年存活率分别为84%、44%、10%。G-NECs与G-MANECs的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肝转移与组织学类型紧密相关,G-MANECs更容易发生肝脏转移(P=0.005)。而G-NECs的亚类—大细胞型NEC、小细胞型NEC与混合型NEC之间的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17)。结论胃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总体预后不良,尤以G-MANECs为甚,且G-MANECs更容易发生远处转移。
邓玉洁陈晓辉林学德施烯曾乌查郑敏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癌预后
295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接受化疗患者合并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发病特点,指导临床有效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95例院内感染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 a内院内感染率分别为7.04%、6.01%和5.78%,呈逐年下降趋势;院内感染与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白细胞减少有关(P<0.05),感染病原菌以真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居多。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易感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关键。
邓玉洁林学德施烯曾乌查
关键词:内感染恶性肿瘤化疗
乳腺癌组织中HER-2的表达及其药物治疗策略
2008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HER-2的表达与患者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ER和PR间的关系,及HER-2过度表达乳腺癌的药物治疗策略。方法用免疫组织化SP法检测311例乳腺癌组织HER-2的表达。结果1、HER-2阳性表达87例(占27.97%)。2、HER-2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无关(P值分别为0.157和0.256)。3、HER-2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ER和PR表达降低有关(P值分别为0.032,0.014和0.026)。结论乳腺癌患者HER-2过表达提示预后不良,检测该指标可为化疗、内分泌、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施烯林小燕黄沂张志锋王日雄曾乌查郑敏
关键词:乳腺肿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药物治疗
ER、PR、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11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Her-2的表达。结果311例乳腺癌组织中Her-2阳性表达明显低于ER和PR,分别为87例(27.97%)、185例(59.49%)和195例(62.70%)。与非浸润性乳腺癌相比,ER、PR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ER的表达随乳腺癌TNM分期增加而减少(P〈0.05),而PR和Her-2的表达与TNM分期兀关(P〉0.05):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相比,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ER表达明显减少,Her-2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ER、PR、Her-2与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密切相关,其可能参与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调控,常规检测ER、PR、Her-2的表达可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依据。
施烯林小燕黄沂张志锋王日雄曾乌查
关键词:乳腺肿瘤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
乳腺癌组织中BCA225的表达及意义
2008年
目的探讨BCA225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非乳腺癌组织的BCA225表达。结果①BCA225在乳腺癌组织表达的敏感度为82.5%,特异度为84%;②BCA225在乳腺癌组织和非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CA225是乳腺癌敏感、乳腺器官特异的标志物之一。
施烯林小燕张志锋黄沂王日雄曾乌查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瘤标志物
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对首诊无转移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8年
目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对首诊无转移鼻咽癌(NP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首诊无转移NPC患者239例,根据化疗前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分为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80 IU/L组169例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80 IU/L组7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NPC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并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3年总生存(OS)率、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率和无局部复发生存(LRFS)率。结果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80 IU/L组3年OS率、DMFS率低于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80 IU/L组(P<0.05),但两组患者LRFS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N分期、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是NPC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N分期是首诊无转移NP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两者结合可提高NPC临床分期预测的准确性,可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促进患者预后,且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80 IU/L患者死亡风险较高。
黄铃铃曾乌查邹喜施烯
关键词:鼻咽肿瘤预后
多西紫杉醇血药浓度监测在乳腺癌化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多西紫杉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水平与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78例乳腺癌患者接受含多西紫杉醇的化疗方案,于每周期多西紫杉醇静脉输注结束前10 min、结束后30~60 min采集血样2次,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多西紫杉醇血药浓度。根据计算出的AUC水平,将78例患者分为低AUC组、正常AUC组、高AUC组,比较各组间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AUC组的Ⅰ~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及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90.91%和54.55%,明显高于正常AUC组的55.56%和19.05%(P<0.05)。而各组间贫血、血小板减少、乏力、肝功能、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血药浓度参数AUC与乳腺癌患者应用含多西紫杉醇方案化疗所致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曾乌查施烯黄铃铃
关键词:曲线下面积药代动力学紫杉烷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