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南燕

作品数:56 被引量:54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文化科学
  • 7篇哲学宗教
  • 6篇经济管理
  • 5篇自然科学总论
  • 4篇历史地理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10篇伦理
  • 9篇文化
  • 7篇道德
  • 7篇诚信
  • 6篇教育
  • 6篇高校
  • 6篇不端行为
  • 5篇学术
  • 5篇工程伦理
  • 4篇地质
  • 4篇院士
  • 4篇社会
  • 4篇校园
  • 4篇校园文化
  • 3篇大学文化
  • 3篇中科院院士
  • 3篇人文
  • 3篇文化建设
  • 3篇校报
  • 3篇伦理意识

机构

  • 34篇清华大学
  • 1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国家自然科学...
  • 1篇中国科学学与...
  • 1篇中国科协
  • 1篇美国卫生部

作者

  • 54篇曹南燕
  • 5篇徐燕
  • 3篇苏俊斌
  • 3篇张地珂
  • 2篇胡明艳
  • 2篇刘妍慧
  • 2篇宁薇
  • 1篇杜海坤
  • 1篇蒋美仕
  • 1篇武夷山
  • 1篇邱仁宗
  • 1篇陈士俊
  • 1篇包和平
  • 1篇周学政
  • 1篇李红丽
  • 1篇张碧晖
  • 1篇苏青
  • 1篇李侠
  • 1篇潘云涛
  • 1篇吴善超

传媒

  • 5篇自然辩证法研...
  • 4篇学校党建与思...
  • 4篇自然辩证法通...
  • 4篇清华大学学报...
  • 3篇哲学研究
  • 3篇政策
  • 3篇科学学研究
  • 2篇中国科技论坛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人民论坛
  • 1篇新闻传播
  • 1篇科学通报
  • 1篇高等工程教育...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科学学与科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科学对社会的...
  • 1篇中国科技信息
  • 1篇理论月刊
  • 1篇新闻前哨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3
  • 3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82
  • 1篇1981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塑自我的历史形象——论巴金《随想录》文化历史价值
本文从重塑自我的历史形象角度,阐述了巴金《随想录》文化历史价值。 巴金曾经说过,《随想录》是他本人的“文革博物馆”。它折射了他本人和全家人在那个“有中国特色的黑暗时代……用中国人民的鲜血绘成的无比残酷的地狱”里...
曹南燕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随想录》
文献传递
新形势下高校新闻网的功能建构被引量:1
2013年
新形势下全球化、文化多元和网络传媒社会化趋势给高校新闻工作带来巨大挑战,研究高校新闻网在信息传播、舆论引导和思想工作中的重要功能建构,并针对性提出功能提升策略,能对当前高校新闻网的建设工作提供借鉴和思考。
曹南燕张地坷
关键词:高校新闻网校园文化
“分立”,还是“可分”?
1981年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讲到“物质的可分性”时,说“黑格尔很容易地把这个可分性问题对付过去了,因为他说:物质既是两者,即可分的和连续的,同时又不是两者;这不是什么答案,但现在差不多已被证明了。”我怀疑恩格斯在这里出现了一个笔误,把“分立”(diskret)写成了“可分”(teilbar)。这虽然是一字之差,但相去甚远。如不更正,不但同黑格尔的哲学思想相违背,而且必然会在自然辩证法研究上引起混乱。很遗憾,在我国学术界确实有人,
曹南燕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研究不可分性对立统一二律背反
科学研究中利益冲突的本质与控制被引量:9
2007年
利益冲突是科学研究中普遍而且严重的问题,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人类的社会公众、群体及个人利益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从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探讨科学研究中的利益冲突的本质具有重大意义,科学知识背后的社会利益与科学家的个人利益之间存在着矛盾,科学知识的客观性要求与人类认识不可避免的主观性之间的矛盾导致科学研究中的利益冲突,因而,对可能给科学认识带来偏见的利益作必要的调整或监督是控制科学研究中利益冲突的关键。
曹南燕
关键词:客观性偏见
论科学的“祛利性”被引量:29
2003年
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活动是否受利益驱动?受什么利益的驱动?这些利益之间有没有冲突?这些问题经常被科学共同体成员有意无意地回避。因为长期以来,“无利益性”被认为是科学的精神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人希望相信,科学家应该是“无私利”的,他们只“为科学而科学”,只是出于好奇心而从事科学研究。那么,科学或科学家真的与利益无涉吗?应该如何理解科学的“祛利性”(disinterestedness)?
曹南燕
关键词:科学家道德模式
奋斗的情怀——记中科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张本仁
2002年
在接受采访时,张本仁院士深情地说:“我热爱地球科学,我愿为此奉献终生,科学探索的道路没有止境,个人的贡献只是沧海一粟。”这就是一个中国科学家对地质事业的挚爱与奋斗的情怀。 1 张本仁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一位出色的地球化学家。他是安徽怀远县人,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后,到刚刚成立的北京地质学院做研究生兼助教工作。在前苏联专家指导下以优异成绩完成研究生学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在原武汉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任教至今。
曹南燕
关键词:院士区域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测量
纳米技术的ELSI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蓬勃发展的纳米技术蕴涵着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对可能的风险,本文从"共生产"与"共同责任"的视角出发,指出了及早开展有关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ELSI)研究的重要性。本文回溯了人类基因组ELSI计划及其局限,随后又介绍了荷兰与美国学者将ELSI研究整合进纳米技术发展实际过程的两种尝试性进路。最后,本文对加强中国纳米技术的ELSI研究提出了初步建议。
曹南燕胡明艳
关键词:不确定性
默顿学派的形成及其对科学社会学的意义被引量:6
2004年
默顿是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由其开创的对科学进行体制化研究的道路一直沿着他当年确定的方向在前进。同时,默顿通过培养研究生和不断呼吁对科学社会学的重视,最终形成了以实证主义的哲学立场,对科学进行体制化研究为特色的默顿学派,对科学社会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周学政曹南燕
关键词:默顿学派科学社会学实证主义
对美国汽车文化的反思被引量:5
1995年
对美国汽车文化的反思曹南燕1993年9月到1994年9月,我作为富布赖特访问学者在美国工作了一年。我的研究课题是,美国汽车工业和计算机工业发展中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因此,我对美国的汽车工业和汽车文化格外关心。这一年中我不仅了解到美国学术界关于汽车文...
曹南燕
关键词:汽车文化汽车工业
新媒体传播方式对大学文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高校师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师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改变较大,现代化的新闻传播方式已经成为大学文化的直观展示平台和重要传播形式。阐述了高校新闻媒介传播方式发展变化的现状及趋势,探讨了如何借助新媒体环境提升大学文化建设,让新媒体环境更好地为大学文化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徐燕曹南燕刘妍慧张地珂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文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