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国良

作品数:25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脊柱
  • 6篇生物力学
  • 6篇骨折
  • 5篇疗效
  • 5篇关节
  • 4篇生物力学测试
  • 4篇椎体
  • 4篇外固定
  • 4篇外固定器
  • 4篇力学测试
  • 4篇骨科
  • 4篇固定器
  • 3篇膝关节
  • 3篇脊柱侧
  • 3篇脊柱侧凸
  • 3篇脊柱外
  • 3篇脊柱外固定器
  • 3篇教学
  • 3篇关节置换
  • 3篇侧凸

机构

  • 25篇南华大学
  • 1篇湖南环境生物...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25篇易国良
  • 11篇宋西正
  • 10篇陈志伟
  • 9篇王文军
  • 7篇戴祝
  • 5篇崔俊成
  • 4篇唐正午
  • 4篇姚女兆
  • 3篇易新
  • 3篇宋林章
  • 3篇王东
  • 2篇李洪柯
  • 2篇侯子鑫
  • 2篇王程
  • 2篇易明
  • 2篇廖瑛
  • 2篇唐志斌
  • 2篇李春
  • 1篇唐杰
  • 1篇王喜连

传媒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南医学科学...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骨伤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江西建材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外医疗
  • 1篇骨科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足踝外科电子...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Halo-骨盆架在儿童重度脊柱侧凸牵引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改良Halo-骨盆架在儿童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矫形前牵引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月~2011年3月儿童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病例18例,在矫形术前用改良Halo-骨盆架进行牵引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冠状面侧凸Cobb角82°~159°,平均118.4°,矢状面后凸Cobb角46°~116°,平均91°。最大牵引力为体重的1/3~1/2进行术前牵引。对牵引前、牵引后、矫形术后的侧后凸纠正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平均最大牵引重量8 kg,约占平均体重(14.3 kg)的51.2%,牵引2~4周(平均2.3周)。6例患者在牵引2周时出现右侧臂丛神经麻痹,减少牵引力后症状消失。矫形术后无瘫痪、呼吸衰竭和死亡发生。牵引后冠状面侧凸纠正率平均39.6%;矢状面后凸纠正率平均30.7%;肺功能及动脉血气结果明显改善。矫形术后冠状面侧凸矫正率平均为49.2%;矢状面后凸矫正率平均为39.3%。结论术前用改良Halo-骨盆架牵引可明显提高儿童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效果并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并发症。
宋西正刘振王文军吴金花易国良李洪柯宋林章王东
关键词:术前牵引儿童
互动式实践教学法在骨科见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互动式实践教学法对培养骨科见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骨科见习的南华大学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12名本科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56)和实验组(n=56),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教学法,实验组采用互动式实践教学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现状、影响因素和提高途径,并比较见习前后两组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结果 60.96%的被调查者认为见习生临床思维能力一般,影响临床思维能力最重要的3个因素为现行医疗制度、临床见习带教方法及见习态度,提高见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途径为改革带教方法、加大考核力度、带教教师加强重视。见习后两组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均较见习前有所提高,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动式实践教学法可明显提高骨科见习生临床思维能力。
唐志斌陈志伟李春易国良侯子鑫
关键词:骨科见习临床思维能力
脊柱外固定器治疗相邻双节段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测试被引量:6
2013年
背景:胸腰椎骨折固定后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相邻运动节段出现过度活动,导致该节段应力集中,并且相邻节段的头侧较尾侧更容易发生退变,固定节段数量越多,相邻节段的应力越集中,退变概率越大。目的:通过对相邻双节段腰椎爆裂性骨折经皮椎弓根螺钉外固定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评价脊柱外固定器的即刻生物力学稳定性以及上位相邻椎体的运动范围退变情况。方法:选取6具新鲜成年猪脊柱标本(T14-S1,猪胸椎共有14个椎体)。每具标本均按以下顺序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正常组、骨折组(L3,L4椎体制作成爆裂性骨折模型)、外固定组(L2,L5椎体行脊柱外固定器固定)、内固定组(取出脊柱外固定器后行L2,L5椎体传统开放后路内固定)。测试标本的固定节段(L2-L5)和上位相邻节段(L1)应用跨相邻2伤椎4钉外固定与内固定后的前屈、后伸、侧屈、轴向旋转角位移运动变化。结果与结论:骨折组各方位角位移运动范围均大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种固定状态下固定节段(L2-L5)各方位角位移运动范围均显著小于正常状态和骨折状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两种固定状态下各方位的即刻稳定指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两种固定状态上位椎体(L1)的各方位角位移运动范围均增加;外固定组与正常组上位椎体(L1)三维运动范围比较:前屈、后伸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侧屈、旋转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内固定组与正常组比较:前屈、后伸、侧屈、旋转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果可见应用脊柱外固定器治疗相邻双节段腰椎爆裂性骨折,其即刻生物力学稳定性与传统开放后路内固定系统相当;两种固定方式均能引起上位正常相邻椎体侧屈、旋转的角位移增加,但脊柱外固定器较传统内固定在前屈、后伸时不会引起�
易国良宋西正王文军姚女兆
关键词:相邻椎体脊柱外固定器生物力学
脊柱外固定动静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脊柱外固定动静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胸腰椎骨折病例120例(120个椎体):其中男73例,女47例;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38.05±9.78)岁;随访时间3~12个月。椎体分布:胸椎55例(T_93个,T_(10)7个,T_(11)19个,T_(12)26个);腰椎65例(L_123个,L_217个,L_419个,L_56个)。分为对照组64例、试验组56例,对照组采用钉棒内固定手术方法,试验组采用脊柱外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手术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骨痂形成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9个月。试验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试验组ODI及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个月后及末次随访时试验组的骨痂形成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外固定动静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复位效果及骨折愈合率均优于传统钉棒内固定,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宋西正康禹王程易国良易新易明王文军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有限元仿真模型构建被引量:2
2018年
对健康志愿者膝关节进行薄层磁共振扫描,将得到Dicom数据导入Mimics中进行三维重建,构建包含半月板、关节软骨及膝关节韧带在内的膝关节三维模型,对模型进行表面处理后导入Ansys中进行静态分析,使用分析结果与现存文献结果进行比较,确认模型有效后在3-matic中构建不同类型的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模型。本研究构建了包括内侧半月板后角放射状裂(白区、交界区、红区、完全撕裂)、内侧半月板后角水纵列、内侧半月板后角水平裂、累及内侧半月板后角的桶柄状撕裂等临床常见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模型可以用来研究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
江佩师陈志伟崔俊成戴祝张阳春易国良
关键词:半月板生物力学
辅助复位下PFNA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辅助复位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一病区收治的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中牵引床下牵引均无法直接复位,分别采用撬拨复位法、Homann拉钩辅助复位法、钳夹及环抱复位法、骨折远近端互动复位法、克氏针临时固定法进行辅助复位,复位后使用PFNA进行内固定。术后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及VAS疼痛评分。结果本组32例患者术后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伤口感染、血管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36个月,平均25个月。末次随访时骨折均一期愈合、患侧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为77~89分,平均(83±6.3)分,其中优18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达94%;VAS疼痛评分由术前的(6.28±1.63)分降至术后6个月的(2.17±1.0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患侧髋关节无疼痛症状。结论对于牵引床下牵引无法直接复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辅助复位下PFNA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易国良黎洲陈志伟戴祝
关键词: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辅助复位疗效
带线锚钉修复治疗合并腓骨尖撕脱骨折的距腓前韧带损伤后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观察带线锚钉修复治疗合并腓骨尖撕脱骨折的距腓前韧带损伤后踝关节不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15例合并腓骨尖撕脱骨折的距腓前韧带损伤踝关节不稳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踝关节镜探查清理,外踝小切口切开行带线锚钉修复距腓前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术前、术后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足部的功能;术前、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踝部疼痛;通过X线片观察距骨前移距离(anterior talar translation,ATT)、距骨前移率(ΔATT)以及距骨倾斜角(talar tilt,TT)。结果15例患者术后随访4~26个月,平均随访(10.2±3.7)个月,AOFAS术前评分为43~75分,平均(63.5±2.8)分;术后评分为87~98分,平均(94.8±2.6)分,通过术前术后AOF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近一次随访,AOFAS评分优12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达93.8%。VAS疼痛评分由术前(7.4±0.5)分改善至术后(2.9±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与术后两组间跖屈内翻TT值由(17.4°±3.2°)改善至(5.3°±1.8°),背屈内翻TT值由(11.7°±5.9°)改善至(2.8°±1.5°);术前与术后ΔATT由(23.8%±5.7%)改善至(11.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术后无不稳定感,随访期间未发现踝关节不稳复发。结论采用带线锚钉修复治疗合并腓骨尖撕脱骨折的距腓前韧带损伤后踝关节不稳,可恢复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手术操作简单、创伤较小,疗效显著。
冉讯陈志伟崔俊成陈巍易国良唐正午李辉云
关键词:距腓前韧带踝关节不稳
外固定矫形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外固定矫正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相关文献,总结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外固定矫形技术的最新进展。结果各种支具有效性得到评估和三维模拟设计个性化的支具的应用;Halo-重力牵应用增多;牵引结合各种其他手术方法得到更多应用。结论各种外固定矫形技术的发展可显著提高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矫形效果,目前治疗方案多种多样,未来可期待更显著的发展。
易新宋西正王文军易国良
关键词:青少年脊柱侧凸外固定器骨牵引复位法
住院医师培训基于场景的知识推送系统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一些问题,如规培基地常会将住院医师培训学员看作是普通医师进行使用,将其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日常的医疗程序性工作当中,没有给予足够的培训和带教,对规培学员的基本技能培训产生了忽视。因此,本文构建了基于业务场景的主动知识推送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敏感操作识别层、知识索引层、资源推送层3个部分,以培养规培学员诊疗的规范,合理解决临床工作中资源获取不便的问题。通过初步应用,发现该系统有效提高了规培学员住院医师迷你评价量表(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评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江佩师陈志伟杨帅创崔俊成戴祝唐正午易国良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根腔灌注椎体成形配套器械的研制及初步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血管瘤、转移性瘤等椎体疾患,取得了显著临床疗效[1,21.但是,PVP术中骨水泥渗漏造成的脊髓、神经根受压等并发症难以避免[3].为了预防PVP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发生,临床上采取骨水泥分步灌注和球囊、网袋空腔灌注等方法[4],但这些方法的骨水泥灌注在椎体内均是无方向性的,难以调控,操作烦琐,治疗费用高.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根腔灌注椎体成形配套器械,可导向性树根样空腔灌注骨水泥,具有可调控性,操作简单,治疗费用低,初步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盛凯易国良宋西正易新易明唐杰王喜连周中群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灌注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骨水泥渗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