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施桥发

施桥发

作品数:46 被引量:137H指数:8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免疫
  • 13篇宫颈
  • 8篇子宫
  • 8篇子宫颈
  • 8篇细胞
  • 8篇宫颈癌
  • 8篇癌组织
  • 6篇人乳
  • 6篇人乳头瘤
  • 6篇人乳头瘤病毒
  • 6篇乳头
  • 6篇乳头瘤
  • 6篇乳头瘤病毒
  • 5篇缺氧
  • 5篇缺氧诱导
  • 5篇缺氧诱导因子
  • 5篇缺氧诱导因子...
  • 5篇子宫颈鳞癌
  • 5篇子宫颈鳞癌组...
  • 5篇鳞癌

机构

  • 33篇南昌大学
  • 12篇四川大学
  • 6篇江西省人民医...
  • 4篇赣南医学院第...
  • 4篇嘉兴市妇幼保...
  • 3篇九江学院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赣南医学院
  • 2篇成都医学院
  • 2篇中国药品生物...
  • 2篇江西省血液中...
  • 1篇华侨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江西省儿童医...
  • 1篇兰州生物制品...
  • 1篇免疫学教研室

作者

  • 45篇施桥发
  • 11篇王福财
  • 10篇李虹
  • 10篇李明远
  • 10篇刘玉琳
  • 8篇蒋忠华
  • 7篇王保宁
  • 6篇王美珍
  • 6篇张卫东
  • 5篇曹康
  • 4篇魏晓丽
  • 4篇江丽霞
  • 4篇张志勇
  • 4篇张丽霞
  • 3篇况南珍
  • 3篇胡有长
  • 3篇李婉宜
  • 3篇傅颖媛
  • 3篇曾文兴
  • 2篇苏虹

传媒

  • 8篇实验与检验医...
  • 5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江西医药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药品评价
  • 1篇国际生物制品...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西部素质教育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4
  • 2篇2013
  • 11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视黄醇结合蛋白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5
2012年
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是血液中视黄醇(VitA)的转运蛋白,它是由肝脏分泌的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半衰期较短,能较为敏感地反映机体的疾病状况。检测血液及尿液中的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对肝脏、肾脏及营养状况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下对视黄醇结合蛋白的理化特性、功能结构、分析方法以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邓荣春施桥发
关键词:视黄醇视黄醇结合蛋白
2种纯化流感病毒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比较2种纯化浓缩鸡胚尿囊液中流感病毒方法。方法将流感病毒鸡胚尿囊液分别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sucrose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SDGC)和红细胞吸附释放法(absorptionandrelease RBC,AR RBC)进行纯化,收集纯化病毒测定血凝效价,比较2种纯化方法。结果SDGC法纯化病毒可在30%和45%蔗糖层面交界处的区带中检测到流感病毒,血凝效价为1∶2560;用AR RBC法纯化病毒过程中用新鲜鸡红细胞出现了溶血现象,而用甲醛处理过的鸡红细胞则无此现象,血凝效价均为1∶2560。结论与SDGC法纯化病毒比较,AR RBC法是一种经济实用、操作简便并有较高纯化效率的方法,尤以甲醛处理过的鸡红细胞纯化效果最好。
曹康张卫东施桥发李虹蒋中华李明远
关键词:鸡胚
侵袭性感染婴儿的B群链球菌血清学分布及相关耐药基因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侵袭性感染婴儿的B群链球菌(GBS)菌株血清学分布特点、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收集2017至2021年江西省儿童医院患儿无菌部位分离获得的GBS菌株。采用Phoneix-100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及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检测(MIC);D试验检测菌株对红霉素的耐药表型;普通PCR方法检测菌株的荚膜血清型及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基因。结果62株B群链球菌共检出4种荚膜血清型(Ⅰa、Ⅰb、Ⅲ、Ⅴ),以Ⅲ型最常见(51.6%),其次为Ⅰb型(33.6%)、Ⅰa型(12.9%)及Ⅴ型(1.6%)。GBS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83.9%、80.6%、69.4%和17.7%。红霉素耐药菌株ermB检出率最高(86.5%),Ⅰb型均为cMLSB耐药表型,均携带ermB、tetO基因。结论本地区婴儿GBS侵袭性感染以Ⅲ和Ⅰb型为主,不同血清型GBS菌株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耐药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Ⅰb和Ⅲ型较Ⅰa型表现出更高的耐药性。部分血清型与耐药基因呈明显相关性。
杜琴吴猛贤施桥发余晓君刘发娣柯江维
关键词:婴儿B群链球菌侵袭性感染血清型
HPV16E7蛋白编码基因原核表达与鉴定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HPV16E7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细胞转化机制,对HPV16E7蛋白原核表达质粒进行构建、表达和鉴定。方法以临床确诊的HPV16感染患者子宫颈细胞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HPV16E7基因,经BamH和Hind双酶切后插入相同酶切pET32a(+)载体,转化JM109感受态细胞,并进行阳性克隆筛选。经IPTG对重组质粒进行蛋白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目标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32/E7,HPV16E7-TRX融合蛋白在BL21(DE3)菌株中高效表达,在1mmol/LIPTG、30℃诱导条件下融合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左右。结论pET32/E7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HPV16E7融合蛋白的表达为进一步深入研究HPV16E7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细胞转化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施桥发王保宁李虹魏晓丽张卫东曹康蒋忠华李明远
关键词:HPV16免疫印迹
信号肽重组mBD2在宫颈癌细胞中的稳定表达及活性测定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鼠重组beta防御素2(rmBD2)对SiHa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rmBD2转染SiHa细胞系,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细胞克隆。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RT-PCR方法检测稳定转染细胞中rmBD2蛋白和rmBD2 mRNA表达,并采用MTT法对稳定转染细胞株进行细胞增殖能力的测定。结果采用100μg/mL的G418浓度筛选质粒转染的SiHa细胞20d,得到了rmBD2稳定表达细胞株SiHa/rmBD2及转染pcDNA3.1(+)空质粒的对照细胞SiHa/K。免疫荧光染色显示SiHa/rmBD2细胞质中均有目的蛋白的表达,转染效率为100%。提取稳定转染4、6、8、10周SiHa/rmBD2细胞总RNA,RT-PCR反应扩增得到220bp左右的目的片段,而SiHa/K及SiHa细胞未见目的蛋白表达。细胞生长曲线显示SiHa/rmBD2细胞的生长速度低于SiHa/K及SiHa细胞(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筛选了稳定表达rmBD2的细胞株SiHa/rmBD2,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RT-PCR证实了rmBD2蛋白和rmBD2 mRNA的稳定表达,细胞增殖实验表明rmBD2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为进一步研究rmBD2的抗肿瘤作用奠定了细胞学基础。
魏晓丽李明远李虹施桥发李婉宜蒋忠华
关键词:免疫荧光RT-PCR细胞生长曲线
一种细胞培养用负压自净废液缸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液收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细胞培养用负压自净废液缸,包括分离缸和废液缸,所述废液缸设置在分离缸的底部,所述分离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内底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缸体的内侧壁设置有...
李鑫辰唐森施桥发闵卫平
HPV16 E5蛋白原核表达、鉴定及真核表达稳定株的筛选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HPV16 E5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细胞转化机制,对HPV16 E5蛋白原核和真核表达质粒进行构建、表达和鉴定。方法以临床确诊的HPV16感染患者子宫颈细胞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HPV16 E5基因,经 BamH 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插入相同酶切的pET32a(+)载体,转染JM109感受态细胞,并进行阳性克隆筛选。经IPTG 对重组质粒进行蛋白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m blotting检测目标蛋白表达情况。将BamH Ⅰ和Xho Ⅰ双酶切 pET32(+)/E5质粒后取得的E5全基因片段转入pcDNA3.1(+)空质粒,构建pcDNA3.1(+)/E5真核表达质粒并对NIH3T3 细胞进行转染,最后用G418进行稳定表达株的筛选,并采用RT-PCR鉴定细胞内HPV16 E5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32/E5,在1 mmol/L IPTG、28℃诱导条件下BL21(DE3)菌体中HPV16E5-TRX融合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10%左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E5在成功转染NIH3T3细胞后于250μg/ml G418浓度时筛选21 d得到了E5基因稳定表达株,RT-PCR产物测序得到了HPV16 E5基因全序列。结论成功构建了pET32/E5原核和 pcDNA3.1(+)/E5真核表达质粒,HPV16E5蛋白在大肠杆菌和NIH3T3细胞中的稳定表达,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HPV16 E5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细胞转化的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施桥发魏晓丽李虹王保宁张卫东蒋忠华曹康李明远
关键词:HPV16原核表达SDS-PAGE免疫印迹RT-PCR
1610例HPV患者亚型感染调查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了解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亚型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本院就诊者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在1610例样本中,检测出就诊人群HPV阳性率28.82%,女性阳性率29.14%、男性阳性率24%;在HPV感染类型中,高危型占构成比的71.02%,其中女性占70.38%,男性占0.64%;低危型占构成比的15.28%,其中女性占10.82%,男性占4.46%;常见型构成比占13.68%,其中女性占13.37%、男性占0.31%。在多重感染中,就诊者或女性都主要以高危亚型为主、占43.33%,而男性主要以低危亚型为主、占5.00%,并以25岁以下人群HPV感染阳性率最高、占40.38%。结论在HPV感染人群中,单一感染或多重感染都以高危型最常见;在多重感染(双重感染为主)中,人群或女性都以高危型常见,男性以低危型多见,而以25岁以下人群最多见,主要由高危亚型构成的混合感染。
张志勇曾文兴胡有长何媛施桥发王美珍
关键词:HPVPCR-反向点杂交
VEGF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张丽霞施桥发唐萍
文献传递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在子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子宫颈癌组织中MGMT的表达。结果 60例子宫颈癌组织中MGMT的阳性表达率为93.33%,显著高于14例对照正常宫颈组织中阳性率42.8%,(P<0.05);子宫颈癌患者中,Ⅰ期与Ⅱ期的MGMT阳性率分别为100%、95.83%,显著高于Ⅲ-Ⅳ期的阳性率62.5%(P<0.01)。结论 MGMT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组织癌变发展的进程相关,其在宫颈癌组织的高表达可为宫颈癌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张志勇邓荣春周爱群施桥发
关键词:子宫颈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