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中平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定理临床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病
  • 2篇他汀
  • 2篇冠心病
  • 2篇伐他汀
  • 2篇阿托
  • 2篇阿托伐他汀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代谢综合征X
  • 1篇代谢综合征患...
  • 1篇胆固醇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心动描记术
  • 1篇心动图
  • 1篇心肌
  • 1篇心肌致密化不...
  • 1篇心衰
  • 1篇血清

机构

  • 3篇浙江省温州市...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5篇施中平
  • 2篇林苗
  • 2篇黄旭梅
  • 2篇王军
  • 2篇杨丽翠
  • 1篇唐少华
  • 1篇唐恩燕
  • 1篇季晓君
  • 1篇林加锋
  • 1篇林斌
  • 1篇王凯华
  • 1篇徐克

传媒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心电与循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维生素D水平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VitD)水平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将177例患者分别分为冠心病组139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亚组88例]和对照组38例;高血压组124例和对照组53例;糖尿病组71例和对照组106例;高胆固醇血症组(高脂组)53例和对照组124例;均测定血清25(OH)D水平,分析VitD水平与冠心病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25(OH)D水平在冠心病组、糖尿病组低于相应对照组,但在ACS亚组、高血压组、高脂组与相应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itD水平与冠心病、糖尿病的发生呈负相关,VitD缺乏可能通过影响血糖等因素而成为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子。
林苗黄旭梅杨丽翠施中平季晓君王军
关键词:维生素D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
冠心病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7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男>129 U/L,女>104 U/L被定义为ALP升高。按照Gensini评分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40分定义为严重狭窄。对狭窄相关的因素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组329例,非严重狭窄组141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组血清ALP水平(105.4±60.7)U/L,较非严重狭窄组[(78.4±38.7)U/L]高,两组ALP水平升高比例(22.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 ALP水平升高是冠状动脉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OR 1.013,95%CI 1.003~1.023,P<0.05)。结论 ALP水平升高可能与冠状动脉狭窄有关。
唐恩燕徐克朱苑芳施中平唐少华
关键词:碱性磷酸酶冠心病GENSINI评分冠状动脉狭窄
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超声心动图及临床特点探讨
2008年
目的探讨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IVNC)患者的超声心动图(UCG)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IVNC患者的UCG及临床表现,并对其中11例患者的23例直系亲属进行UCG检查。结果38例IVNC患者UCG检查均见受累心腔内不同程度异常隆突、粗大的肌小梁和其间深陷的隐窝影像,14例仅累及心尖部。23例直系亲属中发现1例左心扩大(LVE),1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及2例无症状心尖IVNC。结论IVNC并非罕见,其发病年龄跨度大,临床病程迁延,临床表现各异,有家族发病倾向,似与DCM有遗传联系。同时IVNC具有特征性UCG改变,局限于心尖部位不少见,UCG是重要的诊断和筛查手段,尤其不应忽视对心尖部位的探查,以免误诊和漏诊。
林苗杨丽翠王凯华黄旭梅施中平
关键词: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超声心动描记术病例
阿托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患者部分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患者体内部分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5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阿托伐他汀组(B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降糖治疗,不加用阿托伐他汀。B组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口服,每天一次,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结果:4周后,两组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而两组间相比,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代谢综合征患者体内部分炎症因子水平。
施中平林斌王军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X阿托伐他汀炎症
阿托伐他汀联合神经内分泌拮抗剂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观察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神经内分泌拮抗剂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定理临床学院心内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疗慢性心衰的患者共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分泌拮抗剂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神经内分泌拮抗剂治疗,记录2组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脑利钠钛前体(amino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和射血分数分别为[(1264.7±174.6)pg/m L、(0.58±0.07)分],均优于对照组[(2106.5±164.8)pg/m L、(0.49±0.08)](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71.43%(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神经内分泌拮抗剂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无明显副反应。
施中平林加锋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神经内分泌拮抗剂慢性心衰联合用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