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房浩

作品数:48 被引量:27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天文地球
  • 3篇建筑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地质
  • 16篇地质灾害
  • 10篇地面沉降
  • 7篇污染
  • 4篇地下水
  • 4篇地质环境
  • 4篇华北平原
  • 4篇发育
  • 3篇地质灾害调查
  • 3篇地质灾害防治
  • 3篇形变监测
  • 3篇灾害调查
  • 3篇灾害防治
  • 3篇通讯模块
  • 3篇土壤处理
  • 3篇经济损失
  • 3篇经济损失评估
  • 2篇地面沉降防治
  • 2篇地质环境监测
  • 2篇电机

机构

  • 46篇中国地质环境...
  • 14篇中国地质大学...
  • 13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北京市地质勘...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四川省地质调...
  • 1篇北京市水文地...
  • 1篇河北省地矿局
  • 1篇天津华北地质...
  • 1篇中国地质工程...

作者

  • 46篇房浩
  • 16篇杨旭东
  • 14篇李媛
  • 14篇尹春荣
  • 14篇曲雪妍
  • 9篇何庆成
  • 7篇佟彬
  • 6篇李霞
  • 6篇韩冰
  • 6篇张艳玲
  • 4篇万利勤
  • 3篇李善峰
  • 3篇叶晓滨
  • 3篇殷志强
  • 3篇雷晓东
  • 3篇李晨
  • 2篇侯圣山
  • 2篇佘文芳
  • 2篇李采
  • 2篇王立朝

传媒

  • 11篇中国地质灾害...
  • 5篇水文地质工程...
  • 3篇地下水
  • 3篇上海国土资源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科技成果管理...
  • 1篇矿产勘查
  • 1篇地质环境管理...
  • 1篇第四届全国地...
  • 1篇2015年全...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6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地下水调控的沧州市地面沉降防治模拟研究
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是引发地面沉降的关键因素.文章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对含水层和弱透水层进行概化,运用Modflow软件建立了研究区的地下水流模型和地面沉降土水耦合模型.针对可采用的地下水调控模拟方案对沧州市...
房浩何庆成宋建新闫丽雯
关键词:地面沉降数据分析
文献传递
沧州市地面沉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河北省沧州市是华北平原典型的地面沉降地区,随着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地面沉降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建立全面系统且适合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风险评价体系非常必要和迫切。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和区域经济社会背景,利用目标层次分析法,对沧州地面沉降风险评价指标进行了分类,构建了由1个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及14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地面沉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沧州地面沉降风险定量评估、实施风险区划和防治区划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
房浩何庆成赵婷婷吴爱华
关键词:地面沉降指标体系地质灾害防治
中国地质灾害总体特征与形势分析被引量:17
2016年
我国地质灾害总体特征为灾害数量多、分布广、损失重,多发生在汛期的5~8月,地质灾害年内高发时段由南向北逐渐推移。滑坡崩塌泥石流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地区、秦岭大巴山区和黄土高原等地区。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地震活跃等因素增加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难度,总体来看,未来5年,我国地质灾害仍将处于高发期,面临的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
曲雪妍李媛杨旭东房浩尹春荣
关键词:地质灾害特征
地质灾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21
2013年
利用全国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建立地质灾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指标体系由2类、6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及100个评价因子构成。采用自下而上的评价方法,通过评价因子选取、数据修正、归一化处理、权重确定,建立评价模型。评价结果采用斜率法划分为四级,反映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受灾情况、受威胁情况、相对受灾程度及受威胁程度等。对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媛曲雪妍房浩杨旭东尹春荣
关键词:发育程度
一种用于污染土壤处理修复装置的喷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污染土壤处理修复装置的喷液装置,包括:固定筒,固定筒一端设有进水口;滑动槽,设置于固定筒内;滑动筒,包括弹簧座、滑动筒体、喷水孔和导流盖,弹簧座设置于滑动槽内,滑动筒体一端与弹簧座连接,滑动筒体上设...
李霞万利勤房浩安永龙庞菊梅
文献传递
东南沿海典型浅覆盖区高密度电阻率法残坡积层测深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确定残坡积层厚度对于山区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因底界埋深、岩性和含水率等因素变化大以及探测目标较浅、分辨力要求高等原因,浅覆盖区残坡积层厚度探测的难度较大。为精准探测残坡积层覆盖厚度,并给类似地区开展相关探测工作提供技术参考,同时为区域内高精度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结果准确提供有力保障,本文选择杭州典型斜坡为对象开展高密度电阻率法残坡积层覆盖厚度测深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温纳α装置、极距0.5~2 m,能够很好地划分出残坡积层、全风化层、强风化层及完整基岩之间的界面,定量分辨0.5 m及以上残坡积层厚度,探测结果得到了钻孔验证。实测中应根据具体地质条件选择不同的装置型式、极距等参数。本研究成果为探索构建第四系浅覆盖区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方法体系提供了支持。
房浩李晨雷晓东杜显祥孙杰夫韩宇达
关键词:高密度电阻率法全风化花岗岩浅覆盖区
岩溶塌陷监测内容及方法概述被引量:21
2015年
岩溶塌陷是影响和制约岩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之一,在我国也不例外。岩溶塌陷监测是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中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岩溶塌陷监测,可以掌握溶洞随时间的发展变化过程,包括大小、位置、应力强度等,进而为岩溶塌陷预测提供基础数据支撑,避免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针对岩溶塌陷问题开展的主要监测工作。从岩溶塌陷的分布规律和形成的3大条件出发,总结出岩溶塌陷监测的内容和相对应的监测技术、方法和手段,为系统性地开展岩溶塌陷监测工作提供技术和方法参考,为更深入地研究岩溶塌陷机理等提供基础支撑。最后,文章指出未来岩溶塌陷监测工作的重点是新兴技术手段和传统监测方法相结合,互补优劣。
李海涛陈邦松杨雪胡伏生房浩
关键词:岩溶塌陷
基于SBAS-InSAR的成都平原地面形变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为研究成都平原区域地面形变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利用差分干涉测量短基线集时序分析技术(SBAS-InSAR)监测成都平原地面形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平原区域地面形变量较小,多为点状形变,个别地区存在块状形变或线状分布;形变速率较快的地块多为建设工程扰动引起的,德阳市相对比成都市更易受到工程建设的影响;大部分人工建筑区域累计形变小于14 mm,地表形变速率大于10 mm/a图斑面积为115.83 km2,主要分布在成都市邛崃市、崇州市以及德阳市旌阳区、广汉市等地.从地下水开采和土地利用方面分析成都平原地面形变影响因素得出成都平原地下水开采与地面形变现状存在一定关系,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与地表形变的契合度最高,而形变面积较大的地块主要位于建筑区域.根据现场核查,SBAS-InSAR结果与现场情况较为一致,证明了SBAS-InSAR技术在地面形变监测中具有较好适用性.本研究成果可为成都平原城市建设以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依据.
刘灏刘洋曾帅房浩刘艳明王德都
关键词:成都平原地面形变地面沉降地质灾害
基于地下水调控的沧州市地面沉降防治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是引发地面沉降的关键因素。文章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对含水层和弱透水层进行概化,运用Modflow软件建立了研究区的地下水流模型和地面沉降土水耦合模型。针对可采用的地下水调控模拟方案对沧州市的地面沉降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为今后合理开采地下水,控制地面沉降发展提供技术依据。
房浩何庆成宋建新闫丽雯
关键词:地面沉降
土壤污染垂向检测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污染垂向检测装置,包括数据采集装置和调控装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设有可垂向插入土壤且侧壁设有柔性内隔层及可拆卸外隔层的套管组件,还设有放置在所述套管组件内腔的检测组件,所述调控装置控制所述检测组件可沿所述...
安永龙杨旭东尹春荣曲雪妍韩冰张艳玲佟彬房浩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