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玲玲
作品数:
3
被引量:40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历史地理
生物学
天文地球
更多>>
合作作者
李志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王昌燧
中国科学院
赵春青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胡耀武
中国科学院
李志鹏
中国科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期刊文章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2篇
历史地理
1篇
生物学
1篇
天文地球
主题
2篇
动物考古
2篇
新砦遗址
2篇
遗址
2篇
死亡年龄
2篇
年龄
2篇
考古
2篇
出土
1篇
动物
1篇
动物考古学
1篇
新石器
1篇
新石器时代
1篇
畜产
1篇
畜产品
1篇
羊毛
1篇
宰杀
1篇
石器
1篇
石器时代
1篇
考古学
1篇
考古学研究
1篇
古学
机构
3篇
中国科学院
2篇
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3篇
戴玲玲
2篇
李志鹏
1篇
李志鹏
1篇
胡耀武
1篇
赵春青
1篇
王昌燧
传媒
1篇
考古
1篇
第四纪研究
年份
2篇
2014
1篇
2012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河南新砦遗址出土羊的死亡年龄及畜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戴玲玲
李志鹏
赵春青
胡耀武
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早期羊毛开发的动物考古学研究
被引量:29
2014年
文章对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到青铜时代早期的3个代表性遗址——陶寺遗址、新砦遗址和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羊骨进行了分析,以探讨当时家羊的次级产品开发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陶寺遗址在陶寺文化晚期、新砦遗址在新砦遗址二期与三期以及二里头遗址在二里头文化四期出土的羊,死亡年龄结构符合产羊毛的屠宰模式,说明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到青铜时代早期不仅存在以开发羊毛为主要目的的养羊经济,而且当时羊毛开发经济有一定的普遍性。3个遗址中,羊在动物群中数量的增加体现了养羊经济的发展,这可能与羊毛开发经济的刺激有一定的关系。陶寺遗址与二里头遗址的动物考古学研究还显示在遗址不同时期羊的开发方式存在差异,暗示当时的都城遗址与一般遗址居民或不同社会阶层与人群开发利用羊的方式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李志鹏
Kathefine Brunson
戴玲玲
关键词:
动物考古学
新石器时代
新砦遗址出土羊的死亡年龄及畜产品开发策略
被引量:22
2014年
人类自诞生以来即与动物保持着密切联系。动物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肉食来源,还为人类提供了诸如奶、毛、畜力等可反复利用的资源。通常,这些可被反复利用的资源,被统称为动物的次级产品或副产品(secondary products)。
戴玲玲
李志鹏
胡耀武
赵春青
王昌燧
关键词:
新砦遗址
动物考古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