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伟华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扬州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篇心境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构思
  • 1篇骚怨
  • 1篇骚怨精神
  • 1篇诗集
  • 1篇唐人
  • 1篇中唐
  • 1篇作家
  • 1篇离骚
  • 1篇旧唐书
  • 1篇《离骚》
  • 1篇边塞
  • 1篇边塞诗
  • 1篇贬谪
  • 1篇《旧唐书》
  • 1篇残卷
  • 1篇创作心境

机构

  • 3篇扬州师范学院

作者

  • 3篇戴伟华

传媒

  • 2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文学遗产

年份

  • 1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试论《离骚》的创作契机与艺术构思被引量:2
1992年
本文以《离骚》内容为依据,从其创作实际出发论证了王逸“离骚”即“别愁”说的合理性,并以“别”为线索,分析《离骚》的创作契机和艺术构思,对人们习用的清王邦采的分段法进行了修正。
戴伟华
关键词:《离骚》艺术构思创作心境
柳宗元贬谪期创作的“骚怨”精神──兼论南贬作家的创作倾向及其特点被引量:17
1994年
本文试图阐述柳宗元贬谪时期创作的骚怨精神,并从南贬作家的总体创作倾向及其特点中去探讨柳宗元创作风格形成的原因和特征。柳宗元贬往永州、柳州,为文追慕楚骚,这一点,后来为人们所认识,《旧唐书》卷一六0《柳宗元传》云:
戴伟华
关键词:作家骚怨贬谪《旧唐书》
论中唐边塞诗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以贞元七、八年为限,将中唐边塞诗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比之盛唐,中唐边塞诗的内容更为丰富广阔,情调更为深沉凝重,形成沉郁、苍凉且多议论说理的独特风貌,具有盛唐边塞诗不能取代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文章还论析了敦煌伯2555卷子中的“敦煌唐人诗集残卷”部分诗作,扩大了中唐边塞诗的内容。
戴伟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