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亚琴

作品数:33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急性
  • 8篇脑梗
  • 8篇脑梗死
  • 8篇梗死
  • 6篇预后
  • 6篇急性脑梗死
  • 5篇抗凝
  • 4篇重症
  • 4篇卒中
  • 4篇黑质
  • 4篇巴曲酶
  • 3篇低分
  • 3篇低分子
  • 3篇低分子肝素
  • 3篇血管
  • 3篇依达拉奉
  • 3篇神经内科
  • 3篇帕金森
  • 3篇帕金森病
  • 3篇纹状体

机构

  • 29篇南通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南通医学院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东台市人民医...
  • 1篇南通瑞慈医院
  • 1篇如皋市人民医...
  • 1篇盐城市第三人...
  • 1篇南通市第四人...
  • 1篇通州区人民医...

作者

  • 32篇成亚琴
  • 13篇张元媛
  • 9篇柯开富
  • 6篇樊兴娟
  • 5篇施建生
  • 5篇曹茂红
  • 5篇陈翔
  • 5篇王玉琴
  • 4篇陈鑫
  • 2篇郎野
  • 2篇吉训明
  • 2篇高志伟
  • 2篇李爱红
  • 1篇吴二兵
  • 1篇徐晓露
  • 1篇孟然
  • 1篇朱建建
  • 1篇黄春霞
  • 1篇钱海兰
  • 1篇冯兰芳

传媒

  • 9篇交通医学
  • 5篇江苏医药
  • 3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神经病学与神...
  • 1篇科技视界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第九次全国神...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依达拉奉对大鼠黑质神经元保护作用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神经生化学和组织学两组,各组分为⑴正常对照组6只;⑵生理盐水对照组6只;⑶依达拉奉组24只,依达拉奉又分为0.3mg/kg14d组6只,1mg/kg14d组6只,3 mg/kg14d组6只及3mg/kg28d组6只4个亚组。采用6-OHDA立体定位下注入SD大鼠左侧前脑内侧束制备帕金森病模型,观察依达拉奉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和谷胱甘肽的影响。结果:依达拉奉(3mg/kg14d)呈剂量依赖性减少APO诱发的6-OHDA大鼠帕金森病模型旋转次数(P<0.01),并能改善大鼠自发行为学变化。依达拉奉(3mg/kg14d.28d)阻止了6-OHDA导致的大鼠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量和谷胱甘肽的减少(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依达拉奉改善6-OHDA损伤早期大鼠的行为学改变,抑制多巴胺神经元的脱失。
周宏智张元媛成亚琴陈鑫施建生
关键词:依达拉奉6-羟基多巴胺神经元谷胱甘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阿司匹林、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在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抗血小板聚集、降纤和抗凝联合治疗对失去溶栓机会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2例符合入组条件的脑梗死急性期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巴曲酶合并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指标的变化、神经缺损功能(NIHSS)及生活能力评估(MBI)和颅内外出血发生的情况。结果:患者的神经功能有明显的改善,治疗前NIHSS评分为12.21±5.3,治疗后90天为2.63±2.49,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出血并发症无显著增加,血小板治疗前(160.01±73.47)×109/L,治疗后(164.58±86.84)×109/L,纤维蛋白原治疗前3.21±0.56g/L,治疗后3.59±0.57g/L。结论:阿司匹林、巴曲酶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获益大于风险。
陈祥华曹茂红成亚琴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阿司匹林巴曲酶低分子肝素安全性
如何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综合能力
2014年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临床实践能力是医学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已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
成亚琴张元媛
关键词:临床实践能力医学生
金钠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的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金钠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发病 6~ 72小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88例 ,平分为金钠多治疗组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 ,测定治疗前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 ,对比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基本痊愈2 7/44例 (6 1% ) ,显著进步 14 /44例 (32 % ) ,有效率 (93% ) ;对照组基本痊愈 6 /44例 (14 % ) ,显著进步 7/44例 (16 % ) ,有效率 (30 % ) ,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血液流变学改变与治疗前比较也有显著改善 (P <0 0 5 ) ,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成亚琴
关键词:金钠多急性脑梗死药物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
一种神经内科专用可调式四肢康复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专用可调式四肢康复器,包括底座,底座底部固定安装有带刹车的万向轮,底座上方设置手臂康复装置和腿部康复装置,手臂康复装置包括座椅、牵引轮、牵引绳和压缩弹簧,底座一侧设置挡板,底座表面设置滑轨,座椅底...
张元媛陈翔成亚琴王玉琴张小培
文献传递
非瓣膜性房颤脑梗死无症状性出血转化患者抗栓治疗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通过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分析非瓣膜性房颤脑梗死无症状性出血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合并房颤的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患者行低剂量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LMWH)抗凝治疗的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如皋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非瓣膜性房颤脑梗死无症状性出血转化患者120例,根据是否予以低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分为抗凝组(n=56)和对照组(n=64),分析入组患者急性期的临床资料,随访30 d,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减分值、30 d改良Rankin(mRs)评分、30 d良好预后(mRs 2分)、再发脑梗死、其他栓塞事件、颅内外出血事件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抗凝组和对照组在NIHSS减分值、再发脑梗死(1.79%vs 1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 mRs评分、30 d良好预后、颅内外出血事件及其他栓塞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抗凝治疗)分析显示,NIHSS减分值(OR=2.41,95%CI 1.30~3.51)、再发脑梗死(OR=0.10,95%CI 0.01~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IHSS减分值(OR=39.87,95%CI 21.98~57.77)、再发脑梗死(OR=0.10,95%CI 0.01~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非瓣膜性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无症状性出血转化患者行低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能改善神经功能,降低再发脑梗死风险,且不增加颅内外出血事件。
朱建建张爱萍施建生成亚琴张元媛樊兴娟
关键词:非瓣膜性房颤脑梗死出血转化抗凝
依达拉奉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黑质纹状体丙二醛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帕金森病(P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黑质纹状体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n=12)、依达拉奉治疗组(ED组,n=48),ED组又分为ED 0.3 mg、1 mg、3 mg及3 mg停药后亚组,每个亚组12只大鼠。在大鼠脑内注入6-羟基多巴胺(6-OHDA)制作PD模型,术后各组大鼠分别相应给予NS 1 ml及ED 0.3 mg/kg、1 mg/kg、3 mg/kg腹腔注射,每天2次,连续14 d。对各组大鼠并进行旋转试验;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化学比色法检测黑质纹状体MDA和NO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旋转圈数与NS组及ED各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D 3 mg及ED 3 mg停药后亚组的旋转圈数显著少于NS组及ED 0.3 mg、1 mg亚组(均P<0.05)。NS组及各ED亚组左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显著少于正常对照组及右侧(均P<0.05)。ED 3 mg及ED 3 mg停药后亚组左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显著多于NS组和ED 0.3 mg、1 mg亚组(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S组和各ED亚组黑质、纹状体NO和MDA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ED 3 mg及ED 3 mg停药后亚组黑质、纹状体NO和MDA水平较NS组和ED 0.3 mg、1 mg亚组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P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能抑制过氧化反应,降低PD大鼠黑质纹状体的MDA、NO水平。
成亚琴陈鑫张元媛施建生高志伟
关键词:帕金森病依达拉奉神经保护丙二醛
腹内压联合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腹内压联合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行有创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40例。3组均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其中A组采用腹内压监测胃残余量,B组采用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C组采用腹内压联合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比较3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干预前后营养状况、肠内营养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调整肠内营养时间、肠内营养达标时间均短于A组、B组(均P<0.05);干预后,C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较干预前升高,且均高于A组、B组(均P<0.05);C组肠内营养治疗依从性高于A组、B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B组(均P<0.05)。结论对有创机械通气并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采用腹内压联合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可改善其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肠内营养治疗依从性,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
徐晓演龚瑜吉云兰刘小琴金尤荣何燕慧黄春霞成亚琴
关键词:腹内压床旁超声有创机械通气
急性脑梗死患者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水平的改变被引量:3
2008年
成亚琴柯开富曹茂红
关键词:单核细胞急性脑梗死MPA白细胞脑梗死患者
Fas和FADD在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纹状体系统的表达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死亡受体(Fas)和Fas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在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不同时相的表达及时程的变化,探讨Fas和FADD在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假手术组(n=8)和PD模型组(n=24)。PD模型组又均分为PD1、PD2和PD4三个亚组(分别为1周、2周和4周)。检测各组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和Fas、FADD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TH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Fas和FADD在黑质区域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在PD1、PD2和PD4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as和FADD在黑质纹状体中的持续异常表达可能在PD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李爱红吴二兵张元媛成亚琴施建生徐晓露
关键词:死亡受体帕金森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