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燕杭

作品数:1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6篇维特根斯坦
  • 4篇审美
  • 3篇哲学
  • 3篇文化
  • 2篇大众
  • 2篇道德
  • 2篇道德理念
  • 2篇形而上
  • 2篇语言
  • 2篇日常化
  • 2篇叔本华
  • 2篇青年
  • 2篇哪儿
  • 1篇大众话语
  • 1篇大众文化
  • 1篇当代青年
  • 1篇笛卡尔
  • 1篇短信
  • 1篇新文化
  • 1篇新文化运动

机构

  • 9篇杭州电子科技...
  • 4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2篇徐燕杭

传媒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杭州电子科技...
  • 1篇哲学动态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当代青年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维特根斯坦论审美的特征
2010年
维特根斯坦在其后期著作中经常通过对语言与艺术尤其是音乐的比较表达其对审美的看法。他认为审美不等同于愉悦感,也不是经验性的适应,其中存在着共通的但无法明确加以言说的规则,这也就意味着审美具有超越经验世界的意义。另外,他还认为审美具有教会我们面对对象并意识到其中的规则,从而超越经验个体的立场的功能,这使他的美学思想体现出浓厚的伦理色彩。
徐燕杭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审美判断叔本华艺术
语法规则的任意性与实践的优先性——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
2011年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关于语法规则任意性的观点是与实践优先性的主张联系在一起的。语言作为生活形式参与实践,在实践中确定自身形态,并随着实践发生变化。研究语言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放弃一切假设的理论,考察它实际的使用情况。这恰恰代表着当代哲学的基本思路。
徐燕杭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语言任意性
从阿尔诺循环看审美在理性主义哲学中的命运
2010年
《第一哲学沉思集》中出现的"阿尔诺循环"体现了笛卡尔的认识论立场和本体论立场的冲突。"我思故我在"作为哲学体系的起点,说明认识论立场的优先性,而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问题的探讨则使得"理性/感性"对立的传统得以延续。理性相对于感性的优先性使得审美活动在理性主义的体系中一直不能得到重视。
徐燕杭
关键词:笛卡尔感性认识论本体论
中国青年审美活动状况研究
2012年
现有的对中国当代青年审美活动状况的研究有两种类型,一是将问题放置在消费主义的背景下,指出青年人审美活动的偏差,二是借助问卷调查描述青年审美活动状况并呈现其中的问题。这些研究或者在逻辑上有待商榷,或者在调查方法上值得推敲。因此,应当在审美泛化背景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客观有效地考察当代中国青年的审美活动状况,为推进美育提供参考。
徐燕杭
关键词:青年审美活动
“欺骗”还是游戏——从玩笑短信看当代青年的游戏心态
2007年
被要求接收者转发的手机短信是一种玩笑。手机短信是青年亚文化的表意符号,是对元叙事的反叛,受到青年人的普遍欢迎,但因为这种反叛在无意识中进行,因此游戏心态占据主导地位,而短信的复制性及其工业化流程又导致了个性的消解和趣味的肤浅化。高校教师应以开放的心态面对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以避免玩笑短信的不良影响。
徐燕杭
关键词:手机短信游戏心态亚文化
日常语言的审美特征——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审美化倾向及其伦理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徐燕杭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伦理意义日常语言审美化审美特征句子
从形而上的道德理念到日常化的反思活动
康德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有着共同的精神气质,也存在着因时代观念不同所造成的差异,这在审美问题上有着集中的体现。首先,康德的形而上学体系通过叔本华对维特根斯坦的早期哲学产生影响。康德借助审美判断中存在的二律背反提出审美的对象...
徐燕杭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道德理念哲学思想
文献传递
维特根斯坦逻辑研究的人文内涵——从维特根斯坦与弗雷格、罗素真值演算理论的差异谈起
2009年
维特根斯坦的早期哲学思想与弗雷格、罗素有明显的渊源关系,但是又表现出不同的思想背景,有着更明显的人文色彩和人文内涵。从真值演算理论可以看出,维特根斯坦借助弗雷格和罗素的逻辑理论重新演绎了康德和叔本华对世界的理解,发展了康德式的哲学框架:通过为世界划定界限来显示不可言说之物的存在。
徐燕杭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弗雷格人文内涵
胡适白话文运动中的民主与科学理念
2013年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带着中国本土文化精神来吸收和利用西方文化,导致了误读。白话文运动体现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从西方移入东土时,文化背景和精神实质都大相径庭。这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必要对新文化运动进行反思,从异质文化中寻求融合的可能性,为中国文学找到新的生长点。
徐燕杭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白话文民主
《爸爸去哪儿》中的前台和后台——论大众文化中的批判机制
2015年
《爸爸去哪儿》使用了家庭生活和亲子互动的拟制,将明星们的后台行动搬到了前台,使得明星不以公众面前的行为方式行动,加之孩子尚未充分社会化,其行为方式也不符合某些社会规范。这对原有的社会框架形成冲击,替代性地满足了观众冲破原有的约束性的社会框架的心理,由此产生娱乐效果。
徐燕杭
关键词:前台后台拟制社会框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