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燕
-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1
- 供职机构: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度洛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对照研究
- 2012年
-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疗效。方法对73例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西酞普兰组,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HAMD和HAMA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1周末度洛西汀组疗效优于西酞普兰组(t=-2.312,-2.278;P均<0.05);治疗6周后度洛西汀组有效率为88.88%,西酞普兰组为86.48%,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2,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疗效与西酞普兰相似,起效时间快于西酞普兰。
- 张菁陈晓刚徐晓燕
- 关键词:度洛西汀西酞普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 脑瘫患儿父母的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研究脑瘫患儿父母的应对方式、生活质量情况,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为医务人员对患儿父母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应付方式问卷对60例脑瘫患儿父母及60例正常儿童父母进行评定,对比脑瘫患儿父母与正常儿童父母的差异,并分析脑瘫患儿父母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脑瘫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较正常儿童父母明显低(t=-5.61,P<0.01),脑瘫患儿父母更倾向于采用自责(Z=-3.22,P<0.01)和退避(t=2.47,P<0.05)应对方式,他们的生活质量与解决问题存在正相关(r=0.62,P<0.01),与自责、退避、合理化存在负相关(r=-0.27--0.39,P<0.01或P<0.05)。结论脑瘫患儿父母在子女治疗过程中承受着较大的生活及心理压力,应对方式更倾向于使用消极方式,且采用的消极应对方式越多其生活质量越低。
- 徐晓燕黄建刘亮周德祥张菁
- 关键词:脑瘫患儿父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