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强小科

作品数:82 被引量:836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6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7篇黄土高原
  • 14篇地层学
  • 13篇地层
  • 13篇古气候
  • 13篇磁化率
  • 13篇磁性地层
  • 12篇岩石
  • 12篇岩石磁学
  • 10篇地磁
  • 10篇青藏高原
  • 9篇黄土
  • 9篇磁性地层学
  • 8篇气候
  • 7篇粘土
  • 7篇气候意义
  • 7篇青藏
  • 7篇环境磁学
  • 7篇红粘土
  • 6篇地层学研究
  • 6篇盆地

机构

  • 82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中国科学院研...
  • 13篇长安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西北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兰州大学
  • 3篇青岛海洋地质...
  • 3篇中国地震局
  • 2篇南京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长春科技大学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82篇强小科
  • 23篇符超峰
  • 22篇安芷生
  • 19篇徐新文
  • 18篇宋友桂
  • 16篇常宏
  • 11篇赵辉
  • 10篇陈艇
  • 9篇孙玉芳
  • 7篇方小敏
  • 7篇李鹏
  • 6篇李续彬
  • 5篇敖红
  • 4篇孙有斌
  • 4篇沈吉
  • 4篇刘卫国
  • 3篇艾莉
  • 3篇鹿化煜
  • 3篇王旭龙
  • 3篇史正涛

传媒

  • 10篇第四纪研究
  • 7篇海洋地质与第...
  • 7篇地球物理学报
  • 5篇中国科学(D...
  • 5篇地球物理学进...
  • 4篇地球环境学报
  • 4篇中国地球物理...
  • 4篇中国地球物理...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地球科学与环...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2016中国...
  • 1篇现代地质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岩石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0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9篇2004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黄海SYS90-1A孔第四纪沉积物磁性地层学研究
2024年
可靠的年代地层框架是开展南黄海地区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的基础。目前南黄海南部地区缺乏可靠年代学控制的长序列钻孔。通过对南黄海南部SYS90-1A孔(孔深90.1 m)沉积物开展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并结合AMS14C测年结果及区域已有磁性地层学结果,建立南黄海南部地区第四纪沉积物年代地层框架。结果显示,SYS90-1A孔岩芯记录了从布容(Brunhes)正极性时至松山(Matuyama)负极性时上部,包括Kamikatsura和Santa Rosa地磁漂移事件。早、中更新世界线即布容正极性时与松山负极性时界线(B/M界线)深度位于74.2 m,Kamikatsura和Santa Rosa地磁漂移事件深度分别位于79.75~82.47 m和85.25~87.74 m。根据Kamikatsura和Santa Rosa地磁漂移事件的年代控制点和平均沉积速率,推算钻孔底部年龄为0.96 Ma。南黄海SYS90-1A孔早更新世晚期的沉积速率约为8.66 cm/ka,中更新世以来的沉积速率约为9.5 cm/ka,而全新世以来的沉积速率为12.8 cm/ka,沉积速率自早更新世晚期以来呈增加趋势。这一结果不仅为南黄海南部第四纪沉积物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年代学约束,而且为南黄海地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和对比、沉积环境与气候变化、物源示踪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时间标尺。
陆凯陆凯李广雪孙军李广雪梅西陈晓辉梅西朱晓青强小科
关键词:古地磁学第四纪南黄海
青海湖一郎剑钻孔岩芯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青海湖,作为我国最大的内陆封闭湖泊,有着巨厚的新生代沉积,能提供不晚于上新世的完整环境演变记录。青海湖地理位置独特,是全球气候系统中各分量联系的一个重要枢纽,对气候和环境变化十分敏感(中国科学院兰州地...
符超峰强小科安芷生
广西木榄山智人洞古人类遗址古地磁学年代限定
<正>广西崇左木榄山智人洞古人类遗址作为我国南方古人类研究重要遗址之一,对研究现代人起源及其环境背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木榄山智人洞哺乳动物群以江南象与初现的亚洲象及巨獏等组合为其特征,截然不同于华南早更新世的巨猿动物群...
强小科蔡演军王旭龙金昌柱
关键词:古人类遗址古地磁学地层特征
文献传递
岱海湖泊沉积岩芯高分辨率磁性测量——U型槽与常规方法之比较被引量:9
2007年
对岱海西南部湖滨地区(40°32.127′N,112°37.802′E)钻取的一根长79.16m的高取芯率(98.8%)沉积岩芯(DH06A)进行了高分辨率的湖泊沉积物磁学性质测量。对U型槽法和常规散样方法得到的磁化率和非磁滞剩余磁化强度测量结果进行了系统的比较。U型槽法得到的低场体积磁化率(κlf)变化范围为1.09×10^-5-283.00×10^-5SI,常规散样法得到的κlf变化范围是2.23×10^-5~319.37×10^-5SI;U型槽法得到的非磁滞剩余磁化强度(ARM)的变化范围为0~33.33×10^-3A/m,常规散样法得到的ARM值变化范围是0~1070×10^-3A/m。尽管两种方法获得的κlf和ARM在数值上存在差别,其随深度的变化却显示出相同的趋势,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达0.873和0.834,表明两种方法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和可比性。对高分辨率的湖泊长岩芯磁学研究而言,U型槽法较常规散样法具有可靠、高效、便捷的特点,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磁性测量方法。磁化率对比研究表明,用常规散样法获得的质量频率磁化率(χfd)能够更为敏感地揭示次一级的高频波动特征,而百分比频率磁化率(χfd%)主要集中在1%~5%范围内,其变化趋势与其他磁化率参数变化趋势有明显差异,其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
朱艳明于永涛周力平薛滨吴艳宏强小科
关键词:岱海磁化率ARM湖泊沉积物
古地磁学方法在三维古地形再造上的应用
古地形三维再造是地学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古地形的恢复为古气候、古环境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同时也能有效地预测矿产沉积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古地形三维再造包括水平面上二维古地理图的恢复和垂直方向上古地形高程的恢复.
符超峰强小科方小敏宋友桂常宏
关键词:古地磁学古地形
文献传递
磁学方法及其在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8年
针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磁学方法依靠自身便捷、经济等一系列优势在环境污染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总结了环境研究中磁性矿物的特征和鉴别方法及主要的环境磁学参数,回顾了磁学方法在地表沉积物污染、水环境污染和大气环境污染方面的应用进展。并指出增进对磁性物质与污染源关系、污染物磁性形成机理的理解,加强从单纯的磁化率测量到多磁性参数的综合运用以及与矿物学、地球化学等方法的结合来查明污染物质的多源性、记录环境信息在时空尺度上的不确定性和不同环境对污染物承载能力的差异性,是提高磁学方法在环境污染研究领域应用效果的关键,有利于使环境污染监测和评价由定性研究向定量化研究发展。
符超峰强小科宋友桂徐新文
关键词:环境磁学磁性矿物环境污染
长江第一弯河段阶地特征及年代学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通过DEM及野外调查,提取和分析长江第一弯河流阶地的空间位置及分布特征,认为在河流弯曲及宽阔河段阶地的保存范围大于其他河段;根据阶地序列年代学研究提出,长江第一弯河段T1和T2堆积阶地分别形成于9~12ka和15~20ka,这两级最新阶地分别形成于不同的气候背景。T2开始堆积于末次冰盛期(LGM),下切于15ka前后;而T3堆积于全新世初期的大暖期,下切于9ka前后。而且,两级阶地均存在向断裂方向的上翘,河谷摆向断裂上升盘的相反一侧;河流下切速率也向着断裂方向增大。因此,河流阶地的形成应该受到构造因素的控制,而气候作用对河流下切有明显的影响。
陶亚玲常宏强小科
关键词:阶地地层特征
中国黄土松山-布容地磁极性倒转界线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正>松山-布容(M/B)地磁极性倒转是第四纪发生的最近一次地磁极性倒转事件,其确切位置是黄土-古土壤序列磁性地层学研究的关键。然而,松山-布容地磁极性倒转界线(MBB)在黄土中记录的位置在不同区域存在一定差异,制约了高...
强小科徐新文陈艇赵辉郑浩田
关键词:空间分布特征磁性地层学古气候学
文献传递
佳县红粘土堆积序列频率磁化率的古气候意义被引量:30
2003年
佳县红粘土剖面的磁性地层学研究证明,黄土高原北部风尘堆积的起始年代可以追溯到8 35Ma以前,通过进一步的磁化率测量和频率磁化率分析,发现佳县红粘土及上覆部分午城黄土 古土壤序列的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之间存在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成壤作用过程中由生物作用或风化作用形成的超顺磁颗粒和磁性矿物对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的增大具有重要贡献;同时,剖面中红粘土频率磁化率的百分含量明显高于上部午城黄土,指示了红粘土堆积较强的成壤作用,表明黄土高原普遍发育的红粘土堆积具有相似的磁学性质和古气候意义,并在空间尺度上可以对比。佳县风尘堆积的频率磁化率年代序列指示了3 6Ma以来,尤其是2 7Ma后气候波动加剧和北方干旱化增强。
强小科安芷生常宏
关键词:频率磁化率古气候
大陆环境钻探鹤庆孔的磁性地层学实验研究
<正>亚洲季风环境的形成和演化是全球变化研究领域广泛关注但仍未根本解决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是我国有特色的研究内容。长期以来我国古季风研究主要集中在东南季风区,对于西南季风(印度季风)区的情况缺乏系统研究。西南季风区分布有...
强小科符超峰安芷生沈吉王苏民朱日祥李华梅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