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 作品数:9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池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衰弱状态与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其预后
- 2024年
-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的衰弱状态与心肌损伤、心脏结构功能的关系,并评估其对长期预后的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行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48例。术后通过改良Tilburg衰弱量表进行评估,将总分≥5分的患者设置为衰弱组(n=152),其他患者为非衰弱组(n=196)。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肌损伤标志物[B型利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2年,对比两组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情况(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死亡、严重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心肌损伤及心脏结构功能与衰弱状态的关系,ROC曲线评估Tilburg评分对患者预后情况的诊断效能。结果术后非衰弱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LVESD、LVEDD低于衰弱组,LVEF高于衰弱组(均P<0.05)。Tilburg评分与心肌损伤情况、LVESD、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且Tilburg评分对患者预后评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2。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衰弱状态与心肌损伤及心脏结构功能有显著的相关性,对长期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朱永新张颖徐晓东
-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心肌损伤心脏结构功能
-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池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100例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其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将研究组患者分为单支病变亚组(20例)、双支病变亚组(23例)及三支病变亚组(12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根据血清胱抑素C水平将研究组患者分为胱抑素C升高亚组(16例)和胱抑素C正常亚组(39例),分析各亚组患者随访6个月内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结果研究组中三支病变亚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胱抑素C升高亚组患者随访6个月内的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胱抑素C正常亚组(P_均<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是冠心病患者发生心源性再住院和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对冠心病的心源性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王丽华张颖江浩徐晓东
- 关键词:冠心病胱抑素C预后
-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衰弱评估与6min步行试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衰弱评估与6 min步行试验(6MWT)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在池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60岁),且均行6MWT检查,根据加拿大健康与衰老研究中心的临床衰弱评估量表(CFS),将CFS评分≥5分的纳入临床衰弱组(20例),将评分CFS评分<5分的纳入对照组(40例),分析老年冠心病衰弱患者的危险因素,比较衰弱组和对照组随访1年因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率,评估6MWT对老年冠心病衰弱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衰弱组的6MWD为(294.75±96.67)m,对照组为(362.10±80.61)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且衰弱组的心血管事件再次住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老年冠心病患者评估为衰弱的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6MWD是老年冠心病患者评估为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4)。结论 老年冠心病合并衰弱的患者具有更高的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率,6MWD是老年冠心病患者评估为衰弱的危险因素,6MWT可用于老年冠心病衰弱患者的综合评估。
- 张颖徐晓东方中刘大双施武安严婷婷
-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衰弱
- LVEF保留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与年龄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左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450例住院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NYHAⅢ-Ⅳ级)患者根据LVEF情况不同分为两组,即LVEF≥50%(LVEF保留)组和LVEF<50%(LVEF降低)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同时对血NT-proBNP对数值Log(NT-proBNP)与年龄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LVEF保留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183例,LVEF降低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267例。LVEF保留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LVEDD及Log(NTproBNP)值均低于LVEF降低组(P<0.01)。LVEF保留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Log(NT-proBNP)值与年龄呈正相关(r=0.207,P<0.01)。结论血浆NT-proBNP对LVEF保留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远不如对LVEF降低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但其血浆NT-proBNP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 方中王丽华方洁魏婕张颖刘凯刘少忠
- 关键词: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 eGFR和NT-proBNP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eGFR和血清NT-proBNP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139例。测定患者的血清肌酐及NT-proBNP,根据肾脏病膳食改良预测方程计算患者的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随访入选患者出院后的全因死亡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随访期间发生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eGFR和血清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生存分析使用Kaplan-Meier法,检验用Logrank法。结果随访期间有65例患者死亡,发生率为46.76%。eGFR预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不发生全因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651(95%CI:0.562~0.740),敏感度为57.70%,特异度为69.20%。血清NTproBNP预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720(95%CI:0.638~0.803),敏感度为69.20%,特异度为67.30%。eGFR低水平组患者随访期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eGFR高水平组,Log-rank的检验统计值为9.21,P=0.002。NT-proBNP高水平组患者随访期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NT-proBNP低水平组,Log-rank的检验统计值为16.91,P<0.001。结论eGFR和血清NT-proBNP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近期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 方中徐晓东王丽华张颖马超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房颤
- 不同性别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与心功能的关系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BUA)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根据性别将537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即男性组和女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BUA水平,对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BUA进行Pearson直性相关分析。结果男性组心力衰竭患者的BUA水平高于女性组(P<0.01)。男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与BUA呈负相关(r=-0.206,P<0.01)。女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与BUA呈负相关(r=-0.185,P<0.01)。结论男性心力衰竭患者的BUA水平多高于女性患者。男性及女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与BUA均呈负相关,但男性的相关性更高一些。
- 刘少忠方中王丽华魏婕何金铮张颖刘凯
- 关键词:心力衰竭血尿酸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
-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BNP、NT-proBN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6
- 2023年
-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脑利钠肽(BNP)、N端脑纳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到2022年6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CHF患者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功能、血浆BNP、NT-proBNP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率均较治疗前降低,每搏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每搏量、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NP、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BNP、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低血压、肾功能损伤、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入院率为6.45%,低于对照组(2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NT-proBN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 张芸朱永新张颖
- 关键词: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心力衰竭脑利钠肽
- 右心室流出道与低位间隔起搏患者心电学参数变化及预后对比研究
- 2023年
- 目的 比较右心室流出道与低位间隔起搏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患者心电学参数变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池州市人民医院采用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患者145例,按照起搏器电极植入部位不同分为观察组(n=69,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和对照组(n=76,右心室低位间隔起搏)。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电学参数(R波感知、起搏阈值、阻抗、QRS波时限、QTc间期)、心功能[N末端B型脑钠钛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预后情况。结果 术中、术后两组R波感知、起搏阈值、阻抗、QRS波时限、QTc间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浆NT-proBNP、LVEF、LVE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血浆NT-proBNP、 LVEDD水平分别为(336.42±35.46) ng/L、(48.51±5.82) mm,均低于对照组[(363.78±38.76) ng/L、(49.78±5.92) mm],LVEF为(55.42±7.34)%,高于对照组[(52.62±7.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出现阵发性房颤1例,不良预后发生率为1.45%(1/69)。对照组出现阵发性房颤2例,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1例,不良预后发生率为3.95%(3/76),两组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低位间隔起搏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患者心电学参数差异不大,但前者对患者心功能影响更小,预后更好。
- 朱永新张颖张芸
- 关键词:右心室流出道预后
- 肾功能对严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
- 目的 评价肾功能对于严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严重慢性心力衰竭(NYHA Ⅲ-V级)住院患者498例,根据肾功能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Scr< 1...
- 方中刘少忠王丽华朱永新程军何金铮魏婕张颖刘凯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N末端脑钠肽前体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