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颖

作品数:10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省绵阳农业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多杀性
  • 2篇多杀性巴氏杆...
  • 2篇樱桃谷
  • 2篇肉鸭
  • 2篇免疫
  • 2篇杆菌
  • 2篇巴氏杆菌
  • 2篇雏鸭
  • 1篇毒株
  • 1篇樱桃谷肉鸭
  • 1篇樱桃谷鸭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定量RT...
  • 1篇原体
  • 1篇致病力
  • 1篇商品肉
  • 1篇商品肉鸭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机构

  • 8篇山东农业大学
  • 3篇四川省绵阳农...
  • 2篇四川爱邦伟业...
  • 1篇泰山医学院

作者

  • 10篇张颖
  • 7篇刁有祥
  • 5篇鞠小军
  • 4篇高绪慧
  • 4篇宋晓娜
  • 2篇唐熠
  • 2篇葛平萍
  • 2篇于春梅
  • 1篇崔京腾
  • 1篇武利利
  • 1篇陈浩
  • 1篇国纪垒
  • 1篇孔雨光
  • 1篇提金凤
  • 1篇丰震
  • 1篇王丽荣
  • 1篇孙晓艳
  • 1篇肖坡
  • 1篇孔青
  • 1篇裴苹苹

传媒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2篇北方牧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方中药提取物“蓝圆净”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2021年
本试验旨在考察在断奶仔猪的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药提取物"蓝圆净"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断奶仔猪16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饲喂添加蓝圆净的日粮,对照组不添加,其余日粮水平一致。试验时间为28天,试验期间测定仔猪的平均日增体重、腹泻率与死亡率。试验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的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药提取物"蓝圆净"能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降低腹泻疾病的发病率。
张颖余智勇
关键词:腹泻率
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病理学观察
目的:通过致病性试验对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并对病变组织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观察,从病理学角度提出诊断依据,供临床诊断和防治本病作参考。方法:将C48-1、实验室分离保存201010菌株纯化、染色,显微镜观察细菌形态...
宋晓娜刁有祥国纪垒张颖鞠小军高绪慧
关键词:樱桃谷鸭病理诊断
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株对雏鸭的致病性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强毒株对雏鸭的致病性。【方法】以口服灭菌生理盐水的雏鸭为对照,通过口服和滴鼻接种途径将PM人工感染雏鸭,观察雏鸭的发病情况;于接种后不同时间内随机剖杀试验组和对照组雏鸭,采集肝脏、肺、心脏和脾脏、胸腺、腺胃和小肠等组织,常规方法制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各器官组织学变化;利用建立的间接免疫荧光法对PM在雏鸭体内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接种PM后,引起雏鸭出现精神不振,呼吸困难,腹泻等症状;剖检病变以心包积液、肺出血和肝脏点状坏死为特征。PM动态增殖检测结果表明:滴鼻接种后12h,肺中PM含量最高,达到4.47×103 CFU/g,而口服接种后12h,胸腺中PM含量最高,达到5.12×103 CFU/g;2种途径接种PM后18~30h均以雏鸭胸腺PM含量最高。病理组织学变化以肺脏充血、出血,肝脏脂肪变性,脾索紊乱等为特征;荧光阳性信号主要分布于肺、肝脏、胸腺和脾脏等器官。【结论】PM感染主要引起雏鸭的出血、败血性变化;滴鼻接种PM对鸭的致病力明显高于口服接种;胸腺、肺、肝脏和脾脏是PM侵害的主要靶器官。
宋晓娜刁有祥张颖肖坡高绪慧鞠小军
关键词:多杀性巴氏杆菌致病力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外源DNA导入花粉管通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被引量:20
2005年
本文综述了花粉管通道法的创立与发展,以及应用此方法所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对遗传转化中所涉及的机理和分子验证进行了探讨,并且分析了影响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外源基因的因素,进一步比较了该方法较其它常用的转化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孔青丰震刘林孔雨光张颖
关键词:花粉管通道技术外源DNA导入花粉管通道法外源基因分子
一株鹅源巴氏杆菌强毒株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确定导致山东某鹅场种鹅发病的病原。从病死鹅肝脏、心脏中分离并纯化细菌,根据其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鉴定、PCR和致病性试验等进行鉴定。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1.2×109CFU/mL的菌液10倍系列稀释后,接种11日龄健康雏鸭后,该分离菌株对11日龄健康雏鸭的LD50为10-4.5CFU/mL。死亡雏鸭的剖检病变与病死鹅类似,并分离出形态特征完全一致的菌落。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十二指肠绒毛断裂、脱落、肝细胞脂肪变性、心肌纤维断裂为特征。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氧氟沙星等较敏感。山东某鹅场中发病病原经分离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为禽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宋晓娜刁有祥高绪慧葛平萍张颖鞠小军王丽荣
关键词:多杀性巴氏杆菌
坦布苏病毒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7
2012年
【目的】利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技术建立一种相对定量检测坦布苏病毒的方法。【方法】针对坦布苏病毒NS5、E基因分别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同时设计1对扩增内参基因β-actin引物,将PCR扩增的片段分别连接到pMD18-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经筛选、鉴定纯化后,倍比稀释作为质控样品,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中NS5、E基因及内参基因β-actin标准曲线的构建,并进行反应的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结果显示标准曲线线性关系R2值均在0.99以上,检测极限约为1.0E+01拷贝数质粒DNA;特异性结果表明只能检测到坦布苏病毒的扩增曲线;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0.5%;用已建立的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3次重复检测,病毒RNA的检出率为100%。【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坦布苏病毒NS5、E基因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为养鸭场诊断和监测坦布苏病毒提供了一种新的特异、灵敏的检测方法。
于春梅刁有祥唐熠崔京腾高绪慧张颖鞠小军武利利
关键词:E基因SYBR
饲料中添加“产力高”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本试验旨在通过饲料中添加发酵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产力高"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为"产力高"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试验将40头体重相近,(3~5)胎龄的长太二元母猪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配种前28天饲喂3‰"产力高"一直到受孕直至分娩前5天,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条件均一致,并记录母猪的产活仔数。结果表明,"产力高"能提高能繁母猪的产活仔数。
张颖余智勇
关键词:母猪繁殖性能产活仔数二元母猪能繁母猪产力
鸭源呼肠孤病毒对樱桃谷肉鸭的致病性研究
引言1950年,Kaschula VR首次在南非报道番鸭感染禽呼肠孤病毒[1],并先后在鸭、鹅、火鸡、鸡、鹦鹉、鸵鸟、野鸟等多种禽类体内均分离到病毒[2]。鸭源呼肠孤病毒(duck reovirus,DRV)主要造成番鸭...
提金凤唐熠陈浩张颖刁有祥
鸭源呼肠孤病毒对雏鸭致病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30只10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静脉接种分离的鸭源呼肠孤病毒(DRV)SDWF株,每只0.2mL(ELD50=10-2.36/0.2mL),对照组每只静脉接种0.2mL生理盐水。于感染后3、6、9、12、15d每组随机抽取3只采血,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CD4+/CD8+比值变化,并测定血清中IL-6及INF-γ含量以及免疫器官指数,同时观察试验组鸭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攻毒后3d,试验组雏鸭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生长发育缓慢,体质量下降。剖检变化表现为脾脏出血、肿大、坏死,肝脏坏死。病理组织学变化表现为脾脏、法氏囊淋巴细胞流失严重,网状纤维显现;脾脏坏死,形成肉芽肿,血管动脉管壁疏松、增厚。攻毒后3d,外周血CD4+/CD8+比值升高,随后于攻毒后6、9d开始迅速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后期虽有所回升,但是CD4+/CD8+比值仍然低于对照组;血清中IL-6及IFN-γ含量变化规律与外周血CD4+/CD8+比值变化规律相似,在攻毒后9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胸腺、法氏囊指数均在攻毒后6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脾脏指数在整个试验观察期间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脾脏、法氏囊是雏鸭感染DRV的主要靶器官,免疫器官淋巴细胞流失严重,T细胞数量减少,IL-6、IFN-γ分泌量降低,从而导致机体免疫抑制。
张颖刁有祥高明葛平萍孙晓艳鲁爱玲
关键词:雏鸭
商品肉鸭免疫抑制病病原体共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7
2013年
从山东省不同地区采集病、死肉鸭397份以及临床健康肉鸭200份,用特异性核酸探针对样品进行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9N2AIV)、禽偏肺病毒(aMPV)、呼肠孤病毒(DRV)、鸭圆环病毒(DuCV)、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的检测。结果,自然发病肉鸭中H9N2AIV、aMPV、DRV、REV、DuCV、IB-DV检出率分别为57.43%、51.39%、38.54%、39.55%、29.47%、10.58%,且存在多重感染现象,二重和三重感染率分别为26.20%、18.89%,以aMPV和H9N2AIV、REV和DuCV检出率较高;而临床健康肉鸭群中H9N2AIV、aMPV、DRV、REV、DuCV、IBDV检出率均分别为7.00%、19.5%、15.5%、10.5%、24.00%、9.00%,呈阴性的和单一感染的样品分别占40.00%和28.00%;共感染率为32.00%,且主要是二重感染。上述结果表明,商品肉鸭群中普遍存在免疫抑制病病原体共感染的现象,这成为目前肉鸭发病和生长缓慢的重要流行病学因素之一。
张颖刁有祥宋晓娜鞠小军于春梅裴苹苹
关键词:共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