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靓靓

张靓靓

作品数:14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休克
  • 3篇术后
  • 2篇蛋白
  • 2篇心脏
  • 2篇血必净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外肺水
  • 2篇血管外肺水指...
  • 2篇氧饱和度
  • 2篇上腔静脉
  • 2篇综合征
  • 2篇静脉
  • 2篇窘迫综合征
  • 2篇抗生素
  • 2篇感染性
  • 2篇感染性休克
  • 1篇心肺
  • 1篇心肺转流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病术后

机构

  • 14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空军航空大学

作者

  • 14篇张靓靓
  • 12篇王永杰
  • 6篇邬志强
  • 6篇张海涛
  • 5篇宋海涛
  • 4篇于欣
  • 3篇王潇然
  • 3篇李震霄
  • 2篇刘月英
  • 2篇贡旭楠
  • 1篇饶艳伟
  • 1篇奇铁男
  • 1篇廉吉虎
  • 1篇陈阳
  • 1篇宋海涛
  • 1篇王勇

传媒

  • 3篇吉林医学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高的上腔静脉氧饱和度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
2013年
休克以氧供与氧耗失衡或氧利用障碍为特征,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目标是改善组织氧供。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是反映全身氧输送、氧代谢的良好指标。感染性休克治疗的国际指南中要求,对于严重脓毒症、严重感染性休克的早期集束化治理目标包括提高中心静脉氧饱和度至〉70%〔1〕。
王永杰邬志强张海涛张靓靓刘月英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预后
机械通气早期应用抗生素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患者最主要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内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文献报告其病死率可高达33%-71%。本文分析了机械通气早期应用抗生素对VAP的影响,以期为ICU机械通气患者VAP的预防提供参考。
张海涛饶艳伟王永杰邬志强张靓靓
关键词: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肺炎抗生素
血管外肺水指数在心脏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识别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血管外肺水在体外循环心肺转流(CPB)下心脏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识别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CPB下心脏术后且存在ARDS高危因素的3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入ICU后连续2d监测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氧合指数(PaO2/FiO2)、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结果 进展为ARDS的患者术后第1天的EVLWI明显高于未进展为ARDS的患者[(15.9±7.6)ml/kg比(8.6±2.2)ml/kg,P=0.04].以术后第1天血管外肺水指数>10.06 ml/kg(理想体重)为截点,预测ARDS的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80.0%,阳性预计值为89.47%,阴性预计值为72.72%.与入组时即诊断ARDS患者比较,存在危险因素并进展为ARDS的患者入室后第1天的EVLWI无明显差别[(14.6±4.8)ml/kg比(15.9±7.6)ml/kg,P=0.97].结论 血管外肺水指数升高是ARDS的早期特征性表现,在达到柏林标准之前2.6 d即明显升高,可作为CPB下心脏术后存在高危因素患者是否进展为ARDS的早期预警指标,进而争取有利治疗时机,改善预后.
王永杰邬志强张海涛贡旭楠陈阳张靓靓
关键词:心肺转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管外肺水指数氧合指数
右美托咪定与水合氯醛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患儿镇静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对比研究右美托咪定和水合氯醛在心脏病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患儿镇静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脱机拔除气管插管患儿7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DEX)镇静,对照组给予10%水合氯醛灌肠镇静,观察患儿诱导入睡时间(T1)、自然清醒时间(T2)、HR、MAP、Sp O2、呼吸抑制、配合程度、术后谵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能使患儿达到安静睡眠状态,并能很好接受治疗与监护,与对照组比较DEX组患儿入睡时间(T1)及自然清醒时间(T2)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MAP、HR、Sp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术后谵妄明显增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X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患儿镇静效果满意,可控性更强,作用更加平稳,对呼吸抑制小,术后谵妄发生率低,较传统水合氯醛镇静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是一种理想的术后镇静剂。
张靓靓刘月英王永杰邬志强
关键词:水合氯醛
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外周血USF2、USP10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外周血上游转录因子2(USF2)、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SP10)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259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是否合并AKI将患者分为AKI组(107例)和非AKI(NAKI)组(152例)。收集临床一般资料,检测外周血中USF2、USP10的表达水平。Pearson分析USF2、USP10与肾功能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合并AKI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USF2、USP10诊断脓毒症患者合并AKI的价值。结果 AKI组血清USF2表达水平高于N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P10表达水平低于N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USF2表达与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呈正相关(P<0.05),USP10表达与BUN、Scr、CysC呈负相关(P<0.05)。高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脓毒症休克、高表达USF2是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P<0.05),高表达USP10是保护因素(P<0.05)。USF2、USP10诊断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2(95%CI:0.676~0.808)、0.781(95%CI:0.724~0.839),联合USF2和USP10诊断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AUC为0.907(95%CI:0.865~0.948),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USF2表达增加,USP10表达下降与合并AKI风险增加以及肾功能下降有关。
于欣王永杰李震霄宋海涛董春丽张靓靓张海涛王潇然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
血必净联合CBP对ICU ARDS患者血气及血浆APN、ET-1水平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CBP对ICUARDS患者血气及血浆APN、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吉林省人民医院ICU病房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ARDS患者100例,按抽签法分成对照组(CBP治疗)和研究组(联合血必净治疗),各50例。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指标PaO2、PaO2/FiO2、pH值及血浆APN、TXB2、ET-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PaO2、PaO2/FiO2、血浆APN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TXB2、ET-1、pH值较治疗前均降低,研究组相比更低(均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CBP治疗ICU ARDS患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指标,降低炎症反应。
张靓靓王永杰
关键词:血必净血气
血管外肺水指数和胸腔内血容积指数在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指导意义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在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吉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EVLWI+ITBVI组30例,以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 CCO)技术测定EVLWI和ITBVI,联合CVP指导液体治疗;对照组26例,以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EGDT)的达标后,治疗1、3 d的SOFA评分、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最高血清乳酸、呼吸参数(呼气末正压水平、呼吸频率、顺应性、氧合指数)、24 h液体正平衡、血肌酐、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 EVLWI+ITBVI组3 d时SOFA评分、去甲肾上腺素用量、血乳酸、呼吸参数、24 h液体正平衡均较1 d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EVLWI+ITBVI组3 d时血肌酐无明显增加,而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EVLWI+ITBVI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28 d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与单纯CVP指导的液体管理相比,ITBVI+EVLWI可以更精确评估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的容量状态,更合理地指导液体治疗,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降低病死率。
张靓靓王永杰宋海涛贡旭楠邬志强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血管外肺水指数CVP液体管理
脑电双频指数对重症破伤风患者镇静监测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 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与传统镇静评分[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ASS)评分]在重症破伤风患者镇静中的相关性,探讨BIS对重症破伤风患者镇静深度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2023年1月至12月吉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0例重症破伤风患者,以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镇痛、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持续静脉泵入镇静治疗,在病程四个治疗阶段[第一阶段(早期,0~1周)、第二阶段(抽搐加重期,1~2周),第三阶段(平台期,2~3周)、第四阶段(恢复期,3~4周)]各选择一个时间点记录RASS评分及BIS数值,分析四个治疗阶段BIS与RASS评分变化及相关性。结果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阶段BIS值分别为84.39±8.45、63.35±8.33、59.78±7.06、91.15±5.41,RASS评分分别为0(-0.47,0.32)、-2(-2.56,-2.04)、-3(-3.65,-3.25)、0(0.06,0.49)。在第一至第三阶段,随着破伤风患者抽搐加重,镇静药物用量增加,BIS值及RASS评分呈下降趋势,而在第四阶段恢复期,患者抽搐减轻,镇静药物减量,BIS值及RASS评分明显上升。四个阶段的BIS值、RA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阶段BIS值与RA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648,r=0.784,r=0.504,r=0.413,P<0.01)。结论 BIS与RASS评分在重症破伤风患者四个治疗阶段的镇静深度评估中均具有良好相关性。BIS操作简单方便,避免反复刺激、减少主观因素干扰,可作为判断重症破伤风患者镇静深度的客观指标。
董春丽张靓靓宋海涛王永杰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破伤风
左胫骨骨折术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1例报告被引量:1
2023年
左胫骨骨折术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FES)临床表现差异大,有的患者发病急骤,甚至在典型症状出现之前很快死亡,有的患者可无明显临床表现和体征。临床医生应对其提高警惕,早期识别,早期治疗。现对吉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骨折并发FES病例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44岁,因车祸伤致左小腿肿胀,畸形1 h于2022年10月14日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身高175 cm,体重82.5 kg,体重指数(BMI)27 kg/m^(2).
于欣王潇然李震霄董春丽宋海涛张靓靓
关键词:胫骨骨折脂肪栓塞
股静脉氧饱和度与上腔静脉氧饱和度作为休克复苏导向目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股静脉氧饱和度与上腔静脉氧饱和度作为休克复苏导向目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依据:同时留有经股静脉及经颈内/锁骨下静脉留置两个中心静脉导管,同时抽取一对(经股静脉,经颈内/锁骨下静脉)血标本,做静脉氧饱和度(股静脉氧饱和度SfVO2,上腔静脉氧饱和度ScVO2)及乳酸(Lac)测定。结果:49例患者入选,经股静脉及经颈内/锁骨下静脉采集血标本测定,SVO2平均值分别为67.1%±11.9%,71.1%±10.6%(P=0.002),平均偏倚为4.0%±11.1%。血乳酸平均值分别为:经颈静脉/锁骨下:2.94±4.1;经股静脉:2.82±3.1;(P=0.15)。结论:经股静脉与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同时采血标本测得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以上样本对比SVO2值偏离>5%,Sf-VO2不能代替ScVO2作为指导复苏的指标。
王永杰邬志强张海涛张靓靓于欣奇铁男
关键词:中心静脉股静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