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美波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桑树
  • 4篇育种
  • 3篇育成
  • 3篇杂种
  • 3篇丰驰桑
  • 2篇一代杂种
  • 2篇杂交
  • 2篇杂种优势
  • 2篇栽培
  • 2篇栽培技术
  • 1篇性状
  • 1篇叶量
  • 1篇叶质
  • 1篇育苗
  • 1篇育苗技术
  • 1篇杂交桑
  • 1篇杂交育种
  • 1篇杂交组合
  • 1篇杂种一代
  • 1篇早生桑

机构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科技大学

作者

  • 11篇张美波
  • 9篇潘一乐
  • 5篇孙晓霞
  • 3篇林圣玉
  • 2篇卢全有
  • 1篇吴朝吉
  • 1篇章和生
  • 1篇施炳坤
  • 1篇夏明炯
  • 1篇王登成

传媒

  • 4篇江苏蚕业
  • 3篇蚕业科学
  • 3篇中国蚕业
  • 1篇广西蚕业

年份

  • 1篇1996
  • 4篇1995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桑树新品种育72-1的育成初报被引量:3
1995年
通过杂文、单株筛选、株系选拔、品比试验、区域性试验等选育程序,育成桑树新品种育72-1。该品种具有丰产、长势旺、耐干旱等性状。发芽率高,发条数较多,节间较密。产叶量比对照种湖桑32号高出23%-41%,养蚕成绩与对照种相似。
孙晓霞潘一乐张美波林圣玉卢全有季宝金
关键词:桑树杂交育种
桑树一代杂种的研究与应用
1992年
一、概况近半个世纪来,在桑树育种工作中杂种优势的利用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所谓杂种优势即指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产量、品质等方面优于其双亲的现象。科研和生产实践证明:桑树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利用。
张美波孙晓霞潘一乐
关键词:桑树杂种优势育种
桑品种育72—1主要经济性状的比较试验
1995年
桑品种育72—1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选育出的新桑品种。与现行当家品种湖桑32号比较,通过4年调查亩产叶量提高15.02%:2年4期养蚕叶质鉴定成绩,优于湖桑32号,叶质较好。
林圣玉张美波潘一乐
关键词:产叶量叶质桑树
应用组织培养技术保存桑树种质资源被引量:1
1991年
为研究采用组织培养技术保存桑树种质资源的可能性,作者以白桑系、鸡桑系、山桑系、鲁桑系、华桑系20个桑品种的带芽茎段先后在附加激素的MS与LS培养基上培养增殖,最后在不加激素或低浓度激素的培养基上保存,结果:在供试的20个桑品种中有18个品种移入生根培养基后均能发根生长,对在目前培养条件下不生长的品种其培养技术术改进、继代次数增多是否会影响遗传性状的隐避以及对抑制培养物生长、减少继代次数等方面还要作进一步探讨。
张美波
关键词:桑树种质资源
丰驰桑的栽培技术
1989年
群体性状较一致、经济性状较好的桑树一代杂种——丰驰桑,既可实生直播“一步成园”,亦可移栽建园,为杂种优势的利用开辟了新途径。丰驰桑适于速成、密植、条桑收获,存生产中推广颇受欢迎。其栽培技术要求如下:一、丰弛桑种子的育苗技术(一)播种时期:一般都是夏播,也有少数干旱或灌溉条件差的地区,将种子贮藏到次年春季进行春播。
张美波
关键词:丰驰桑栽培技术
丰驰桑的栽培技术
1995年
丰驰桑是通过一系列的杂交育种程序,从20多个杂交组合中选出的一对优良组合的一代杂种。实践证明,它与嫁接的湖桑相比,具有发芽早(比湖桑提早4~5天),生长势强,产叶量高(比湖桑32号高17~50%),适应性广。种子或苗木已成为商品生产被全国十多个省、区引进,丰驰桑无需嫁接,种子可直播“一步成园”,亦可苗木移栽后栽植成园。
张美波潘一乐
关键词:桑种丰驰桑杂种一代栽培
丰驰桑的育苗技术
1995年
丰驰桑以其繁殖快、生长势强、产叶量高、适应性广、投产早、成本低、效益高等优势,迅速地在全国各地蚕区推广应用,尤其在人多地少、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新发展蚕区,备受欢迎,有力地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 丰驰桑种子供不应求,发种量逐年递增,新区迫切需要育苗技术。
潘一乐张美波
关键词:丰驰桑育苗
育7210抗桑黄化型萎缩病的鉴定
1996年
育7210(湖桑39号×育237号)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孙晓霞等通过有性杂交、亲本选配、组合筛选、株系选拔,于1972年选育出的优良株系。在此基础上,“六五”、“七五”期间进一步进行了品比试验(湖桑32号作对照),结果表明:育7210不仅高产(比湖桑32号增产30%左右)、优质(万头蚕收茧量、万头蚕茧层量分别比湖桑32号高4%、3%、50公斤桑产茧量与湖桑32号相近),且抗病(桑黄化型萎缩病大田自然发病率育7210为0%,湖桑32号为15.68%),但自然发病的观察调查很难正确地反映桑品种(或品系)抗病性,为进一步确定其抗病性,应用人工接种鉴定。
张美波潘一乐林圣玉卢全有
关键词:桑树黄化型萎缩病抗病性
桑树四倍体植株的育成被引量:12
1989年
国内外从事桑树多倍体育种的研究较多,日本通过人工诱变已育成了四倍体品种(改良鼠返、剑持等),三倍体品种(青叶鼠、新剑持等),日本、苏联等国家除了人工诱变多倍体外,还利用多倍体桑树资源,进行不同种间[22倍体黑桑(Mo-rus nigra Linn.)×2倍体白桑(Morus albaLinn.)]杂交,获得不同倍数体的杂种(17倍体,12倍体等)。我国桑树多倍体育种工作,近几年来也取得一定的成绩和进展。1981年,浙江省王侠剑和杨今后等用秋水仙素、辐射等方法已诱导出四倍体植株,西南农业大学李存礼等利用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获得一株三倍体植株,作者等利用二倍体与六倍体桑杂交,获得若干四倍体植株,现报道如下。
孙晓霞张美波潘一乐
关键词:桑树四倍体植株育种
桑树一代杂种的研究与应用
1992年
1 概况 在近半个世纪的桑树育种工种中,杂种优势的利用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张美波孙晓霞潘一乐
关键词:一代杂种湖桑杂交桑杂种优势杂交组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