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梅
- 作品数:55 被引量:242H指数:9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军队杰出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可溶性人PD-1蛋白(shPD-1)对肿瘤患者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检测shPD-1蛋白封闭肿瘤患者树突状细胞(DC)表面的PD-L1分子对DC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诱导培养肿瘤患者DCs;观察给予或不给予shPD-1蛋白对DC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免疫表型,采用MTT法检测DC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IL-12p70的水平,MTT法检测效应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封闭DC表面PD-L1分子后,DC刺激T细胞增殖,分泌IL-12p70能力显著提高,促进CTL杀伤反应的能力显著增强(P<0.05)。结论可溶性人PD-1蛋白(shPD-1)封闭DC表面PD-L1分子后,能显著提高DC活化T细胞的能力,促进DC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 李江斌张红梅王爽张利旺鲁建国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肿瘤免疫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个体化治疗策略
- 本文介绍了含铂类药物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并研究新药的治疗效果,总结分子靶向制剂等新型药物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 刘文超陈衍张红梅
- 关键词:肺肿瘤生物标记物分子靶向药物
- 文献传递
- 吉西他宾联合腹腔灌注顺铂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 目的:治疗晚期肝癌目前尚无公认的金标准方案。本研究对比健择(GEM)和表阿霉素(EPI)分别联合腹腔灌注顺铂(DDP)方案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进行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入表阿霉...
- 刘文超张红梅张利旺刘都户薛妍黄颖斯晓明程婕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腹腔灌注吉西他宾顺铂
- 文献传递
-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树突状细胞及功能鉴定被引量:14
- 2003年
- 目的 :以实体瘤患者外周造血干细胞 (PBSC)为来源 ,建立体外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 (DC)的方法 ,并进行表型鉴定及功能检测 .方法 :以血细胞分离机分离经动员的外周造血干细胞 ,加入rhGM CSF ,rhIL 4和nrhTNF α培养 7~ 9d成为树突状细胞 ,进行细胞形态学、表型及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分析 .结果 :PBSC经诱导培养后 ,倒置显微镜和电镜显示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 ;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细胞表面抗原高表达 ,其中CD1a 38.2 8% ,CD11c 6 6 .77% ,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分别为 5 1.0 5 % ,6 7.5 8% ,MHCⅡ类分子HLA DR为 72 .0 9% ,为典型的DC表型特征 ,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显示DC具有高效的刺激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能力 .结论
- 张红梅任军张利旺张亮张燕军斯晓明范黎潘伯荣
- 关键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树突状细胞实体瘤免疫治疗
- 附睾腺癌合并结肠腺癌1例被引量:2
- 2003年
- 张利旺张红梅范黎任军潘伯荣
- 关键词:结肠腺癌合并症影像学检查
- 基于胰腺癌体能状态新标准的个体化治疗选择
- 本文通过对胰腺癌体能状态新标准的个体化治疗选择的研究探讨,吉西他滨(带或不带厄洛替尼或卡培他滨)仍是ECOG PS 2患者的首选方案。FOLFIRINOX是一个新的毒性更大、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具有良好的体力状态的患者...
- 刘文超陈衍张红梅
- 关键词:胰腺癌个体化治疗吉西他滨毒副反应
- 文献传递
- 全身热疗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分析全身热疗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在CENTRAL/Pub 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1995年-2013年间比较全身热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5篇文献(包括422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总缓解率分别为66.19%、24.68%,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为1.59(95%CI:1.32-1.91),个体RR值波动于1.52-1.90之间。异质性检验未发现明显偏倚(P=0.99)。结论:全身热疗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优于单纯化疗。
- 郭俊召刘文超张红梅
- 关键词:全身热疗非小细胞肺癌META分析
- 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的系统评价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系统评价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治疗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与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MEDLINE(Ovid)、CNKI、维普中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利用CRS联合HIPEC治疗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的所有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RCT)和非随机对照试验(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非RCT),对纳入研究主要从生存期和安全性两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项RCT和8项非RCT,共504例患者。生存期方面,RCT中,CRS联合HIPEC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明显高于单纯CRS组的7个月(P=0.003)。8项非RCT中,CRS联合HIPEC治疗的1、2、3年合计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2.9%、27.1%、16.8%。手术切除程度达到CC 0~1分是预后较好的预测指标。安全性方面,非RCT显示联合治疗方案围手术期总体死亡率为4.8%,严重并发症的合计发生率为24.9%,在RCT中这两项数据分别为0和13.1%。结论:对于胃癌伴腹膜转移,尤其是达到CC 0~1切除的患者,CRS联合HIPEC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同时存在较高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 文磊杨海南徐龙文张琼吴晋张红梅
- 关键词:胃癌腹膜转移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
- 肿瘤患者造血干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以经动员富集的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为来源,建立体外诱导培养临床级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并其形态、表型及功能的鉴定。方法:以化疗联合皮下注射G-CSF对肿瘤患者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富集外周血MNC,聚苯乙烯细胞培养板贴壁纯化后,加入无血清培养液X-vivo15,以GM-CSF和IL-4联合诱导DC分化,诱导d5加入TNF-α促进DC成熟,观察DC形态及表型变化;并检测其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以该法诱导的患者DC显示出典型的树突细胞形态表型特征,同时具有较强的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以经动员富集的肿瘤患者外周血MNC为来源,联合应用GM-CSF、IL-4及TNF-α,在体外可诱导培养出临床级具有典型形态、表型及免疫活性的DC。
- 斯晓明张红梅张利旺刘文超
- 关键词:单核细胞
- 以GFP为标记的肝癌细胞RNA转染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效应
- 2006年
- 目的:探讨GFP作为标记观察肝癌细胞RNA转染DCs效果的可行性及肿瘤细胞RNA转染DCs制备疫苗的可行性.方法:绿色荧光蛋白质粒载体pGFPC3稳定转染肝癌细胞HepG2,Trizol法提取筛选后细胞HepG2GFP总RNA;分离肝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DCs细胞,总RNA转染DCs,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果,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DCs表型变化;ELISA法检测转染前后上清中IL12变化情况;MTT法检测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率.结果:pGFPC3稳定转染肝癌细胞HepG2后可得到稳定表达GFP的细胞HepG2GFP,荧光显微镜下呈绿色荧光;总RNA转染的DCs荧光显微镜下呈绿色荧光,CD80(13.2%上升至86.7%),HLADR(38.9%上升至97.9%),CD83(0.9%上升至97.1%),CD86(31.2%上升至92.5%)表达明显升高,上清IL12分泌量ng/L显著增高(61.3±8.1→287.4±29.3,P<0.05);诱导的CTL能够对肝癌细胞株HepG2起特异性杀伤作用.结论:GFP可以作为肿瘤细胞RNA转染树突状细胞的观察标记,肿瘤细胞RNA转染DCs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肿瘤疫苗.
- 张利旺张红梅刘文超潘伯荣斯晓明任军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绿色荧光蛋白转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