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竹霞
- 作品数:64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电子电信更多>>
- 一种2-取代苯并噻唑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取代苯并噻唑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2‑取代苯并噻唑的制备方法具体为:以N‑芳基硫代酰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尿素热聚缩合制得的石墨相氮化碳(g‑C<Sub>3</Sub>N<Sub...
- 郭臻白晋李彦荣杨文静张竹霞
- 文献传递
- 一种三元异质结可见光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元异质结可见光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光催化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可溶性锌盐和可溶性铟盐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混合溶液;(2)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贵金属纳米线混合均匀;(3)向上述混合均匀后...
- 贾虎生刘海瑞张燕张竹霞何霞许并社
- 文献传递
- 白铁矿相5d过渡金属二氮化物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平面波赝势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白铁矿相5d过渡金属(TM=Hf、Ta、W、Re、Os、Ir、Pt、Au)二氮化物TMN2的晶格常数、电子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白铁矿结构TMN2同时满足热...
- 迟美张竹霞闫新韩培德许并社
- 关键词:过渡金属原子原子力学
- 文献传递
- 一种纳米粉体材料的分散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粉体材料的分散方法,是针对纳米粉体材料易团聚的情况,采用分散剂+机械式分散方法,先对纳米粉体材料分类,选择匹配的分散剂和基体材料,然后置于分散机内,在高速转动1000-10000r/min下进行分散,单...
- 侯文生张竹霞戴晋明牛梅范海宾李寅杜艳芳
- 铟镓共掺杂对n-ZnO纳米棒/p-GaN异质结生长行为和光电性能的影响
- 2022年
- 利用低温水热法在p-GaN薄膜上生长了铟(In)和镓(Ga)共掺杂的ZnO纳米棒。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能量色谱仪(EDS)结果表明,In和Ga已固溶到ZnO晶格中。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ZnO纳米棒具有良好的c轴取向性,随着In和Ga共掺杂浓度的增加,纳米棒的直径减小,密度增加。XRD结果表明,In和Ga共掺杂引起ZnO晶格常数增大,导致(002)衍射峰向低角度方向偏移。同时,ZnO的光学性质受到In和Ga共掺杂的影响。与纯ZnO相比,共掺杂ZnO纳米棒的紫外发射峰都出现轻微红移,这是表面共振和带隙重整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I-V特性曲线表明,随着In和Ga共掺杂浓度的增加,n-ZnO纳米棒/p-GaN异质结具有更好的导电性。
- 尹佳奇余春燕翟光美李天保张竹霞无
- 关键词:ZNO纳米棒
- Ag吸附对MgF_2表面结构稳定性及光学性能的影响
- 2014年
-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Ag在MgF2低指数表面(100)面、(001)面、(110)面的吸附行为及吸附机理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吸附对体系结构稳定性及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g在MgF2表面的吸附为稳定的化学吸附,在(100)面、(001)面、(110)面的最佳吸附位分别为最外层F的四重穴位、短桥位、长桥位;吸附机理主要表现为Ag与附近F的共价键作用。吸附Ag后,MgF2表面稳定性增加,稳定性顺序由吸附前的(001)<(100)<(110),变为吸附后的(100)<(110)<(001)。在300 nm到1000 nm波段,MgF2(100)面、(001)面吸附Ag体系,折射率实部较吸附前减小。
- 王丽平韩培德张竹霞
- 关键词:MGF2表面能光学性质密度泛函
- 纳米氧化锌实心球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氧化锌纳米实心球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可溶性锌盐溶解在醇胺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2)将上述溶液在频率大于或等于10KHz、功率为10~50W的超声中进行超声处理; (3)对经超声处理...
- 张竹霞刘海瑞邵桂雪贾伟贾虎生许并社
- 文献传递
- 洋葱状富勒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9年
- 详细介绍和分析了洋葱状富勒烯(OLFs)的各种制备、纯化和改性方法,概述了其性能和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OLFs特有的力、电、光、磁、吸附、催化等物理及化学性能,使其在工程、电子信息、能源、生物医学、化学化工、国防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此,应进一步围绕OLFs类新型纳米碳材料的制备、表面修饰、功能化、实际应用等各个环节的物理与化学问题进行探索,为该类功能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许并社杨永珍张竹霞刘旭光
- 关键词:新型碳材料洋葱状富勒烯
- 内嵌金属富勒烯Sc_(3-x)Y_xN@C_(80)-I_h计算研究
- 2014年
-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C80-Ih碳笼的混合三金属氮化物内嵌富勒烯Sc3-xYxN@C80(x=0-3)最稳定的结构规律。计算发现,它们均具有大的结合能和宽的HOMO-LUMO能隙;它们的绝热电子亲和势、电离势具有较大的绝热电子亲合能,且容易被还原;通过前线轨道,基本可以定性判定它们的化合价一致,内嵌团簇均向笼转移了6个电子。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发现,Sc3-x YxN@C80(x=0-3)差别体现在内嵌团簇的振动部分,笼的振动基本一致,这主要是因为内嵌团簇向笼转移了相同数目的电子,所以笼的电子结构一致,振动峰就相同;而内嵌团簇由于半径不同,所受应力不同,所对应的振动峰会有位置偏移。随着内嵌金属原子的渐变,揭示了Sc3-xYxN@C80(x=0-3)整体构型及性质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郝亚星庄晟逸刘洋张竹霞陆路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能隙前线轨道
- 内含式化合物X@B_(12)P_(12)的结构与稳定性研究
- 2005年
- 采用B3LYP/6-31G*方法,对内含式化合物X@B12P12(X=Li0/+、Na0/+、K0/+、Be0/2+、Mg0/2+、Ca0/2+、H和He)的不同对称性构型进行了计算,讨论其最稳定构型的几何参数、布居分析、偶极矩、电离势、包含能、振动频率、能隙和自旋密度.发现在X@B12P12化合物中,客体X=Li、Na0/+、K0/+、Mg0/2+、Ca0/2+和He处在偏离笼的中心0.006nm的半径内.Be2+沿着C3轴偏离中心点0.279nm.在Be@B12P12和H@B12P12的基态结构中,Be和H与笼上的B原子成键.除Li@B12P12、Be2+@B12P12和He@B12P12外,其余结构为Cs对称稳定构型.
- 武海顺张竹霞
- 关键词:偶极矩能隙自旋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