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平
- 作品数:50 被引量:30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俞根初经验方对仲景方的继承和发挥被引量:2
- 2019年
- 俞根初为绍派伤寒代表人物,在临床上对仲景之学多有发挥,其经验方多沿用、化裁、合用仲景方。俞氏运用仲景方,从药味上进行加减,从药量上进行变化,在比例上进行调整。此外,他还仿仲景之意自创新方,如苏羌达表汤和蒿芩清胆汤,师其法而活用其方,拓展了经方应用的范围。其组方配伍结合地域,重视治湿和痰,重视调畅气机,重视顾护脾胃。本研究可以为临床灵活运用经方提供参考,为提高临床化裁配伍水平提供依据。
- 汤尔群张立平黄玉燕郑齐李志更
- 关键词:俞根初仲景方通俗伤寒论化裁
- 论中医“象”思维(一)被引量:15
- 2012年
- 中医学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规律,以"象"思维为核心思维。中医"象"思维,是形象思维与意象思维的结合,以直观模糊、自然整体、开放动态、直觉体悟为特点,关注的"象"包括了外在可观察之象以及内在可感知之象。通过"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取象比类"三个不可分割的阶段,寻求自然、生命、健康及疾病的规律。
- 张立平
- 关键词:中医
- 浅谈《内经》“运气七篇”对药性理论的贡献被引量:4
- 2009年
- 张立平潘桂娟
- 关键词:运气七篇药性理论
- 从升降出入论“营卫不和”的两类病证及其治法被引量:25
- 2014年
- 文章运用升降出入理论,从营卫表里守与使的关系、营卫气血偕行定时相会的关系出发,对"营卫不和"的概念、病机及其自汗、失眠病证进行了探讨,指出营卫之气升降出入活动失常,是营卫不和的基本病机概括,营卫之气升降出入的运行失常引起的病证即属"营卫不和"的范畴;桂枝汤、半夏秫米汤"益阴和阳,调和营卫""引阳入阴,调和营卫"为调和营卫的两大基本方法。
- 张立平
- 关键词:营卫不和自汗失眠
- 《黄帝内经》运气学胜复理论探析
- 胜复,是自然气化过程中的一种自衡调节机制,是古人对自然气候长期观察后的经验总结,是天地自然之理,是生命万物生生不息的重要保证。运气学的胜复理论,在五行之间相克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了运气学特有的时位特点,将胜复这一自然气候变...
- 张立平潘桂娟
- 关键词:黄帝内经运气学
- 中医“和法”的概念与范畴研究
- “和法”是中医临床的主要治法之一。通过对“和法”理论与临床多角度、多层面的阐发,历代医家不断拓展“和法”的理论范畴。至今,运用“和法”治疗临床各科病证的报道,已经蔚为大观。由于个体历史条件、诊疗对象和认识水平的差异,不同...
- 张立平
- 关键词:中医学学术思想
-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郁”治则探微被引量:13
- 2018年
-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以五行学说为基础,将五运之气变化与人体病理变化联系起来,提出了"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的五郁郁甚治则。"五郁"概念的提出言简意深,历来各家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发挥。本文基于五运六气理论,结合运气学特有的时位特点,探讨"五郁"治则的内涵及应用要点,拟揭示"五郁之发"的预防及"五郁之证"的治疗意义,以更好地诠释"五郁"之治"防""治"结合的双重指导意义。
- 魏景景张立平赵凯维
- 2020—2021年度中医学术流派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2年
- 2020—2021年度,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主要在中医学古代学术流派、地域性学术流派、专科性学术流派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除此之外还有研究涉及学术流派研究中的共性问题。古代学术流派研究主要集中于丹溪学派、伤寒学派、易水学派等领域,深入挖掘其中的一些学术问题;地域性学术流派的研究与发展成为中医学术流派研究领域的热点,尤以江苏、上海、广东与黑龙江等地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工作;专科性学术流派以针灸的学术流派研究较之其他各科更为系统、全面,是这一研究领域的热点。从医学教育和学科发展角度来看,学术流派研究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学界已经开始使用多学科方法研究学术流派,并初步建立了相关评价指标和要素,促进学术流派的保护与建设。
- 郑齐黄玉燕张立平汤尔群陈曦于峥
- 关键词:各家学说学术流派
- 论中医药学术传承的核心要素:“象”思维被引量:4
- 2023年
- “象”思维以“主客相融”“整体关联”“意象推理”为特点,是一种在现象层面发现和总结规律的认知方式。“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学的核心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医学的发展方向和特质,是中医文化与学术之根,是中医药学术传承的首要要素。遵循“象”思维的认知路线,总结“象”思维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把握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启悟中医药学的理论和方法,引领中医药学自主创新,是中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发展路径。
- 张立平高宴梓李菲马明越
- 关键词:中医药思维方式取象比类
- 中药药性理论源流和内容范畴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本文基于中医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对中药药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规律进行了纵向地梳理;对其内容范畴进行了横向综合、提炼,指出形性、性能及毒性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对其深层内容结构进行了初步解析。
- 张立平汤尔群
- 关键词:中药学中药理论药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