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福红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教育
  • 2篇道德
  • 2篇道德教育
  • 2篇道德教育思想
  • 2篇德教
  • 2篇社会
  • 2篇教育思想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社会
  • 1篇大学生社会主...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责任观
  • 1篇哲学
  • 1篇儒学
  • 1篇儒学思想
  • 1篇社会思潮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机构

  • 7篇哈尔滨工程大...

作者

  • 7篇张福红
  • 4篇陈红

传媒

  • 2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活力
  • 1篇学术交流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西方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被引量:15
2014年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日渐深化,一些西方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高校大学生产生了多方面的复杂影响。对此,我们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评价标准,阐明这些西方社会思潮的理论基础,把握其思想实质,揭示其对高校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切实加强引导,从多个方面加以应对,以积极推进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陈红张福红
关键词:西方社会思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陀思妥耶夫斯基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俄罗斯“黄金时代”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思想紧紧围绕着人性而展开,对我们深入理解人的存在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从道德教育的角度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首先,对陀思妥耶夫斯基道德教育...
张福红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道德教育思想
马克思“总体的人”思想及其前提性反思
2014年
人对于自己而言是个伟大的谜,在所有的存在物中,人的存在是最为独特的,其他任何存在物都不能与之相并列。然而,在人类漫长的思想史上,人究竟是怎样的存在,这个问题似乎又是一个永远也拉不直的问号,成了学者们一再求解的"司芬克斯之谜"。历史上的人之存在观是理解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前提,只有在对其进行批判和检讨的基础上,才能更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人学主旨。
陈红张福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
梁漱溟农民主体性思想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被引量:10
2016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农村要发展,根本要依靠亿万农民"[1],充分肯定了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民国时期,梁漱溟已经意识到了农民主体性问题,将启发农民自觉性作为乡村建设的万事之首,肯定与尊重农民在救济与建设乡村中的主体地位。他以乡农学校为载体,开展民众教育,尤其重视成年农民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旨在让农民意识到自身的主人翁地位,自觉地、积极地参与乡村建设。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正在积极地向前推进,重新审视梁漱溟农民主体性思想,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陈红张福红
关键词:乡村建设农民主体性新农村建设
《孝经》中“孝”的思想及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2011年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们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儒家经典著作《孝经》是一部专门论述孝道与孝治的著作,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儒家伦理学著作之一,在封建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针对《孝经》中“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夫孝,德之本也”来阐述传统的孝道,及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张福红
关键词:孝经
梁漱溟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漱溟,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富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在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旅程中,他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严谨的治学精神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作为现代新儒家的开山鼻祖,梁漱溟始终以承继儒...
张福红
关键词:道德教育儒学思想
梁漱溟伦理责任观及其当代价值——基于“他者”视角被引量:3
2016年
梁漱溟的伦理责任观中蕴含着"他者"的向度,揭示了人的存在有一个"他者"维度。他以关系与义务阐释"伦理",强调伦理关系的重心是人与人之间的责任关系。在处理"我"与他者的关系上,梁漱溟坚持以"对方"为基点,提倡"以对方为重""互以对方为重",突出了他者的优先性,"我"对他人担负绝对的、无限的责任。梁漱溟进一步指出,体知"我"之责任与义务的机制是"理性",即"无私的情感"。从"他者"维度考察梁漱溟的伦理责任观,深入挖掘其思想内涵,对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塑造富有责任感的理想人格、推进问责制的健康运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陈红张福红
关键词:他者列维纳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