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国
- 作品数:4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世界自然遗产事业发展潜势分析被引量:13
- 2006年
- 世界遗产(以下简称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在策略、重点与工作方式上出现许多新的趋向。《凯恩斯决议》的修订突出对生态、地质演进及生物多样性价值的重视,并提高人们对自然遗产的认识水平,有助于完善自然遗产地的覆盖范围和世界遗产名录平衡性问题。这将加快自然类遗产的申报,尤其是涉及水圈的自然遗产,如海洋、淡水、山地及与此有关的生物多样性的自然遗产地的保护成为热点。国际协作使得跨国自然遗产的联合申报成为必然趋势。随着遗产保护地由点向线、面的扩展,绿色廊道遗产的建设将促进自然遗产事业的发展。
- 张忍顺张祥国蒋姣芳葛云健
- 关键词:世界遗产自然遗产
- 海州湾临洪河口淤进与弧形海岸形态发育的相关性
- 弧形海岸讨论的是海岸演变过程中泥沙的输移及平衡、稳定问题。本文在历史地貌学与海岸动力地貌学原理的指导下,以典型的弧形海岸——临洪河口一西墅岸弧为例,采用历史过程与现代过程相结合的办法,以历史文献和地图、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
- 张祥国
- 关键词:弧形海岸海岸地貌
- 文献传递
-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资源现状特征与发展对策被引量:22
- 2006年
-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的信息表明,世界遗产中心正从全球角度对世界遗产事业和遗产保护现状进行深入全面的审视与评估,并着手对各遗产类型及其地域分布的不均衡性进行改善。《凯恩斯决议》的修订,使得自然遗产的申报得到优先保障,并进一步突出了生态、地质演进及生物多样性等价值。对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发展现状与国际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我国“世界自然遗产”项目结构不合理,自然与文化遗产比例失衡、自然遗产偏少、地理覆盖面积较小,自然遗产类别简单,所符合的遴选标准过于单一,遗产地域分布不均,未充分反映出我国自然环境的复杂性与自然遗产资源的丰富性。提出了当前中国“世界自然遗产”的发展对策:加强基础研究及提升遗产地科学内涵;挖掘自然遗产资源的文化内涵;加强研究和申报海洋类遗产;加强申报我国特有的自然地理类型遗产地;扩大遗产地规模;加强西部遗产地的申报。
- 张忍顺蒋姣芳张祥国
- 关键词:世界遗产自然遗产
- 基于RS的淤泥质海岸滩涂淤长速度分析——以江苏赣榆县宋庄岸段为例被引量:9
- 2005年
- 在1978~2004年8个时相卫片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影像系列叠合分析法,通过历年修建的外围堤线位置的变动、互花米草及盐沼的扩散和临洪河口向海延进的演变等3种途径,研究宋庄岸段的滩涂淤长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避开不同时相卫片的潮位校正难点,揭示出滩涂淤长的动态变化和速度.
- 张祥国张忍顺王艳红陈洪全顾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