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光

作品数:15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土壤
  • 3篇盐渍
  • 3篇土壤动物
  • 2篇盐渍土
  • 2篇植被
  • 2篇植被恢复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群落
  • 2篇陆地生态
  • 2篇陆地生态系统
  • 2篇黄河三角洲
  • 2篇公路
  • 2篇公路边坡
  • 2篇边坡
  • 2篇滨海盐渍土
  • 1篇典型区
  • 1篇电磁
  • 1篇电磁屏蔽
  • 1篇凋亡
  • 1篇动物群落

机构

  • 9篇东北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长春师范学院
  • 1篇滨州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4篇张晓光
  • 4篇张晓光
  • 2篇殷秀琴
  • 2篇顾卫
  • 1篇刘奉文
  • 1篇宋忆淑
  • 1篇李德山
  • 1篇董满宇
  • 1篇李士美
  • 1篇李玉新
  • 1篇王春权
  • 1篇王桂云
  • 1篇董炜华
  • 1篇丁效东
  • 1篇刘永兵
  • 1篇夏丹丹
  • 1篇孟宪民
  • 1篇余海龙
  • 1篇李旭霖
  • 1篇崔德杰

传媒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人民黄河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黑河学刊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碳平衡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9年
碳循环和全球变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碳收支/碳平衡问题已经成为碳循环和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与热点,其中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碳平衡又是全球碳循环和影响全球变暖中最复杂、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部分。阐述了全球陆地碳库的大小及碳收支/碳平衡状态,探讨了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碳平衡过程,分析了当前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碳平衡因素,并对当前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碳平衡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春权孟宪民张晓光夏丹丹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碳平衡
《前后出塞录》选注被引量:1
1990年
清人龚之钥的《前后出塞录》,是一部流传很少的地理著作,成书于乾隆元年。道光间张穆撰《蒙古游牧记》,曾征引此书十余则。光绪十七年王锡祺自《蒙古游牧记》中辑出十则,做《后出塞录》一卷,收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补编(以下简称《补编》)第二帙,即《中国丛书综录》之所著录者,此外,未见其它书目著录。清末大藏书家徐乃昌藏有原刊本,今藏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龚之钥,宇米帆,钱塘(今属浙江杭州)人。约生当康、雍、韩三世。因为《后出塞录》有“风雪龙城一杯酒,何须五十始知非”诗句可证。诗作于雍正五十年至乾隆元年之间,上推之,则之钥当生于康熙二十几年。
刘奉文李德山张晓光
关键词:雍正朝黑龙江将军
山东省砂姜黑土四种土壤重金属特征
通过山东省砂姜黑土典型区(岱岳、平阴、平度、广饶和兰陵)土壤的室外采集与室内测定,对砂姜黑土土壤中重金属元素锌、铁、锰、铜有效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从有效性的角度对土壤重金属作出了污染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山东...
段梦琦张晓光冷爱静
关键词:砂姜黑土重金属元素污染风险
文献传递
滨海盐渍土可见近红外高光谱特征被引量:8
2019年
土壤光谱是遥感监测的物理基础,盐渍化土壤光谱特征研究对于盐渍化土地的监测有着重要的意义。以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滨海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土壤样品采集和高光谱测量,研究在去除水分以及剔除土壤质地影响后,不同盐渍化程度的滨海盐渍土在350~1100nm区间的高光谱反射和吸收特征,并且试图构建光谱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平滑后的光谱曲线能更准确有效地描述光谱的反射特征及吸收峰。不同盐化程度的土壤光谱曲线形态一致,但反射率大小差异较大。连续统去除后,490 nm处轻度盐化土吸收最小,在760~920 nm区间重度盐化土的吸收更强烈。原始光谱不能预测土壤盐渍化信息,但是二阶微分变换能够提高波段敏感性,建立的光谱预测模型能够基本满足预测要求。
张晓光张晓光孔繁昌
关键词:滨海盐渍土高光谱特征
蛟河公路边坡植被恢复后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研究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研究主要侧重于自然植被方面,对于筑路人工植草后的边坡很少见报道。研究被破坏公路边坡人工植草后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
张晓光
关键词:公路边坡土壤动物群落陆地生态系统
文献传递
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类型土壤动物生态特征研究--以内蒙古卓资山为例被引量:15
2008年
对内蒙古中部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类型土壤动物进行研究,发现线虫占绝对优势,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64.95%。线虫个体数在不同土地类型的差异显著。线虫、蜱螨类和弹尾类构成研究区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天然草地各生境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和个体数均高于撂荒地、半裸露坡地和裸露坡地。大型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和个体数的垂直分布具有表聚性。根据土壤动物聚类分析的结果,可将采样的6个生境分为3类:天然草地、人类干扰停止后自然恢复的坡地和裸露坡地。CCA排序表明土壤含水量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分布影响最大。土地利用方式相近的生境,土壤动物种类组成和个体数量相似程度较高。土壤动物组成的差异能够较好地反映土地类型的差异。
董炜华殷秀琴顾卫刘永兵余海龙张晓光
关键词:土壤动物生态特征农牧交错带
s-lap基因序列研究背景及其与光损伤致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宋忆淑王桂云李玉新宋志宇王小民张晓光李铁军刘维全邹啸环
s-lap基因序列的研究。用合成特异性引物对s-lap基因表达序列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发现该序列不含内显子于光损伤的RPE细胞中表达,而正常的RPE细胞中没有表达; S-lap基因已知序列很有可能在可见光对培养的 RPE 细...
关键词: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光损伤
黄河三角洲垦利县10 a土壤盐分时空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以黄河三角洲典型县域垦利县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利用GIS技术研究了2007—2016年土壤盐分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2007—2016年土壤盐渍化具有强烈的变异特点,10 a间不同盐渍化程度的土地面积变化明显;非盐渍化土壤面积变动轻微,中度和重度盐渍化土壤面积降低了39.27%,轻度盐渍化土壤面积增加了10.03%,盐土面积也显著增加;盐渍化程度明显减轻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垦利县中部和东南部,盐渍化程度明显加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垦利县西南、中南和东部区域;盐渍化程度变动与近年来秸秆还田、海水浸润、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等有很大关系,可以根据土壤的水盐状况来调整土地利用方式,有效、合理利用盐渍化土地。
张晓光张晓光李旭霖李旭霖李士美
关键词:土壤盐渍化土壤电导率土地利用方式黄河三角洲
信息物理系统的最优隐蔽攻击策略设计
张晓光
长白山区公路边坡人工植草后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被引量:2
2011年
对长白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的中小型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探讨了人工植被恢复后公路边坡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研究区内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32类,4 807只.结果表明: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群落类群数和个体数量的多样性特征存在差异,阳坡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大于阴坡,而个体数量小于阴坡;土壤动物群落个体和类群主要集中分布在0~5cm土壤层,而且具有时间上的变化,均为7月<9月<次年5月.土壤动物与环境要素的相关分析表明,植被恢复后土壤动物类群与土壤pH和全P含量相关不明显,与土壤有机质、全N含量和土壤含水率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全K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个体数量与土壤中全N、全P、全K含量、土壤含水率和pH相关不明显,而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人工植被恢复的边坡生境还处在恢复阶段,条件较差,可以用甲螨的个体数量粗略地评价植被恢复的发展阶段.A/C比值特征不仅仅具有纬度地带性,而且具有经度地带性,同时受人为活动的干扰.
张晓光殷秀琴顾卫董满宇
关键词: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植被恢复公路边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