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
- 作品数:11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山东交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一种用于对船舶进行巡检的复合无人机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对船舶进行巡检的复合无人机,所述复合无人机的机身为升力体机身,所述机身在水平面的投影大体为等边三角形,所述复合无人机采用轴对称设计,其对称轴为机身所在的三角形各边的垂直平分线;在所述机身上还等角度均匀...
- 张少君张振王明雨
- 一种具有细胞检测功能的便携式移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细胞检测功能的移动设备,包括壳体、微处理控制器、芯片等部件,所述细胞检测模块设置在主板上且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电路连接。缓冲液可提供细胞在自然环境下的生理环境,利用数字图像处理帧间差分法,从复杂的背景中...
- 孟雄飞熊广友张少君佟伟王兆坤梁寒张振郭峰黄昊文
- 文献传递
- 船舶锂电池LLZO/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的构筑
- 2023年
- 为提高固态锂电池能量存储系统的安全性和体积能量密度,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和溶液浇注法,以石榴石型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典型分子式为Li_(7)La_(3)Zr_(2)O_(12),LLZO)为无机填料,将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hexafluoropropylene,PVDF-HFP)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共混制备复合固态电解质PVDF-HFP/PMMA-LLZO。结果表明:固态电解质PVDF-HFP/PMMA-LLZO降低了聚合物体系的结晶度和抑制锂枝晶的形成,LLZO提供支撑基质有利于提高电解质的机械性能和离子电导率,当LLZO占整体复合固态电解质质量的30%时,PVDF-HFP/PMMA-LLZO中的离子电导率为9.58μS/cm。加入LLZO有利于提高复合聚合物PVDF-HFP/PMMA的锂离子电导率,提高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采用PVDF-HFP/PMMA-LLZO与LiFePO_(4)/Li制备固态锂电池,室温下,放电倍率为0.1 C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8.96 mAh/g,循环50次后放电比容量保持率为86%,放电倍率为0.2 C时放电比容量为152.7 mAh/g。LLZO/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构筑可为船舶固态锂电池的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 尹浩东张少君张振石建强王明雨
- 关键词:固态电解质放电比容量
- 一种海面溢油分离回收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面溢油分离回收装置,包括主体结构和液压缸,所述主体结构内设置有储油腔和储水腔,且储油腔设置在储水腔的上方,所述储油腔和储水腔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储油腔的右侧连接有排油管,所述液压缸固定设置在主体结...
- 张振张少君王明雨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仿生鱼鳃处理船舱底部油污的处理系统及工艺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仿生鱼鳃处理船舱底部油污的处理系统及工艺,由于在船舶运行时,船舶舱底中有大量的油污水存在。目前主要清除舱底油污水是通过排入海中,或者进坞清除。本发明利用仿生鱼鳃净化水质工作原理,通过在船舱底设置仿生处...
- 王明雨梁寒张少君王兆坤张振
- 一种用于对船舶进行巡检的复合无人机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对船舶进行巡检的复合无人机,所述复合无人机的机身为升力体机身,所述机身在水平面的投影大体为等边三角形,所述复合无人机采用轴对称设计,其对称轴为机身所在的三角形各边的垂直平分线;在所述机身上还等角度均匀...
- 张少君张振王明雨
- 文献传递
-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波浪能收集技术及应用研究
- 波浪能具有能流密度大、成本低廉和分布广泛等优点,在“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背景下,开发利用好这一绿色低碳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传统的电磁发电机相比,摩擦纳米发电机具有质量轻、可漂浮、低频下能量转化效率高、对无规则和随机的机...
- 张振
- 一种无级变速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级变速装置,包括壳体、左半球轴、右半球轴、传动轴、传动轴支架、方位轴等;传动轴与左半球轴、右半球轴具有相同的轮廓曲线,使三者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线接触,动力从左半球轴输入,在摩擦力作用下,传动轴绕自身转...
- 周长峰陈其波吴娜孙伟航彭倩张振李明雷文凯
- 文献传递
- 一种无级变速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级变速装置,包括壳体、左半球轴、右半球轴、传动轴、传动轴支架、方位轴等;传动轴与左半球轴、右半球轴具有相同的轮廓曲线,使三者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线接触,动力从左半球轴输入,在摩擦力作用下,传动轴绕自...
- 周长峰陈其波吴娜孙伟航彭倩张振李明雷文凯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仿生鱼鳃处理船舱底部油污的处理系统及工艺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仿生鱼鳃处理船舱底部油污的处理系统及工艺,由于在船舶运行时,船舶舱底中有大量的油污水存在。目前主要清除舱底油污水是通过排入海中,或者进坞清除。本发明利用仿生鱼鳃净化水质工作原理,通过在船舱底设置仿生处...
- 王明雨梁寒张少君王兆坤张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