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鸿 作品数:9 被引量:8 H指数:1 供职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水利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新疆卡拉贝利水库淤积现状分析及预测 2024年 泥沙淤积直接影响水库的正常运用和使用寿命,为掌握新疆卡拉贝利水库现状及未来的泥沙淤积情况,本文首先根据实测资料分析卡拉贝利水库运行6年的库区泥沙淤积情况,然后建立水库一维泥沙数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验证的基础上,预测计算水库运用50年的泥沙淤积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出卡拉贝利水库泥沙淤积过程及分布,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良好,卡拉贝利水库运行初期淤积速度较快,主要淤积在死水位以下的河道主槽内;水库运行20年时死库容基本淤满,此后淤积速度明显减缓;水库运行30年后,平均排沙比在90%以上,库区泥沙基本达到平衡状态;在水库运行50年时,总库容损失49.24%,库区总淤积量为12871.95万m^(3)。 张志鸿 杨树红 彭杨关键词:排沙比 一种基于逐次逼近法的河道断面自动插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河道水动力数值模拟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逐次逼近法的河道断面自动插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观测断面水位和流量水文要素的纳什系数和最大为目标函数,以水位或流量误差和断面间距为约束条件,建立基于一维非恒定... 彭杨 于显亮 张志鸿 姚礼双 张雪敏三峡区间年最大降雨与上游洪水遭遇风险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三峡区间降雨往往在汛期集中发生,一旦与上游洪水叠加,会对三峡防洪产生不利影响。为探究三峡区间降雨与长江上游洪水的遭遇规律,本文基于阿基米德Copula函数建立三峡区间年最大降雨和长江上游年最大洪水的联合分布,从时间遭遇和量级遭遇(包括峰值和过程)两方面解析两者遭遇的风险特征。结果表明,区间降雨和上游洪水发生时间遭遇呈双峰型,区间年最大日面雨量、7日面雨量一般早于上游年最大流量、7日洪量发生;设计频率越大,发生区间降雨和上游洪水峰值和过程遭遇的风险也越大,且发生峰值和过程遭遇时,区间降雨早于上游洪水的遭遇风险较大;同一设计频率发生过程遭遇的风险要大于峰值遭遇的风险。研究成果可为三峡水库防洪调度提供参考。 姚礼双 彭杨 廉博勋 罗诗琦 张志鸿关键词:三峡区间 长江上游 一种基于逐次逼近法的河道断面自动插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河道水动力数值模拟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逐次逼近法的河道断面自动插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观测断面水位和流量水文要素的纳什系数和最大为目标函数,以水位或流量误差和断面间距为约束条件,建立基于一维非恒定... 彭杨 于显亮 张志鸿 姚礼双 张雪敏移动网格下黄河下游游荡段二维水沙数值模拟 被引量:6 2022年 本文针对游荡型河道水沙数值模拟中岸滩崩塌引起的网格移动问题,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在正交贴体坐标系中建立了移动网格下的黄河下游游荡段平面二维非恒定水沙数学模型,同时为使移动网格情况下水沙运动控制方程满足几何守恒律,推导了正交贴体坐标系下网格运动项的计算公式,并采用基于弧长的超限插值法,提出了一种能追踪河岸边界变化的网格移动计算方法。最后采用黄河下游花园口至高村河段2013年实测水沙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出计算河段的水沙输移、滩槽冲淤分布和岸滩冲刷后退过程,所建模型可用于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水沙运动和滩槽演变模拟。 张志鸿 彭杨 罗诗琦 姚礼双关键词:河流动力学 二维水沙数学模型 移动网格 黄河下游 引进660MW机组W型火焰锅炉运行调整及改造试验研究 该文针对首台引进660MW机组W型火焰锅炉整体调试及运行中存在的磨煤机出力达不到设计值和空预器入口烟温、排烟温度高于设计值等问题,进行了运行调整和改造试验研究.对世界最大的D-12-D双进双出磨煤机的分离器和磨煤机中心风... 张志鸿关键词:火焰锅炉 运行调整 文献传递 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的水质模型多参数反演 2024年 水质模型参数取值对模型的模拟精度影响很大,为提高BOD-DO水质模型参数反演精度,首先在DobbinsCamp BOD-DO水质模型的基础上,以BOD和DO浓度计算值与实测值之差的加权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了Dobbins-Camp BOD-DO水质多参数反演模型;然后针对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求解精度低、稳定性不足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引入Sine混沌映射和对立学习、转移概率以及差分变异3个策略,分别从提高初始种群多样性、扩大搜索空间以及增强种群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三方面对SSA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多策略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Multi-strategy Improved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MISSA),并将其应用于Dobbins-Camp BOD-DO水质多参数反演模型的求解;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将得到的反演结果与SSA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四种优化算法进行对比,并探讨了参数初值选取和观测噪声水平对反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ISSA算法的计算性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中的4种算法,且能显著降低初值选取对BOD-DO水质模型参数反演结果的影响,当观测数据的噪声水平不超过5%时,MISSA算法可有效提高反演结果的稳定性。该结果验证了MISSA算法在反演Dobbins-Camp BOD-DO水质模型参数的有效性,为水质模型参数求解提供有益参考。 彭杨 杨德铭 罗诗琦 张志鸿关键词:参数反演 基于RF-LSTM模型的长江上游汛期日含沙量预测 2024年 含沙量预测对流域泥沙治理、水沙调控以及水质与水环境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上游地区幅员广阔,支流众多,水沙来源复杂,对准确预测三峡入库含沙量过程构成了挑战。针对长江上游区间降雨和干支流来水来沙对寸滩站含沙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与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结合的日含沙量预测深度学习模型RF-LSTM。首先,该模型利用RF算法筛选出与寸滩站日含沙量相关性强的水沙因子,然后将这些因子作为LSTM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进一步识别出优选水沙因子与寸滩含沙量之间的映射关系,最后以长江上游向家坝至寸滩区间为研究区域,应用该模型对不同预见期下的寸滩站汛期日含沙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与LSTM模型相比,RF-LSTM模型能较好地考虑预测因子对含沙量影响的滞后效应,且有效捕获与寸滩站日含沙量相关性强的特征,四种预见期下其在预测精度和性能方面均有较好表现,其中无预见期和预见期1 d时两种模型预测精度均较高,验证期的纳什效率系数均大于0.82,无预见期下RF-LSTM模型的纳什效率系数可达到0.91,相应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较LSTM模型降低了13%和8%,且两种预见期下RF-LSTM模型可以较为准确捕获沙峰及峰现时间;当预见期增加至2 d和3 d时两种模型精度均有明显下降,但RF-LSTM模型计算精度仍优于LSTM模型。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上游含沙量预测提供参考。 林天宙 彭杨 罗诗琦 张志鸿关键词:长江上游 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平面二维水沙模拟 张志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