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德春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辽宁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金属
  • 2篇高速钢
  • 1篇氮化
  • 1篇氮化物
  • 1篇导数
  • 1篇形核
  • 1篇再结晶
  • 1篇时效
  • 1篇时效钢
  • 1篇偏导
  • 1篇偏导数
  • 1篇马氏体
  • 1篇马氏体时效
  • 1篇马氏体时效钢
  • 1篇结构钢
  • 1篇金属材料
  • 1篇金属学
  • 1篇化物
  • 1篇回火
  • 1篇工艺特点

机构

  • 3篇鞍山钢铁学院
  • 2篇辽宁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张德春
  • 2篇于永新

传媒

  • 3篇国外金属热处...
  • 1篇鞍钢技术
  • 1篇鞍山钢铁学院...

年份

  • 2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W_6Mo_5Cr_4V_2Al超硬型高速钢试验研究
1990年
在现场实践基础上对W6Mo5Cr4V2Al超硬型高速钢的主要使用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W6Mo5Cr4V2Al钢的二次硬化能力与淬火温度有关,淬火温度变化时,硬度峰值及与之对应的回火温度也随之变化。与同类钢M42和HSP-15钢相比具有较高的红硬性。采用不同的淬火工艺时,其红硬性也不同,其中以贝氏体等温淬火为最佳,同时,经等温淬火的钢也具有较好的抗弯性能。
张德春于永新刘天石
关键词:高速钢
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
1990年
在Ee—Ni—Co,Fe—Ni—Cr以及Fe—Cr—Co三元系的基础上,通过添加Mo、Ti、W、Al等合金元素,已研制出一系列高强耐热马氏体时效钢。这类钢总的特点是无碳(碳含量不超过0.03%)和自γ-区淬火后其基体组织为片状的、被置换元素所饱和的α固溶体。固溶体时效分解导致中间相的析出,使钢的强度提高50~100%[1,2]。本文对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分析,并综合这些性能来判定这类钢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С.В.ГрачевА.С.Щейн张德春
关键词:马氏体时效钢金属材料
30XHMA钢中微量碳、氮化物形成元素被引量:1
1993年
前言强碳、氮化物形成元素——钒、钛、铌的微量合金化对钢的组织、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的影响人们曾进行了十分详尽的研究,但是微量合金元素对合金钢可逆回火脆性倾向的影响人们还不完全清楚。为了清除结构钢的回火脆性,通常采用钼(0.5%)来进行合金化。人们注意到在含钼的低磷钢中有减少钼含量可能性的报导,其目的是搞清楚,在用直接还原炉料炼制的纯净钢中,微最碳、氮化物形成元素能在多大程度上来代替钢中钼的作用。本文研究微量合金元素钒(0.05%)。
张德春
关键词:结构钢合金化淬火回火
P6AM5高速钢碳氮硫共渗工艺特点
1992年
碳钢和铸铁在尿素(碳酰胺)+硫的高温分解产物中碳氮硫气体共渗工艺在文献[1、2]中已做了论述。文献尤其指出了该饱和(共渗)气氛可保证扩散层的氮浓度比在-12型高氰酸盐浴中共渗处理的氮浓度稍低些。因此。
А.В.крпулин张德春
关键词:高速钢
dA/dV=1/R_1+1/R_2的推导及其在金属学中的应用
1993年
用分析方法证明了曲面胀出的公式 dA/dV=1/R_1+1/R_2。在数学理论上分析了该公式在金属学中晶界增长问题上应用的条件及范围。
于永新张德春
关键词:再结晶形核偏导数金属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