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松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低能见度
  • 2篇致灾因子
  • 2篇沙尘
  • 2篇沙尘暴
  • 2篇能见度
  • 2篇危险性
  • 2篇降雪
  • 2篇暴雨
  • 2篇尘暴
  • 1篇雪灾
  • 1篇灾害
  • 1篇灾害链
  • 1篇灾害系统
  • 1篇社会
  • 1篇社会适应
  • 1篇农牧
  • 1篇农牧交错带
  • 1篇农业
  • 1篇农业旱灾
  • 1篇区域可持续发...

机构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张建松
  • 3篇王静爱
  • 3篇白媛
  • 1篇潘东华
  • 1篇李睿
  • 1篇陈思

传媒

  • 2篇灾害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交通承灾体的低能见度致灾因子研究
随着航空、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能见度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越来越大,低能见度天气成为交通运输的主要灾害之一。本文基于灾害系统理论,通过对低能见度灾害案例梳理,构建由大雾、暴雨、沙尘暴、降雪四个灾种构成的低能见度灾害致灾...
白媛张建松潘东华
关键词:暴雨沙尘暴降雪危险性
基于灾害系统的中国南北方雪灾对比研究——以2008年南方冰冻雨雪灾害和2009年北方暴雪灾害为例被引量:23
2011年
基于2008年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2009年北方暴雪灾害典型雪灾案例,确定了这两场雪灾影响范围。从区域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灾情等方面进行灾害系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南北方雪灾受灾区域覆盖面积广,重灾区前者为南岭地区,后者为华北平原中部;两场雪灾范围叠加区为南北方过渡地带。南北方雪灾均呈链发式,前者以"雨雪-冰冻-低温"串发灾害为主,链条多而复杂,达25条灾害链;后者由"降雪-大风-低温"并发灾害为主,链条相对简单,达8条灾害链。
白媛张建松王静爱
关键词:灾害系统灾害链
基于交通承灾体的低能见度致灾因子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基于灾害系统理论,通过对低能见度灾害案例梳理,构建由大雾、暴雨、沙尘暴、降雪4个灾种构成的低能见度灾害致灾因子分类系统,并提出了低能见度灾害链.以灾害发生的相对频度为低能见度灾害危险性指标,编制危险性图谱,并通过GIS空间叠加分析形成低能见度灾害类型-频度图.对低能见度灾害的空间分异及组合规律分析的结果表明:大雾和暴雨高危险性区域分别覆盖了全国高速公路的24%和18%,机场的16.6%和12.9%;其中具有4个灾种影响的低能见度致灾区域覆盖了全国38个城市和22%人口;具有3个灾种影响的致灾区域覆盖全国308个城市和57.9%人口.因此,低能见度灾害的综合评价对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风险防范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白媛张建松潘东华王静爱
关键词:暴雨沙尘暴降雪危险性
农牧交错带农业旱灾适应模式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内蒙古兴和县为例被引量:6
2011年
农业旱灾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由于处在季风的尾闾区,降水极不稳定,旱灾频繁发生。以内蒙古兴和县为例,在实地考察、统计数据分析和农民访谈等基础上,从调整种植结构、增加非农经营收入、农牧交错的生产方式、生态建设以及设施农业五个方面,对农牧交错带的农业旱灾适应措施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表明,农牧交错带农业旱灾适应模式包括:"因地制宜"的空间适应模式、"减轻风险"的时间适应模式和"风险共担"的社会适应模式三个方面,研究成果可为区域防范旱灾风险、制定防灾减灾对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张建松王静爱李睿陈思
关键词:农业旱灾社会适应可持续发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