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丽
- 作品数:21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 乱局中的变与不变: 20世纪20年代国立北京大学教育学系的史实考论被引量:3
- 2021年
- 北京大学教育学系的酝酿与设立,一方面与借鉴德国注重教育之哲学研究的经验有关,另一方面也受大学培养中等教育师资的现实驱动。20世纪20年代,北京高等教育格局随政局经历了数次变动。在乱局中,北京大学教育学系的三任教授会主任皆因时局去职,师资、课程亦随政局频繁变动。但教育学系的课程变动中有稳定因素,即一直注重哲学相关课程。以陈大齐为代表的哲学系教授,注重培养教育学系学生的学识根底。北京大学复校后,陈大齐、戴夏主持教育学系,教员聘请和课程开设具有明显的德国倾向。但有德国留学背景的教授遭到学生的抵制。随着北平高等教育及北京大学经费和人才的衰败,北京大学教育学系也尽显颓相。
- 张小丽
- 清末中国教育学的“学”与“术”
- 清末作为中国教育学的起步阶段,其“学”与“术”的分野有其特殊的时代烙印。在国家层面上,就其引进目的来说,教育学是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术”;在引进和传播过程中,日本及西方各国的历史的和现代的、制度的和思想的经验,对师范学...
- 张小丽
- 关键词:教育学术教育学
- 文献传递
- 北高师教育研究科的历史境遇被引量:5
- 2011年
- 北高师教育研究科成立前后,中国教育界正在进行"高师改大"与"废止高师"的争辩,其中如何安置"教育科",是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主张废止高师者,主张模仿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办学模式,设置"教育科"于大学。在高师地位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北高师设置了教育研究科。其动议是陈宝泉乃至整个北高师对教育研究及教育学术专门人才培养的一贯重视,其现实出发点是争"教育精神唯一的机关",为高师升格为大学作准备,而其形式和具体内容则是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研究科设置之后,卷入"校长风潮",遭遇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
- 张小丽
- 民国时期赫尔巴特教育学的中国样貌
- 2018年
- 民国时期,赫尔巴特教育学成为相对稳定的知识"栖身"于工具书、教育史教科书中。"研究"性质的文章,则多是在与福禄贝尔、杜威、迪尔泰等人的比较中,呈现赫尔巴特及赫尔巴特教育学派的相关观点。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尚仲衣据英文版翻译的《普通教育学》,但此举并没有将赫尔巴特相关研究引向深入。民国时期赫尔巴特教育学译介来源更加多元,但并不注重赫尔巴特或赫尔巴特教育学派的著作。虽然"赫尔巴特"之名在教科书、期刊中出现频率愈高,模样却依然是一幅"简笔画",不过是"科学教育学的创始人","赫尔巴特教育学"则是"目的—方法"框架的反复与强化。
- 张小丽
- 关键词:民国时期
-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的历史境遇
- 2019年
-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机构的设置,始于1930年6月女师大研究所教育学组。1931年7月,北平女师大并入北平师大后,研究所扩为研究院,教育学组改为教育科学门。1932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整理”师大,研究院改为教育研究所。1934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根据《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章程》训令北师大停办教育研究所。在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对高等教育“统制”逐步加强的背景下,综合北平师大的无解的经费状况,20世纪30年代教育学科的困境,以及北师大偏弱的政治影响等各种因素,师大教育研究所停办有其必然性。国立北平师大教育研究机构从创办到停办的4年,充满了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外在政治、文化、经济条件的矛盾,是教育研究机构与现实经济、政治、人事纠葛的反映,也是教育研究及教育学科体制化过程的一个缩影。
- 张小丽
- 2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科在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变迁
- 2022年
- 考究教育学科在各时期图书分类体系中的变迁,可以从类别知识的角度折射教育学科的中国问题。西学东渐之际,以《西学书目表》为代表的书目将新学分为“学”“政”两部。“教育”一词流行后,取代了“学制”“学校”成为图书分类法中“政”的一个类目。随着新式图书馆的建立,作为西学的教育学科通过图书分类在调整期的中国知识系统中扎根。20世纪20年代,“杜威十进分类法”中的“370教育”类目成为中国教育学科图书分类的主要依据。然以此为摹本的教育学科的图书分类细目与中国传统格格不入。这种图书分类法塑造了教育学科知识偏向制度、实践的西学形象;分类法中“教育”与“教育学”概念混用则反映了教育学科性质未定、内容庞杂的现实。
- 张小丽
- 关键词:教育学教育学科图书分类法杜威十进分类法
- '德育、智育、体育'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文章分析了三育论的历史传播和变迁,从承接“我前事之师”的“德育、智育、体育”观点到培养国民思想的工具,到学校教学法,再到教育学教科书中的用语,'德育、智育、体育'这组概念流行于20世纪初.其流行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中国...
- 张小丽
- 关键词:教育理论德育思想体育思想
- 文献传递
- 论20世纪上半叶“教育科学”概念在中国的形成被引量:3
- 2014年
- "教育科学"这一概念,既受中国五四时期"科学"观念和教育学多元化趋势的影响,又受"科玄论战"和"教育崩溃"论争的波及,并与国内教育科学化运动的兴衰密切相关。教育科学概念在中国具有独特的形成过程,受美国实验教育学思潮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教育科学"概念。此后欧美各国关于"教育科学"的论争被陆续引介到中国。在此过程中,"教育科学"与"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相剥离,进入教育学分类,并成为大学的系科建制名称。2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者对"教育科学"概念的认识对中国现代的教育科学概念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教育学者对"教育科学"的认识深受"唯科学主义"的影响,在认识过程中受欧美多国熏染,"一名多实"的现象影响了中国教育学的分类,同时这些认识特征也反映了教育学在中国成为独立学科的急切呼唤。
- 张小丽侯怀银
- 关键词:教育学教育哲学
- 辽代文学中民族民俗融合特质研究
- 辽代所处的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割据时期,作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占据了北方大片地域,与北宋长期对峙,其民族关系、文化冲突和交流,显得更为复杂。文学是历史的产物,辽代文学是对辽代这个特殊时期民族民俗融合的反映。本文运...
- 张小丽
- 关键词:辽代文学民族民俗意识形态
- 清末中国教育学术状态考论
- 清末是中国教育学的起步阶段,在新政时期“学”与“术”的氛围中,中国教育学的学术状态有其特殊的时代烙印。在国家层面上,就其引进目的来说,教育学是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术;术有育人、资治两端。教育学引进之初最直接和最急之“用”...
- 张小丽
- 关键词:清末教育学术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