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宣东
- 作品数:27 被引量:184H指数:6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11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疤痕子宫中期引产子宫破裂1例被引量:7
- 2008年
- 张宣东
- 关键词:疤痕子宫中期引产子宫破裂
- 舰员白大衣高血压临床分析
- 2014年
- 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船员的常见病.国内报告[1]我国北方海域、东海海域、南海海域航海人员的EH患病率分别为9.02%、3.64%和2.08%,呈现北高南低并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特点.笔者对海军某舰艇部队进行EH调查,发现EH人群中白大衣现象比较普遍,部分确诊为白大衣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WCH).舰员这一特殊人群的WCH的临床研究尚未见报道.笔者对确诊WCH的41例舰员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报道如下.
- 周建光张宣东刘长云
- 关键词:白大衣高血压HYPERTENSION舰员心血管疾病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特点、临床治疗及相关发病因素分析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的发病特点和临床治疗进展,结合笔者临床经验研究不同年龄阶段EM的发病情况,总结EM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127例EM患者(研究组)和122例非EM患者(对照组)的相关资料,针对患者月经状况和生殖活动等,填写相关调查表,并对相对危险度进行计算、分析与评价.结果 EM发病年龄多在20 ~ 50岁之间,其中31~40岁发病率最高.单因素分析显示,月经初潮年龄≤11岁、月经周期≤24 d、经期≥8 d及痛经与EM发病率增高显著相关(P<0.05或P<0.01);生殖活动方面,初孕年龄≥29岁、做过人工流产手术的,EM的发病危险性增高(P<0.05或P<0.01).结论 EM发病与月经初潮年龄小、月经周期短、经期长、痛经、晚孕及做过人工流产等因素有关.
- 张宣东吴蕾张兵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对照研究
- 子宫阔韧带肌瘤的临床诊断及病理分析
- 2009年
- 目的:分析子宫阔韧带肌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68例手术后证实为阔韧带子宫肌瘤的患者就其临床特征、手术所见、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阔韧带子宫肌瘤有其部位特征,术前误诊43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19例,囊性变3例,玻璃样变性1例,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子宫阔韧带肌瘤有其特有的临床特点:位于盆腔侧方与子宫紧密相连,且瘤体较大,术中易出血,术后应加强随访。
- 张宣东张华胡春华
- 关键词:病理误诊
- 饮绿茶与白血病发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
- 目的:探讨饮用绿茶与白血病发病风险的关系.
方法: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第一医院诊治的白血病病人107例,以同期非肿瘤性疾病的住院患者为对照,按...
- 张宣东
- 关键词:绿茶白血病健康保健
- 文献传递
- 选择性剖宫产与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回顾性分析被引量:51
- 2009年
- 目的探讨选择性剖宫产对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的影响,并比较两中心足月儿RDS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NICU及新生儿病房(A中心)和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NICU(B中心)收治的足月儿RDS为研究对象,分析选择性剖宫产RDS的胎龄分布、所有病例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的比较,以及两中心临床资料的分析比较。计数资料行x。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结果90例足月儿RDS中88例为选择性剖宫产,占97.8%,39、40周以后的RDS构成比明显低于37周及38周时。经logistic回归分析,开始上机时间〉12h是足月儿RDS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DR=12.667,P=0.021)。两中心的病例在入院年龄(t=11.833,P=0.001)、胸部X线分期(X2=4.85,P=0.028)、PS应用(t=11.911,P=0.002)、开始上机时间(t=10.051,P=0.018)、上机前PaO2/FiO2(X2=4.184,P=0.005)、OI〉25(t=4.737,P=0.03)、用氧时间(X2=10.475,P=0.001)、并发低血压(t=11.020,P=0.01)以及住院时间(t=9.872,P=0.002)等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选择性剖宫产是足月儿RDS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减少足月儿RDS的并发症。
- 吴秀静张宣东施丽萍吴明远杜立中
- 关键词:足月新生儿选择性剖宫产呼吸窘迫综合征
- 沿海子宫肌瘤患者射频治疗对免疫淋巴细胞的影响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85例子宫肌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免疫活性细胞进行监测。结果射频治疗前T细胞CD3+,CD4+,CD8+及NK细胞CD16+,B细胞CD19+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细胞CD3+,CD4+,CD8+及NK细胞、B细胞明显增高(P<0.01)。T细胞CD4+/CD8+比值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增高。结论射频治疗子宫肌瘤能激发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 戴良图张宣东
- 关键词:子宫肌瘤射频治疗流式细胞术
- 妊娠合并肠回盲部低分化腺癌广泛转移死亡一例报告
- 2007年
- l 临床资料 患者37岁,孕4产1。孕31^3/7周开始全身不适入我院产检,后症状加重,腰酸、腰痛明显,于2001-03-16孕34^2/7周住院诊治。入院查体:血压125/85 mmHg(1 mmHg=0.133 kPa),水肿(++);门诊实验室检查:尿蛋白(±);血常规示红细胞2.96×10^12/L,血红蛋白98g/L,红细胞压积0.285,血小板85×10^12/L。
- 孔海宏张宣东张华曾敏华
- 关键词:妊娠回肠肿瘤腺癌
- 核素骨显像对骨髓瘤骨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核素全身骨显像和X线影像特征,评估核素骨显像在MM骨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3例次99mTc-MDP核素骨显像与X线摄片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核素全身骨显像阳性率为84.8%(151/178个),共发现病灶151个。X线摄片阳性率为56.7%(101/178个),共发现病灶101个。两种显像的诊断符合率为41.6%(74/178个)。2对受检病例骨损害的好发部位及频率的统计表明:核素显像依次为脊柱(37.1%)、肋骨(25.2%)、骨盆(10.6%)、长管状骨6.6%、肩关节及肩胛骨(6.6%)、颅骨(3.3%);X线摄片结果为脊柱(36.6%)、肋骨(15.8%)、颅骨(14.9%)、骨盆(14.9%)、长管状骨(8.9%)、肩关节及肩胛骨(4.0%)。核素显像对肋骨病灶的显示较X线更敏感,而颅骨病变则更适于行X线检查。核素骨显像对X线阳性的不同影像特征病灶的检出率亦不同(P<0.01),分别为病理性骨折100%、溶骨性破坏68.4%、弥漫性骨质疏松62.5%。3X线摄片和核素骨显像相结合与单独X线摄片(部分加做局部CT或MRI)探测骨损害对受检病例MM分期结果有一定影响。结论核素骨显像与常规X线摄片检查对多发性骨髓瘤的骨损害探测各有所长,二者相互补充,核素骨显像可以作为探测多发性骨髓瘤骨损害的常规方法。
- 孙建荣张晓红王涛彭也梁赟张宣东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放射性核素显像X线摄影
- 某部海岛官兵家属妇科疾病普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对某部海岛官兵家属进行妇科疾病普查和分析,为加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参加某驻岛医院体检中心妇科疾病普查的官兵家属357例,项目包括妇科体检、白带常规、宫颈刮片及超声检查等,对普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接受妇科超声检查357例;行宫颈刮片检查309例、白带常规检查278例,其余因月经期等原因未查。宫颈检查发现外观异常146例(宫颈柱状上皮异位71例、宫颈囊肿62例、宫颈肥大7例及宫颈赘生物6例);确诊阴道炎28例,卵巢囊肿24例,子宫肌瘤21例,盆腔炎性疾病6例,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3例,子宫腺肌症2例;绝经后妇女未发现宫腔内占位及子宫内膜异常增厚;宫颈刮片309例均未发现肿瘤细胞。结论:定期对海岛官兵家属进行妇科普查十分必要。
- 张宣东王晶杨景华王德松
- 关键词:妇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