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国
- 作品数:64 被引量:215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陶瓷轴向磨削加工实验分析及砂轮磨损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轴向磨削加工是以金刚石小砂轮的端部磨粒作为主切削刃来去除材料,用圆周部分内圆或外圆表面磨粒作为副切削刃对已加工圆柱面进行修磨的一种磨削加工技术。从轴向对工程陶瓷进行外圆或内孔加工时,一次切削的径向磨削深度(即背吃刀量)与进给速度分别可达5~10mm和200mm/min以上,实现了工程陶瓷外圆的高效低成本加工。利用该方法对陶瓷材料制成的发动机精密偶件出油阀套筒进行内孔加工,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不同参数组合下的砂轮磨损情况及各参数对砂轮磨损的影响,试验表明:砂轮磨损程度随磨削深度的增加而呈非线性增加;为使砂轮磨损最小化,主轴转速和工件转速应匹配,即二者的比值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 郭昉张保国田欣利王健全毛亚涛于亚东
- 关键词:工程陶瓷出油阀磨损
- 基于改进的D-S证据理论的软件可信性综合评估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的D‑S证据理论的软件可信性综合评估方法,包括:构建基于GSN表达的软件可信性举证结构,得到主体框架;构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将主体框架转换成指标体系中的各层结构元素;对指标体系构建可信等级划分模型...
- 吴玉美张保国李璇马岳
- 文献传递
- 一种手持式高速电弧加工设备及方法
- 一种手持式高速电弧加工设备及方法属于特种加工设备领域。该设备包括壳体、电机、联轴器、主轴、连接法兰、变幅杆、防护罩、电刷、导电砂轮、手柄、超声波发生器、电弧加工控制电源;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主轴旋转;所述的变幅杆穿过壳体下...
- 唐修检时小军张保国王健全王龙李洋王望龙杨军伟王朋晓徐文静
- 文献传递
- 工程陶瓷引弧微爆炸加工中等离子体射流的光学特征被引量:5
- 2011年
- 引弧微爆炸加工是一种新型工程陶瓷特种加工技术,其能量通过等离子体射流输出,由于加工过程伴随着强烈的光和热,直接测试十分困难。通过高速摄像技术和光谱分析技术,综合对等离子射流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物理状态进行研究。利用高速摄像,观察射流的外观以及氮化硅和氧化铝两种陶瓷材料加工时的材料去除过程。观察发现,射流直径随电流值的增大而增大,单脉冲加工时蚀坑直径随着加工时间逐渐扩展,蚀坑形状近似为球冠形;结合材料性质,推断出氮化硅陶瓷加工时分解,氧化铝陶瓷加工时直接熔化。对等离子体射流的光谱分析,采用氢原子示踪法,选择Hα谱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斯塔克展宽法获得的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在1016~1017 cm–3范围内,满足局部热力学平衡状态,并分析了加工参数对电子密度的影响规律。
- 田欣利张保国杨俊飞郭昉毛亚涛
- 关键词:等离子体射流光谱分析工程陶瓷
- 引弧微爆炸加工温度场模拟及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建立了Si_3N_4陶瓷引弧微爆炸加工过程的传热学模型,并基于有限元理论,利用大型的高级数值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Si_3N_4陶瓷引弧微爆炸加工的温度场分布进行了模拟,并结合实际加工过程,对加工后冲击凹坑的宽度和深度进行了预测。仿真结果表明,Si_3N_4陶瓷引弧微爆炸加工在给定的加工参数下的最高温度可达到12 100℃,但高温影响区范围很小;其材料的去除率随着脉冲宽度和加工电流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喷嘴半径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径深比随着脉冲宽度和加工电流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喷嘴半径的增加而增加。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 林克凌张保国薛春芳田欣利杨俊飞
- 关键词:SI3N4陶瓷温度场有限元数值模拟
- SiC陶瓷引弧微爆炸单脉冲加工试验及仿真(英文)
- 2013年
- 引弧微爆炸技术是一项最新提出的适用于工程陶瓷材料的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在加工时,高温高压的等离子体射流从微爆炸发生器喷出,作用于材料表面,材料在烧蚀和冲蚀的综合作用下被去除,生成一个圆形蚀坑。本文对SiC陶瓷引弧微爆炸单脉冲加工进行了实验研究,讨论了工艺参数对加工效率的影响,并对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了SiC陶瓷引弧微爆炸加工时的材料去除机理。结果表明,SiC陶瓷引弧微爆炸单脉冲加工后材料表面存在加工损伤层,工艺参数对加工效率影响显著,仿真得到的蚀坑尺寸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SiC陶瓷主要依靠引弧微爆炸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射流引起的氧化和分解作用去除。研究为引弧微爆炸加工机理的揭示以及工艺参数的优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张保国田欣利李富强唐修检王健全
- 关键词:SIC单脉冲温度场
- 在车间环境下实现刀具耐用度模型参数的辨识被引量:1
- 2009年
- 为了方便地进行刀具磨损检测,特别设计了一套便携式刀具磨损检测装置,可以方便地在不拆卸刀具的条件下实现铣刀后刀面磨损量VB的测量,很适合于车间环境实现刀具耐用度模型的辨识。本实验中进行刀具耐用度模型参数辨识的方法可以成为工厂中进行刀具磨损检测的一种实用方法。
- 陈广华陈志同张保国蒋理科马鸽
- 关键词:TC4刀具耐用度刀具磨损
- 工程陶瓷三维周向包封预应力磨削技术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采用金属三维周向包封待磨削陶瓷工件,推导了周向包封技术预加压应力、阻止裂纹系统向材料纵深与边缘扩展的作用机理,建立了三维周向包封磨削加工应力与应变叠加模型,认为周向包封对工件的压应力超过磨削产生的拉应力时,磨削工件表层形成残余压应力。开展了三种陶瓷材料的三维周向包封磨削实验,发现周向包封磨削工件未出现表面损伤和边缘缺陷,改变磨削用量和砂轮参数,测量工件断裂强度以及平行磨削方向与垂直磨削方向的残余应力。结果表明,周向包封技术使Si3N4陶瓷磨削强度提高13.2~48.9 MPa,大切深加工提升幅度可达262.7 MPa;两个测量方向上周向包封工件表面残余应力为压应力,说明提出的应力叠加模型是正确的。
- 王健全田欣利张保国唐修检王鹏晓
- 关键词:工程陶瓷
- 基于灰色-尖点突变理论的氧化铝陶瓷边缘碎裂损伤规律与机理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为探究工程陶瓷边缘碎裂损伤规律与机理,以氧化铝陶瓷的单晶压痕边缘碎裂为平台,应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施加载荷,应用声发射设备监测其损伤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建立基于声发射信号参数的灰色-尖点突变理论模型,通过分析损伤过程中的加载特征和声发射信号特征,从损伤演化过程的角度揭示氧化铝陶瓷边缘碎裂的损伤规律。结果表明:氧化铝陶瓷的边缘碎裂是由一系列不连续的突变过程组成,在临界载荷之前,这些突变强度不大,不会对材料性能产生宏观影响;但当外加载荷达到某一临界载荷时,氧化铝陶瓷边缘会瞬间碎裂。应用基于声发射累积计数和累积能量的灰色-尖点突变模型可较好的描述氧化铝陶瓷边缘碎裂损伤演化过程的突变特性。
- 唐修检张保国田欣利时小军王望龙
- 关键词:氧化铝陶瓷突变理论声发射
- 非金属硬脆材料加热辅助切削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加热辅助加工技术能够改变难加工材料的可切削性,是实现难加工材料高效加工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非金属硬脆材料加热辅助加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一般热源、等离子、微波和激光加热辅助切削方法,并讨论了不同参数对激光辅助加工的影响。最后展望了加热辅助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 刘超田欣利杨俊飞张保国郭昉
- 关键词:硬脆材料微波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