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京剧
- 作品数:13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上颌前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的组织改变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4
- 2000年
- 上颌前牵引可以早期矫正部分上颌发育不足产生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改善上颌骨的发育不足。本 文介绍了前牵引矫治后颌骨、牙槽骨、软组织的改变;扩弓、年龄、矫治器设计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及矫治后的复发与保持。
- 张京剧
- 关键词:上颌前牵引矫治
- 内毒素局部注射干扰正畸牙移动的实验研究
- 2005年
- 目的明确炎性牙周组织中细菌内毒素干扰牙移动及其牙周改建的分子机制,有助于指导牙周炎性受损患者的正畸治疗。方法将P .g菌内毒素LPS局部注射于健康大鼠的磨牙牙根附近,观察牙移动2h - 14d后的牙周变化。结果实验发现正畸力作用下的的牙周改建受抑制,炎性反应明显加重,破骨细胞增生活跃压力侧破骨细胞分化因子mRNA表达增强,在7d组时达到峰值。结论LPS所致的炎性环境干扰了正畸牙移动,在破骨细胞形成和骨吸收中可能激活多种信号通路。
- 肖立伟陈扬熙白丁段培佳张京剧
- 关键词:炎性正畸牙移动局部注射内毒素牙周LPS
- 下颌平面角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5
- 1999年
- 下颌平面角作为代表垂直骨面型的重要指标,在错畸形的分析、诊断、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通过对128名恒牙初期儿童X线头影测量,以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交角为因变量,作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下颌平面角在三类错畸形中无显著差异。下颌平面角与Y轴角、N-S-Ar、S-Ar-Go、Ar-Go-Gn、Ar-Gn、前面高/后面高呈正相关关系,与后面高及SNB呈负相关关系。提示下颌平面角与生长发育方向、生长型、下颌骨形态位置关系密切。在分析时应注意前颅底平面斜度对其的影响。
- 彭秀珍张京剧马永太史卫泽阮克匀
- 关键词:下颌平面角X线头影测量分析垂直骨面型
- 正畸力影响炎性牙周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探讨正畸力及炎性刺激影响牙周组织改建的联合效应。方法选用96只雄性SD成年大鼠,分别建立实验性牙周炎大鼠和注射内毒素健康大鼠模型,近中移动两模型的上颌磨牙。结果在0h、2h、12h、2d、7d、14d时,磨牙近中压力侧牙周膜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_α)的蛋白表达出现波动,2d时平均光密度(OD)值达到峰值。结论急、慢性牙周炎症均可阻碍正畸力效应下的牙周组织改建,研究提示对成年牙周炎患者,牙移动应谨慎进行。
- 肖立伟陈扬熙白丁张京剧段培佳
- 关键词:牙周炎症正畸力肿瘤坏死因子Α
- 生长高峰期后的Ⅱ类错患者应用Forsus矫治的临床疗效评价
- 2016年
- 目的:对生长发育高峰期后伴下颌后缩的Ⅱ类错患者应用固定矫治器结合Forsus矫治器进行矫治,分析其矫治后的骨骼及牙槽改变。方法:研究对象包括10例患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上前牙前突,下颌及颏部后缩,平均年龄15.6岁,侧位片颈椎发育生长高峰期C4期及以后。矫治时间平均25个月,均采用不拔牙矫治。在排齐整平后,戴用Forsus矫治器(3M),平均戴用时间为5.6个月。治疗后前牙覆盖均至正常,对治疗前后的头侧位片及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后前牙覆盖平均减小7.5mm,治疗前后面型改变明显。下颌表现出少量生长,A点无明显变化,Pog点平均前移2.3mm,ANB角减小1.03°,下颌平面角增加1.7°以及平面角显著增加4.7°,治疗后上颌前牙显著内收1.8mm,下前牙前倾,切端前移4.9mm。提示治疗后上颌骨无明显改变,下颌骨少量的前下生长以及后下旋转,牙齿代偿明显,上颌前牙一定内收,下颌前牙大量前移以及前倾。结论:对于已过生长高峰期的患者,采用Forsus矫治器可显著减小覆盖改善面型,有的患者会有良好的骨矫形效应,但矫治效果以牙槽代偿为主。矫治中应加强下颌支抗,控制前牙唇倾,尽量利用剩余的生长潜力,改善治疗效果。
- 张京剧陈小滨
- 关键词:头影测量下颌后缩FORSUS矫治器
- 大鼠牙周炎与正常牙正畸移动后破骨细胞凋亡及整合素β<,1>,β<,3>mRNA变化的实验研究
- 该研究以成年SD大鼠为实验模型,从形态学观察到蛋白、基因表达水平,应用酶组织化学技术,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技术等方法,通过对大鼠实验牙移动、牙周炎、牙周炎牙移动等不同情况下,不同时间段的组织切片的破骨细胞TRAP酶,凋...
- 张京剧
- 关键词:牙周炎破骨细胞细胞凋亡
- 文献传递
- 正畸移动后大鼠牙周炎牙整合素β1 mRNA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研究正畸移动后大鼠牙周炎牙与正常牙整合素β1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选用10周龄雄性成年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牙组、牙周炎牙组,每组48只。分别在加力后0、1、2、3、5、7d点处死动物,制备标本,采用原位杂交检测牙周炎牙与正常牙正畸移动后β1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牙组和牙周炎组加力后各时间点的整合素β1mRNA阳性强度均较加力前有明显增高(P<0.001);在加力各时间点,两组整合素β1mRNA的表达强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牙移动中,整合素β1mRNA牙周组织破骨细胞上有强表达,提示其与牙移动中牙周组织的稳定和改建有关。
- 张京剧陈扬熙肖立伟段培佳赵青
- 关键词:整合素Β1破骨细胞正畸牙移动牙周炎
-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三叉神经痛的相关性研究
- 2005年
-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基因多态性与三叉神经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病例组)和2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ER基因多态性分析,比较ER基因多态性在组间及组内分布的差异性。结果ER基因PvuII和XbaI两个酶切位点的多态性以ppxx型最多,PpXx型和Ppxx型次之,ER基因多态性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组间及组内的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病例组Xx基因型构成比高于对照组,xx基因型则低于对照组;病例组PpXx基因型构成比高于对照组,而ppxx、Ppxx基因型低于对照组。结论ER基因的PvuII和XbaI酶切多态性与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可能存在某种相关性。
- 黄翠姣王虎吴明月张京剧孟庆荣付春华邓建中易平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雌激素受体基因型
- 口腔正畸牙移动细胞力学机制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 赵志河白丁王军赖文莉陈扬熙罗颂椒周继祥宋锦璘陈国平郑雷蕾袁晓肖立伟张京剧郑翼刘颖程辉谭理军江凌勇米晓辉于洪友
-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为口腔正畸学。主要科技内容如下: 1、建立正畸生物力学研究高精度仿真平台 建立完整的颅面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和正畸牙移动过程动态高精度数学模型后,结合细胞力学研究手段,研发“四点弯曲细胞力学装置”和“...
- 关键词:
- 关键词:正畸细胞力学牙移动
- 大鼠牙周炎牙正畸移动后整合素β_3 mRNA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研究大鼠牙周炎牙及其正常牙在正畸移动中整合素β3 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选用10周龄雄性成年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牙组、牙周炎牙组,每组48只。分别在加力后0 d、12 h、1 d、3 d、5 d、7 d每一时间点处死8只动物,制备标本。采用原位杂交检测牙周炎牙与正常牙正畸移动后β3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牙组和牙周炎牙组加力后12 h和3 d时的牙周膜内破骨细胞整合素β3mRNA阳性强度均较加力前有明显增加(P< 0.001);其余时间点未见整合素β3mRNA阳性表达。在加力各时间点,两组整合素β3mRNA的表达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正常牙及牙周炎牙移动早期,牙周膜和牙槽骨骨髓腔内有整合素β3mRNA表达,提示整合素β3可能参与破骨细胞前体向破骨细胞转化及破骨细胞迁移和粘附。
- 张京剧陈扬熙肖立伟段培佳赵青
- 关键词:整合素整合素Β3破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