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丹卉

作品数:8 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家兔
  • 4篇下丘
  • 4篇下丘脑
  • 4篇精氨酸
  • 4篇家兔下丘脑
  • 4篇氨酸
  • 4篇白细胞介素
  • 3篇清开灵
  • 3篇细胞
  • 3篇内毒素性
  • 3篇内毒素性发热
  • 3篇精氨酸加压素
  • 3篇加压素
  • 3篇发热
  • 3篇白细胞
  • 3篇CAMP
  • 2篇腺苷
  • 2篇磷酸
  • 2篇隔区
  • 2篇AVP含量

机构

  • 8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8篇张丹卉
  • 7篇黄启福
  • 7篇贾旭
  • 7篇蒋玉凤
  • 6篇严京
  • 5篇路雪雅
  • 1篇罗雪春
  • 1篇阎永彬
  • 1篇潘彦舒
  • 1篇李克玲
  • 1篇张日清
  • 1篇王谦

传媒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清开灵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下丘脑、脑脊液cAMP及隔区AVP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01年
为探讨清开灵注射液的解热机制 ,建立家兔内毒素 (ET)性发热模型 ,观察清开灵对发热家兔体温的影响和下丘脑、脑脊液cAMP及隔区AVP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 ,ET组的ΔT、TRI1、下丘脑cAMP含量、脑脊液cAMP含量、隔区AVP含量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及清开灵注射液 +ET组 ,下丘脑、脑脊液cAMP含量变化与体温变化呈正相关。 4组隔区AVP含量变化亦与体温变化呈正相关。说明清开灵能够抑制ET性发热家兔的体温升高 ,在降低下丘脑、脑脊液cAMP水平的同时促进隔区释放精氨酸加压素 (AVP)。这可能是清开灵解热的重要机制之一。
张丹卉蒋玉凤黄启福贾旭严京路雪雅
关键词:发热精氨酸加压素下丘脑脑脊液
9602方对脑缺血再灌小鼠脑能量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 :观察 96 0 2方对脑缺血再灌小鼠脑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复制小鼠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 ,应用核磁共振 (NMR)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 (HPLC)仪 ,检测小鼠脑能量代谢的变化。结果 :①NMR波谱显示 ,对照组和“96 0 2”组缺血 10min时 ,磷酸肌酸 (PCr)峰显著性下降的同时无机磷 (Pi)峰显著性上升 ,两组的PCr和Pi改变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 :再灌后对照组小鼠PCr继续缓慢下降 ,至再灌 10min时维持在低水平(5 5 5 0± 14 94) ;而“96 0 2”组再灌后 ,缺血时下降的PCr峰则开始回升 ,至再灌 10min时为 76 72± 13 37,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再灌后对照组Pi峰则持续上升 ,至再灌 10min时为 10 9 76± 5 5 41;而“96 0 2”组在缺血时已升高的Pi峰则回降 ,至再灌 10min时为 79 99± 30 2 8,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在整个低血压缺血再灌全过程中 ,ATP的 3个峰 (α、β、γ)均无明显变化。②HPLC仪检测显示 ,“96 0 2”组脑细胞能荷值 (0 2 884±0 0 5 5 2 )明显高于对照组 (0 110 4± 0 0 34 3) ,P <0 0 1。结论 :96 0 2方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所诱导的细胞和组织能量代谢的障碍。
蒋玉凤潘彦舒黄启福张丹卉贾旭阎永彬罗雪春张日清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能量代谢小鼠MRI
清开灵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的解热机制研究被引量:31
2003年
目的 探讨清开灵注射液 (简称清开灵 )对内毒素性家兔发热的解热机制。方法 复制内毒素性家兔发热模型 ,以数字温度计测量结肠的温度 ,用放免法测定下丘脑中的IL 1β和cAMP、脑脊液中的cAMP、腹中隔区 (VSA)的精氨酸加压素 (AVP)的含量。结果 ①清开灵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有显著性的解热效应 (P <0 0 1) ;②明显抑制下丘脑IL 1β及cAMP的生成 (P <0 0 1) ;③显著降低脑脊液 (CSF)中cAMP及腹中隔区AVP的含量 (P <0 0 1)。结论 清开灵对内毒素性发热的重要解热机制可能与抑制内生致热原和中枢发热介质的生成 。
蒋玉凤张丹卉黄启福李克玲王谦贾旭严京
关键词:发热白细胞介素-Β腺苷环-磷酸精氨酸加压素家兔
清热解毒法对发热家兔体温中枢正负调节机制的研究
为探讨清热解毒法对发热家兔体温中枢正负调节的机制,以纯种新西兰白兔为对象,选择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的清热解毒药物清开灵(QKL)注射液,复制内毒素(ET)及内生致热原(EP)性发热模型,观察QKL和JRXS对ET及E性发热家...
张丹卉
关键词:发热体温调节精氨酸加压素
文献传递
清开灵对家兔内毒素性发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9
2003年
目的 :探讨清开灵 (QKL)注射液对家兔内毒素性发热的解热作用和机制。方法 :复制家兔内毒素(ET)性发热模型 ,用数字温度计测量家兔的直肠温度 ,用放免法测定下丘脑的IL - 1β和cAMP、脑脊液中的cAMP、腹中隔区的AVP含量。结果 :QKL +ET组的△T(0 2 4± 0 10 )℃、TRI1(1 0 2± 0 81)、下丘脑IL - 1β (3 0 2± 0 5 8)ng/g、下丘脑cAMP (1 37± 0 2 3)nmol/g、CSF中cAMP (14 13± 3 80 )nmol/L、腹中隔区AVP (2 5 2 4± 2 6 1)ng/g ,分别低于ET组的△T (0 4 0± 0 11)℃、TRI1(1 78± 0 79)、下丘脑IL - 1β (6 0 8± 0 79)ng/g、下丘脑cAMP (2 90± 0 4 0 )nmol/g、CSF中cAMP (32 10± 4 5 1)nmol/L、腹中隔区AVP (47 32± 3 77)ng/g ,两者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QKL抑制下丘脑内生致热原和中枢发热介质的生成 ,促进解热物质的释放 ,可能是QKL对内毒素性发热的重要解热机制。
蒋玉凤张丹卉黄启福严京贾旭路雪雅
关键词:内毒素类环AMP精氨酸升压素
清开灵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下丘脑cAMP及腹中隔区AVP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4
2001年
目的 :探讨清开灵 (QKL)注射液的解热机制。方法 :建立家兔内毒素 (ET)性发热模型 ,观察清开灵对家兔体温的影响和用放免法检测下丘脑cAMP及腹中隔区AVP含量的变化。结果 :①ET组的△T为 (1 6 8±0 46 )℃、TRI6 为 2 9 5 9± 10 39、下丘脑cAMP含量为 (2 90± 0 40 )nmol g、腹中隔区AVP含量为 (47 32± 3 77)ng g ,分别显著高于NS组的△T[(0 0 8± 0 11)℃ ]、TRI6 (- 0 .15± 4 2 9)、下丘脑cAMP含量 [(1 0 5± 0 37)nmol g],腹中隔区AVP含量 [(11 78± 7 87)ng g]及QKL +ET组的△T[(0 48± 0 18)℃ ]、TRI6 (13 71± 3 2 9)、下丘脑cAMP含量 [(1 37± 0 2 3)nmol g]、腹中隔区AVP含量 [(2 5 2 4± 2 6 1)ng g](P <0 0 1)。②四组下丘脑cAMP含量变化与体温变化呈明显正相关 (r=0 .90 4,P <0 0 1)。结论 :清开灵的解热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下丘脑cAMP生成 ,同时通过腹中隔AVP而发挥作用。
张丹卉蒋玉凤黄启福贾旭严京路雪雅
关键词:内毒素性发热下丘脑CAMP清开灵
解热醒神注射液对内生致热原性发热家兔下丘脑cAMP及IL-1_β含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01年
建立家兔内生致热原性发热模型 ,观察解热醒神注射液对发热动物的体温及下丘脑cAMP、IL 1β 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 :解热醒神注射液组的体温变化曲线、最大体温上升高度 (ΔT)、体温反应指数 (TRI3)与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表明解热醒神注射液对正常体温影响不大。而解热醒神注射液 +内生致热原组的ΔT、TRI3及下丘脑cAMP、IL 1β 含量明显低于内生致热原组 (P <0 0 1) ,4组家兔的体温变化与cAMP及IL 1β 含量变化呈正相关。说明解热醒神注射液不但抑制内生致热原引起的发热反应而且抑制内生致热原引起的下丘脑cAMP及IL 1β 含量的增多。
张丹卉蒋玉凤黄启福贾旭严京路雪雅
关键词:内生致热原白细胞介素-1Β环-磷酸腺苷下丘脑
解热醒神注射液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下丘脑cAMP、IL-1_β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观察解热醒神 (JRXS)注射液对内毒素 (ET)性发热 1h家兔体温、下丘脑cAMP、IL - 1 β 含量的影响。方法 :复制家兔ET性发热模型 ,用放免法检测下丘脑及脑脊液cAMP、下丘脑IL - 1 β 的含量。结果 :ET组的ΔT[(0 .40± 0 1 1 )℃ ]、TRI1 (1 78± 0 79)、下丘脑cAMP含量 [(2 90± 0 40 )nmol/g]、脑脊液cAMP含量 [(32 1 0± 4 51 )nmol/L) ]、下丘脑IL - 1 β 含量 [(6 0 8± 0 79)ng/g]显著高于生理盐水 (NS)组及JRXS +ET组 (P <0 0 1 )。JRXS +ET组ΔT[(0 1 0± 0 1 0 )℃ ]、TRI1 (0 36± 0 64)、下丘脑cAMP含量 [(1 37± 0 2 7)nmol/g]、脑脊液cAMP含量 [(1 4 40±3 69)nmol/L) ]、下丘脑IL - 1 β 含量 [(2 90± 0 37)ng/g]接近NS组 ,但与ET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 ;4组下丘脑及脑脊液cAMP含量、下丘脑IL - 1 β 含量变化与体温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JRXS能明显抑制ET引起的发热反应 ,其抑制效应的机制与降低ET引起的下丘脑cAMP、IL - 1 β
张丹卉蒋玉凤黄启福贾旭严京路雪雅
关键词:内毒素性发热下丘脑CAMP白细胞介素-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