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华
- 作品数:39 被引量:223H指数:9
-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长期局部单用抗青光眼药物与联用贝复舒滴眼液在眼表损伤方面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药物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贝复舒滴眼液)对眼表损伤的影响。方法 80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药物治疗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单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B组采用抗青光眼药物+贝复舒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A组角膜荧光素染色(FL)、结膜上皮虎红染色(RB)分别为(0.72±0.22)、(0.46±0.21)分,B组分别为(0.75±0.23)、(0.48±0.19)分;治疗后,A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65±0.53)、(1.56±0.71)分,B组分别为(0.88±0.55)、(0.62±0.22)分;两组患者FL、RB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A组泪膜劈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量测定(SI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A组患者症状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治疗前轻微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复舒滴眼液可有效减轻抗青光眼药物所致的眼表损伤,缓解药物性干眼症的各种不适,具有推广价值。
- 蔡树泓张世华林小勇
- 关键词:眼表损伤抗青光眼药物
- 眼膏注射法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眼膏注射法在泪小管断裂疾病中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对32例(32眼)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采用眼膏注射法寻找泪小管;带管期间及术后用眼膏注射治疗感染,填充泪道,预防再阻塞。结果32例(32眼)中,治愈28眼,好转2眼,无效2眼,有效率93.8%。结论眼膏注射法能快速准确寻找到泪小管断端;且对泪道上皮起到消炎止血、减轻渗出;同时阻止分泌物进入泪道,对泪道管腔起物理性支撑等作用。
- 张世华蔡树泓钟凯人许忠
-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硅胶管
- 球头硅胶管留置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球头硅胶管留置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鼻泪管阻塞患者103例137眼逆行植入球头硅胶管,术后随访1个月~2年。硅胶管留置泪道内不拔管。结果:103例(137眼)中,治愈135例,无效2眼,总有效率98.5%。结论:球头硅胶管留置治疗鼻泪管阻塞疗效好,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 陈晓凯陈进波张世华宁静静
- 关键词:鼻泪管阻塞球头硅胶管
- 两种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的:探讨新型RS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06/2016-06我院75例93眼泪道阻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50眼置入新型RS泪道引流管,对照组35例43眼行环形硅胶管置入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拔管后随访3~12mo,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90%、96%,对照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2%、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治疗组8%、对照组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RS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易拔管、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效果好。
- 廖润斌张世华李娜
- 关键词:泪道阻塞置管术
- 联合植管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联合两种硅胶管治疗急性泪囊炎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本试验随机选取急性泪囊炎患者分两种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A选取急性泪囊炎患者42例,入院立即行上泪道探通冲洗,并在行抗炎治疗后联合植入两种硅胶管分别扩张上下泪道,以通畅引流,术后定期冲洗,3~6mo后拔除硅胶管,并于拔管后随访6~12mo。治疗组B选取急性泪囊炎患者21例,行皮肤切开排脓,消炎治疗后行泪囊鼻腔黏膜吻合术,术后定期冲洗,随访6~12mo。效果评价采用多组有序分类资料的秩和检验,并发症组间比较采用两组二分类资料的方差分析,α=0.05。结果:治愈以恢复泪道解剖结构及功能为标准,治疗组A完全治愈率明显高于治疗组B,无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B(P<0.05);治疗组A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组B(P<0.05)。结论:泪道冲洗联合泪道双路硅胶管植入是治疗急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可在微创条件下快速恢复泪道解剖结构及功能,并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 张世华李娜徐象周蔡树泓
- 关键词:急性泪囊炎泪道冲洗硅胶管
- 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后囊膜环形撕开术对白内障患者远期视力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IOL植入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后囊膜环形撕开术(PCCC)(PHACO+IOL植入+PCCC术)对白内障患者远期视力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2年2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眼科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共97例153眼纳入本项研究,其中男47例,女50例,年龄50~80(63±4.5)岁。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PHACO+IOL植入术组(第1组)和PHACO+IOL植入+PCCC术组(第2组)。前者纳入49例76眼,后者纳入48例77眼。术中植入同一品牌的人工晶体。术后随访时间为12个月,研究随访终点时失访患者数为7例10眼。随访时间为(8.0±3.6)个月。 结果 PHACO+IOL植入术组(第1组)中术后1年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1者0眼,0.1~0.3者18眼,0.3~0.6者28眼,〉0.6者26眼;PHACO+IOL植入+PCCC术组(第2组)术后1年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1者1眼,0.1~0.3者9眼,0.3~0.6者14眼,〉0.6者47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后囊环形撕开术可以有效的防治后发性白内障,术后远期视力好于单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 徐象周张世华廖润斌丁嫱
- 关键词:白内障
- 后房型软性人工晶状体固定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固定术中影响人工晶状体居中性、稳定性的因素及减少并发症的手术技巧。方法:对31例31眼患者行软性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治疗,通过术前或术中行水平位标记、烧灼法定位切口穿刺点、缝线固定等标准化方式定位人工晶状体,使晶状体光学面居中稳定。结果:随访12~24(平均18)wk,最佳矫正视力0.5以上者达26例(26/31,84%),全部人工晶状体位置居中稳定,有效地矫正了术眼的屈光状态,且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标准化手术流程下软性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在小切口状态下完成,能充分矫正无晶状体眼的屈光状态,而且尽可能地避免了多种并发症。
- 张世华李娜蔡树泓
- 关键词:白内障小切口
- ALPI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房角黏连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观察被引量:17
- 2021年
- 目的研究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ALPI)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房角黏连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接诊的合并白内障的50例AAC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ALPI,对照组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观察组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房角黏连分离术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前房深度和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大小、眼压、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前房深度和AOD500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前房深度和AOD500大小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前房深度和AOD500大小分别为(3.15±0.31)mm、(0.35±0.07)m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3.01±0.25)mm、(0.23±0.06)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眼压和最佳矫正视力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为(0.63±0.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58±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眼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眼压为(13.17±3.34)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57±2.45)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2.0%、1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房角黏连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眼压,加强患者房角开放程度,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 蔡树泓张世华廖润斌
-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白内障超声乳化
- 7~14岁儿童双眼视知觉功能与近视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7~14岁儿童双眼视知觉功能与近视发展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12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门诊诊治的255例7~14岁儿童,根据是否出现近视及近视程度,分为低、中、高度近视组各65例、119例、37例和正视组34例,以上四组进行临床层面和双眼视觉信息处理层面的检查和对照分析。结果低和高空间频率下,正视组的双眼知觉眼位水平偏差、垂直偏差在四组之中最低,高度近视组的低和高空间频率下的水平和垂直眼位偏差最高(P<0.05);低和高空间频率下,正视组双眼精细立体视平均视差最小,低、中、高度近视组中上述指标具有相应的变化趋势(P<0.05)。结论近视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双眼视觉信息处理异常的加重,这些异常在不同空间频率参数下有所变化。
- 丁嫱刘金文黄彩莲张世华陈子林褚航
- 不同吻合环形置管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疗效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吻合环形置管术治疗泪小管断裂疗效。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选取2013-05/2015-05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共同收治的泪小管断裂患者114例114眼,按照吻合环形置管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为泪道鼻腔环形置管36眼,B组为鼻内全泪道环形置管术33眼,C组为上下泪点间环形置管术45眼。观察三组术后1、3wk,1、3mo,1a的随访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组治愈31眼,好转2眼,无效3眼,有效率为91.7%;B组治愈27眼,好转3眼,无效3眼,有效率为90.9%;C组治愈40眼,好转2眼,无效3眼,有效率为93.3%。三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4)。眼部影响:三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578,P=0.002),A组得分最高,C组得分最低,分别为3.5±0.8、2.3±0.7分,A组和B组间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6,P>0.05);A组和C组及C组和B组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241、17.472,均P<0.05)。鼻部影响:三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8.581,P=0.001),B组得分最高,C组得分最低,分别为6.6±0.8、0.9±0.7分;三组间两两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262、18.247、16.647,均P<0.05)。外形影响:三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1.113,P=0.002),A组得分最高,C组得分最低,分别为5.8±0.9、1.2±0.6分;B组和C组间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7,P>0.05);A组和C组间及A组和B组间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362、27.532,均P<0.05)。拔出风险:三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1.121,P=0.003),A组得分最高,C组得分最低,分别为6.5±0.7、1.5±0.7分;三组间两两的对比差异均有意义(t=19.642、20.153、18.345,均P<0.05)。A组出现下睑外翻8眼,下泪小点扩张5眼,出现打喷嚏、鼻痒、流涕症13眼。B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现打喷嚏、鼻痒、流涕症20眼。C组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三组的治疗方案疗效类似,对患者泪道的功能恢复安全有效,其中上�
- 蔡树泓张世华宋青山
-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硅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