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昊

作品数:7 被引量:7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对外直接投资
  • 2篇人力资本溢出
  • 2篇逆向技术溢出
  • 2篇母国
  • 2篇母国技术进步
  • 2篇技术进步
  • 1篇门槛
  • 1篇门槛效应
  • 1篇进口额
  • 1篇跨国
  • 1篇跨国公司
  • 1篇汇率
  • 1篇汇率传递

机构

  • 5篇南开大学
  • 2篇云南大学
  • 2篇中国人民银行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崔昊
  • 3篇朱彤
  • 1篇蒋兴明
  • 1篇崔昊
  • 1篇龙立军

传媒

  • 2篇未来与发展
  • 2篇世界经济研究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母国技术进步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属于国际技术溢出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对国际技术溢出现象的研究源自技术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在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前,技术水平对一国的综合实力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
崔昊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母国技术进步
日本跨国公司海外优势寻求投资研究及对中国启示
2011年
跨国公司的海外直接投资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目前,跨国公司海外投资动机可以分为"优势寻求"以及"优势利用"两大类。诸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海外"优势寻求"投资对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日本跨国公司的海外"优势寻求"投资为研究对象,将日本近年海外优势寻求投资进行纵向、横向及综合对比,在探索日本优势寻求投资状况时,对中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崔昊龙立军
关键词:跨国公司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中国技术进步被引量:47
2012年
本文在国际技术溢出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逆向技术溢出对中国技术水平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将人力资本溢出引入了国际技术溢出的研究范畴。前人仅研究了逆向研发资金溢出对中国技术水平的影响,而本文还研究了逆向人力资本溢出对中国技术水平的影响。通过研究,主要发现:(1)在本文的研究年限中(1985~2008年),整体而言,东道国逆向研发资金溢出和逆向人力资本溢出对中国技术水平没有显著的影响;(2)对于逆向研发资金溢出而言,中国的人力资本可以形成一定的吸收能力,为使得逆向研发资金溢出对国内技术有正向的影响,存在国内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即,从2001年开始,逆向研发资金溢出经过国内人力资本的吸收,对国内技术水平有促进作用;(3)对于逆向人力资本溢出而言,中国的研发资金存量可以形成一定的吸收能力,为使得逆向人力资本溢出对国内技术有正向影响,存在国内研发资金存量的"门槛效应",即,从2004年开始,逆向人力资本溢出经过国内研发资金存量的吸收,对国内技术有促进作用。
朱彤崔昊
关键词:技术进步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研发溢出与母国技术进步——数理模型与实证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本文在国际技术溢出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技术进步的数理模型。该数理模型重点对Cohen & Levinthal的"吸收能力"理论作了扩展,将母国研发支出的"双重身份"扩展到"三重身份"。随后本文使用OECD国家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1)对外直接投资获得的逆向研发溢出可以促进母国技术进步;(2)母国的研发存量和东道国研发溢出之间的交互作用以"替代作用"为主;(3)通过"门槛回归"发现,随着母国研发存量的增加,该"替代作用"逐渐增加,但是其增幅较为微弱。
朱彤崔昊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
进口额、汇率非对称传递与“门槛效应”——基于行业长面板数据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用行业长面板数据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进口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及进口额对汇率传递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1%将导致中国进口价格水平下降约0.02%;(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进口价格指数的传递存在"非对称性";(3)进口额对汇率传递存在"门槛效应",进口额超过"门槛值"时,汇率传递效应才显著存在,目前中国进口额已超过这一"门槛值"。
崔昊崔昊
关键词:汇率传递门槛效应
建筑设计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对中国启示被引量:7
2010年
本文论述了欧美以及日本的建筑设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认为该模式是这些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欧美日建筑设计企业组织结构的可持续性;欧美日建筑设计企业业务和市场细分的可持续性;欧美日建筑设计企业发展战略的可持续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同类企业提出相关建议。
朱彤崔昊
共1页<1>
聚类工具0